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地质学 >>> 构造地质学 >>>
搜索结果: 1-7 共查到构造地质学 nature相关记录7条 . 查询时间(0.177 秒)
地球深部碳循环过程可以形象地看作一个由板块构造驱动的传送带模型,其中海沟和洋中脊是该传送带两端的两个“滑轮”。来自于生物和非生物源的碳从对流地幔、大气和海洋中进入该传送带并存储在大洋岩石圈、洋壳和深海沉积物中。在俯冲过程中,这些碳沿着海沟进入到地球内部,其中一部分碳会由于板片的脱碳作用又返回到地表,而另一部分则会俯冲到地球深部。这些深俯冲的碳最终又会随着对流地幔在洋中脊处释放到海水和大气中去,从而...
近几十年,地震学上一个非常重要的观测是在非洲和太平洋板块下方的深部地幔发现了两个大型剪切波低速体(large low shear velocity provinces, LLSVPs),它们在核幔边界上横向绵延几千公里,高数百公里,剪切波穿过时速度降低(He and Wen, 2012; Ni et al., 2002; Wang and Wen, 2007),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该区域存在温度上...
俯冲板片为板块构造动力过程提供了最重要的动力引擎。板片的负浮力提供了力源,但板片的强度也强烈影响俯冲动力系统。强的板片可以形成现今地球的单侧俯冲系统,而弱的板片容易形成双侧俯冲(e.g., Gerya et al., 2008)。实验室测得的岩石强度参数表明岩石圈由于温度低,强度会非常大。但地球物理成像却显示板片在地球内部呈现连续的、分段的、弯折的等复杂形态,这可能表明板片并没有它在浅部时那么强。...
印度大陆俯冲(subduction)或底冲(underthrusting)是解释印度与亚洲碰撞以来青藏高原新生代地壳变形、岩浆活动和隆升强有力的构造模式。在喜马拉雅地区,地震成像揭示了包括中下地壳的印度大陆板块向青藏高原之下的底冲构造(Nábelek et al., 2009)。在印度-欧亚大陆碰撞带两侧,存在东西两个构造结的独特构造。在喜马拉雅西构造结,对兴都库什-帕米尔地区的地震学研究显示:包...
最新一期《Nature》杂志发表了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长江学者讲座教授、美国华盛顿卡耐基地球物理研究所费英伟教授的学术论文“Evidence for an oxygen-depleted liquid outer core of the Earth”(http://www.nature.com/nature/journal/v479/n7374/full/nature10621.html),...
Changes to the tectonic boundary conditions governing erosional dynamics in upland catchments have a significant effect on the nature and magnitude of sediment supply to neighbouring basins. While the...
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年轻学者刘传周博士及其合作者在2008年3月20日刚刚出版的国际著名刊物Nature(452卷,311-316页)以论文(Articles)的形式发表了他们对来自世界上扩张速率最慢的北极Gakkel洋脊的大洋橄榄岩的研究成果,对传统的观点提出了创新性的新认识。受中国科学院在读博士生赴外研修奖学金以及马普学会学生奖学金的联合资助,刘传周在博士研究生期间对选自北冰洋Gakkel洋脊...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