理学 >>> 生物学 >>> 植物学 >>> 植物地理学 >>>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植物地理学相关记录68条 . 查询时间(1.79 秒)
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专利:一种高寒矿区高陡边坡植被恢复试验箱。
Journal of Systematics and Evolution (JSE) 2024年第3期发表了海南大学王华锋教授团队题为“New insights into infrageneric relationships of Lonicera (Caprifoliaceae) as revealed by nuclear ribosomal DNA cistron data and plas...
近日,版纳植物园引种栽培的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夹竹桃科驼峰藤(Vincetoxicum hainanense (Chun & Tsiang) Meve,H.H.Kong & Liede)在藤本园盛开,花量大,花色淡绿,秀丽雅致。2023年,园林园艺中心工作人员分别从海南省及广东省对驼峰藤首次引种,经过园区工作人员精心养护,长势茁壮,在版纳植物园表现良好。
大别山区地处鄂、豫、皖三省交界,横跨我国华中和华东两大地区,是本区域重要的山脉之一。自2020年科技基础资源调查专项“大别山区生物多样性综合科学考察”项目启动以来,国家重要野生植物种质资源库共建单位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组织的植物多样性科考队已经在大别山开展了40余次野外科学考察。在考察过程中,不仅发现了莎禾(Coleanthus subtilis)、羊角藤(Morinda umbellata su...
2019年,国家重要野生植物种质资源库依托单位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科研人员对麻栗坡老山省级自然保护区的野外调查中,发现了一种结构特别、外形独特的植物,其造型酷似科幻电影里的“外星人”。科研人员联合共建单位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对形态结构的仔细研究,查阅相关文献,以及分子片段的证据,确定该物种为水玉杯属一种未被描述的新种,根据模式产地将该物种命名为麻栗坡水玉杯(Thismia malipo...
近日,依托中国科学院东南亚生物多样性研究中心(以下简称“东南亚中心”)编著的《缅甸北部兰科植物多样性和保护》(Orchids Diversity and Conservation in Kachin State, Northern Myanmar)一书正式出版。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王伟研究组利用中国植物分布大数据,对中国外来入侵植物物种丰富度分布格局、驱动因素进行了研究,并对其分布区的动态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中国外来入侵植物的多样性热点主要分布在中国东南部;入侵植物的分布格局主要受人口密度、国内生产总值(GDP)、最暖季降水量等6个变量的影响;物种入侵面积与入侵时间存在明显的正相关关系。其中,狭域入侵物种的分布格局主要受人口密度和GDP的影响,而广...
虎颜花(Tigridiopalma magnifica)为野牡丹科虎颜花属植物,多年生草本,茎极短,被红色粗硬毛,具粗短根状茎。叶基生,膜质心形,长宽20~30cm或更大,故又名大莲蓬,蝎尾状聚伞花序腋生,多数,果实为蒴果,种子较小,不到1mm,果荚成熟时极易裂开。原产中国广东,喜高温、湿润的半阴环境,常生长于岩石缝中,不耐干旱,忌阳光直射,野外种群数量少。虎颜花于2020年被列入国家级重点保护野...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韩兴国研究组基于我国北方温性草原通量观测网络通量数据集(12个站点,82个站年),对比了不同草原类型能量通量及其分配的季节变化特征,量化了气候和植被因子(尤其是植被结构和生理)对能量分配过程的调控路径及相对贡献。研究表明,我国北方不同草原类型净辐射、潜热、感热和地表热通量均呈现单峰型季节格局,随植被物候发育,能量分配由感热分配为主转为潜热分配为主。气候和植被因子共同调控能量通量...
白旗兜兰(Paphiopedilum spicerianum (Rchb.f.) Pfitzer),是兰科兜兰属地生或半附生草本植物。分布于中国云南、印度、不丹、缅甸,生长在海拔800-1600m的地区,喜欢半阴半阳的环境。它的花朵中萼片呈白色,形状似旗帜,因此得名白旗兜兰。由于其花型奇特,花朵美丽,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是一种珍贵的观赏性植物。花期为10月至翌年1月。现国内野外自然分布群落种群数量...
兰科是被子植物的一个大科,约有736属28000余种,包括地生、附生和腐生等多种生活型。根据Flora of China,我国兰科植物有190属1600余种。横断山区和喜马拉雅地区是全球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也是我国兰科植物的分布中心。多年来有大量的兰科新种被发现以及地理分布新记录的报道。例如《西藏植物志》(1987年)记载的兰科植物为64属191种,而最近的西藏兰科植物名录包括110属491种。国...
2023年11月22日,2023年两院院士增选结果正式揭晓,中国科学院增选院士59人,中国工程院增选院士74人。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孙航研究员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咸鱼果(Blighia sapida K. D. Koenig)属于无患子科(Sapindaceae)咸鱼果属(Blighia)植物,中文名为西非荔枝果,常绿乔木,树高7-12m,羽状复叶,聚伞圆锥花序顶生,果为室背开裂的蒴果,每果种子3-5粒。花期5月,果期6-8月。喜光,稍耐阴,不耐水湿,对土壤要求不严。与未成熟的淡黄色果实相比,成熟的咸鱼果颜色更加鲜艳,变成了美丽的红色。成熟果实会裂开口子,...
探究影响物种分布范围的进化机制对于理解生物多样性形成和动态至关重要。位于物种分布区边缘的种群能否在新环境中成功定殖是决定物种分布边界的重要因素。边缘种群适应性性状的快速积累有助于其适应新环境,促进物种分布区的扩张。杂交和多倍化事件作为推动创新性状出现的重要原因,在物种分布区扩张中可能扮演了重要角色,但这一假设还有待验证。
窄唇姜(Larsenianthus careyanus (Benth. & Hook. f. )W. J. Kress & Mood),印度地区的人们称之为螳螂姜 (Praying mantis ginger),为姜科窄唇姜属多年生草本植物,主要分布于东喜马拉雅至缅甸区域的常绿林中,包括印度东北部的阿萨姆邦、梅加拉亚邦、曼尼普尔邦,孟加拉以及缅甸北部,喜生于潮湿的半荫蔽环境。窄唇姜属是美国史密斯研...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