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环境科学技术基础学科 CO2”相关记录31条 . 查询时间(0.328 秒)
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太阳光驱动CO2资源化利用研究获进展(图)
太阳光驱动 CO2资源化利用 碳化氮催化剂
2022/8/30
胺、氟共官能化MIL-101(Cr)用于潮湿环境中捕获CO2(图)
官能化 MIL-101(Cr) 捕获CO2 潮湿环境
2022/6/15
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在CO2促进酰基化反应研究中获进展(图)
酰基化反应 CO2 全球气候变暖
2022/9/20
氢能利用系统Hydro Q-BiC减排CO2高达53%
氢能利用系统 Hydro Q-BiC 减排CO2
2022/6/16
大量化石源CO2的排放是全球大气CO2浓度增加的主要原因,与全球气候变暖密切相关。由于全球70%以上的化石源CO2排放量集中在城市区域且城市化仍在不断扩张,城市中化石源碳排放在全球碳循环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定量大气中化石燃料燃烧排放的CO2(CO2ff)对于理解城市碳排放以及制定碳减排政策有着重要意义。
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在光热还原CO2为CO和CH4方面取得进展(图)
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 光热 还原CO2 CO CH4 光热还原
2020/11/6
基于以上背景,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贾宏鹏团队通过简易的沉积/沉淀法制备以硫化镉(CdS)为载体的高分散钌(Ru)单原子催化剂。其中,通过催化剂调控Ru负载量,使其在全光谱照射下展示出较高的甲烷产物选择性(97.6%)。Ru单原子的引入并未改变CdS的本质结构,但提高了催化剂对CO2的吸附量,促进光生电荷的分离效率,有利于CO2转化为CH4。同时,该催化剂具有优异的光热转化性能,协同产生的光热效...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朴世龙团队在《自然-通讯》杂志发表论文揭示未来大气CO2浓度上升通过改变植被生理过程深刻影响全球季风区降水和径流(图)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 朴世龙 自然-通讯 大气CO2 植被生理 季风
2020/10/21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朴世龙教授团队利用参与第五次国际耦合模式比较计划的多个地球系统模型,解耦了未来大气CO2浓度升高的辐射强迫效应和植被生理响应对全球陆地7个季风区(南亚、东亚、澳大利亚、北美、南美、北非和南非)降水和径流的影响。研究表明,在北美、南美以及澳大利亚季风区,CO2浓度升高的植被生理效应对区域年降水量变化的影响相当于其辐射强迫效应的0.4~2.5倍(图1)。更重要的是,在大部分季风区...
工业微藻能够将阳光和烟道气直接转化为生物柴油,因此是应对全球气候变暖的重要举措之一。然而烟道气中高浓度的CO2及其导致的酸性培养条件,往往抑制了微藻的生长,因此提高CO2耐受性是设计与构建超级光合固碳细胞工厂的关键瓶颈之一。近期,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单细胞中心通过逆转进化时针的研究思路,率先阐明了工业微藻应对高浓度CO2的机制,并开发出高CO2耐受的工业产油微藻细胞工厂。该成果于3月...
利用高铝粉煤灰预脱硅液作为载体原料,通过使用胺基化合物对载体改性制备低温CO2吸附剂.应用6 sigma中的工具,对制备工艺进行优化,得到理想的吸附剂,并对吸附剂样品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制备的CO2吸附剂表现出良好的CO2吸附性能.此类CO2吸附剂具有吸附容量高(160 mg·g-1)、吸附速率快、对设备腐蚀低、成本低廉等特点,是一种极具工业应用潜力的CO2吸附剂.
于2015年4月在闽江河口鳝鱼滩湿地原位开展氮、硫添加实验,研究外源氮、硫添加对河口湿地CH4、CO2排放通量的短期影响,并同步观测相关环境因子.结果表明,NH4Cl(NH)和NH4NO3+K2SO4(NS)添加显著促进了河口湿地CH4平均排放通量(P<0.01),NS耦合添加显著促进了湿地CO2平均排放通量(P<0.05);KNO3(NO)和K2SO4(S)处理在实验期间对CH4、CO2排放通量...
以氨水为吸收剂,对聚丙烯中空纤维膜分离烟气中CO2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气体流量和入口CO2浓度的增加,CO2去除率下降而传质速率增加;随着氨水浓度和氨水流量的增加,CO2去除率和传质速率均显著增加,但当氨水浓度大于2.5 mol·L-1,吸收液流量大于80 mL·min-1后,膜接触器对CO2去除率和传质速率基本保持不变;膜接触器连续运行15 d后其吸收性能显著下降,CO2去除率、传质速...
利用海藻酸钠包埋和戊二醛交联法固定碳酸酐酶,并在立式反应器进行了固定化酶吸收CO2的特性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固定化酶的酶活力回收率是56.3%;固定化酶显著加快模拟烟气中CO2的吸收;载酶量小时,气体流量是影响吸收CO2效果的主要因素,气体流量增大,载酶量成为主要因素;气体流量增大,载酶量对反应终止pH的影响减小;载酶量增大,气体流量对反应终止pH的影响减小;气体流量增大,CO2吸收效率下降,载酶...
具有较高水体CO2分压(pCO2)的岩溶地下水出露地表后常与大气形成较高的正向CO2浓度梯度,因此评价岩溶水体水气界面CO2交换通量对于岩溶碳循环过程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广西柳州官村地下河补给的地表溪流为研究对象,详细讨论了岩溶溪流水-气界面CO2交换通量.使用静态箱法和手持式二氧化碳测量仪GM70对脱气通量进行检测,结果表明,溪流的CO2交换通量以脱气为主,地下河出口(G1点)脱气通量变化范...
节水灌溉是现代农业的发展趋势,为研究节水灌溉措施对农田土壤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采用静态箱暗箱法研究了微喷水肥一体化(微喷)与传统漫灌方式下华北平原西部2013~2014年冬小麦田土壤CO2及N2O排放通量的变化特征及微喷方式下垂直微喷管不同距离的3个空间位置土壤CO2、N2O排放通量的空间变化.利用根排除法分析土壤呼吸组分,并估算不同灌溉方式下农田碳收支状况.结果表明:1微喷与漫灌方式下小麦田土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