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 >>> 材料科学 >>> 材料合成与加工工艺 >>>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材料合成与加工工艺相关记录1990条 . 查询时间(5.562 秒)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界面功能高分子材料团队创新提出亚胺(C=N)到烯烃(C=C)连接键原位转换的策略,首次实现单晶态sp2 -碳共轭有机框架聚合物的精准构筑,有望推动新一代具有二维/三维拓扑结构的有机半导体材料的研制。这类材料在光催化、化学生物传感器、有机光电子器件等多个领域展现出广阔的应用潜力。2025年1月6日,该研究以“Synthesis of single-crystalli...
莫亚武,男,1967年出生,湖南湘乡人,汉族,中共党员,硕士,副教授。湖南省高等教育学会金工教学委员会第十一届理事会副理事长。1989年7月毕业于厦门水产学院机械电子工程系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2004年6月获武汉大学机械工程硕士专业学位。1996年8月评为讲师,2003年8月评为副教授。研究方向主要为材料成型工艺、模具设计,先后在《模具工业》《模具技术》《现代模具》《金属成形工艺》《机械工程师》《...
中国石化集团公司高级专家宋文波说,由于原料来源丰富、制备加工过程环境友好、加工方便、易于循环使用及回收、性能可调范围宽,近30年来聚烯烃产业蓬勃发展,广泛用于包装、家居、汽车、家电、建材、医卫等领域,并不断拓展。目前,国内聚烯烃树脂产能增速快,但下游消费不足。未来,聚烯烃仍将长期居合成材料首位,是油转化的主要下游产品,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循环回收利用和性能拓展。
2024年11月9日,金诚石化30万吨/年窄分布超高相对分子质量聚丙烯装置首批次聚丙烯产品下线,产品质量合格,设备运行稳定,标志着该装置试生产开车成功。
2024年11月4-8日,“先进材料增材制造与再制造技术高级研修班”在福建泉州成功举办。来自企业一线中高级技术人员共49人参加研修。中国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首席专家、中国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院新材料技术与装备研究所所长汪瑞军、泉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四级调研员许旭颖、泉州信息工程学院校长朱林生出席开班仪式,汪瑞军、朱林生发表致辞。泉州信息工程学校继续教育学院院长于永恒主持开班仪式。
近日报道,茂名石化作为中国石化FFS再生膜包装袋使用试点企业,最近成功将供应商带料加工的15吨再生膜包装袋用于聚丙烯装置产品包装,推动了合成材料循环利用。
聚砜树脂(PSF)是一种热塑性特种工程塑料,分子结构特点决定了聚砜树脂具有优异的性能, 并且产品质轻, 不但可取代各种塑料, 也可代替金属, 能用注射、挤出、模压等通用的方法进行加工。聚砜在食品卫生、医疗用器具等方面优良的安全卫生性能,已经广泛应用于医疗行业。目前,世界上聚砜类塑料的生产商主要集中在欧美等八家公司,联合生产能力达到了6万吨/年。中国市场的主要供应商是苏威和巴斯夫两家公司,其中用在膜...
近日,天津石化研发的聚丙烯专用料PPH-MP70通过日本三菱车用材料公司最终测评,首次应用于日本车用材料改性领域。该产品是高流动薄壁注塑专用料,具有易加工、高挺度、耐高温等特点,主要用于制作塑料餐盒,已被国内多家知名食品企业应用。此次成功应用于国外市场车用材料领域,为后续拓市扩销奠定基础。前9个月,累计生产该专用料4.1万吨,实现尽产尽销。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是全国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其前身金属压力加工专业创建于1950年,是我国第一个金属压力加工本科专业。1981年以该专业为主的材料加工工程二级学科被批准为博士学位授权点,1998年被批准为博士后流动站,2007年被评为国家重点学科,2011年入选教育部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专业,2012年通过全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专业拥有国内轧制技术领域唯一的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方向以金属塑性成型和...
2024年7月26日,记者获悉,大庆石化首次成功试产514吨微交联低雾度茂金属线性聚乙烯树脂LKHMS1810新产品。经检测,产品各项指标均符合要求。新产品的成功研发,是大庆石化增产茂金属聚乙烯、打造功能性合成树脂领域“产品巨人”的具体举措,也是加快实施新材料提速工程的成功实践。
2024年以来,上海石化把握市场需求,着力提升合成树脂新产品产量,截至2024年7月26日,合成树脂新产品产量同比增长约19%,创效明显。
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专利:一种羟基磷灰石超长纳米线磁性耐火纸。
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专利:一种氧化钼纳米粉体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专利:一种直接挤出型3D打印制备三维石墨烯的方法。
目前,我国发动机普遍使用由高温合金、不锈钢等耐热材料加工制备的关节轴承或衬套。该类材料因无润滑功能,高温摩擦阻力大,容易引起导向叶片的运动迟滞甚至完全无法运动。此外,氧化磨损耦合则加快了传动关节的局部损耗,影响传动关节长寿命使役稳定性,增加安全隐患。而以润滑油脂及有机衬垫为代表的常规润滑方案因高温挥发或软化等问题,无法高温长期稳定服役。高温自润滑关节轴承与衬套的缺失已成为我国下一代航空发动机研制的...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