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基础医学 journal”相关记录18条 . 查询时间(0.249 秒)
Journal of Medical Virology|北京大学彭宜红教授课题组揭示肠道病毒2A蛋白ST125磷酸化是病毒宿主适应性的新机制(图)
肠道病毒 真核细胞 北京大学基础医学院
2023/8/11
2022年12月,北京大学医学部彭宜红教授课题组在国际病毒学期刊《Journal of Medical Virology》在线发表题为“Phosphorylation of Enteroviral 2Apro at Ser/Thr125 Benefits Its Proteolytic Activity and Viral Pathogenesis”的研究论文,阐明了肠道病毒2A蛋白Ser/Thr...
郭睿教授团队在《New Journal of Chemistry》和《Journal of Inorganic Biochemistry》发表研究成果:功能化的Fe3O4纳米颗粒和氧化石墨烯作为纳米药物载体靶向递送抗癌药物并有效杀死肝癌细胞(图)
郭睿教授 山西医科大学 纳米药物 肝癌
2023/12/25
肝癌是世界范围内威胁人类健康的恶性肿瘤之一。临床上常见的治疗方式包括化疗与手术治疗等,然而化疗由于用药量大、药物靶向作用弱等缺点给患者带来了一系列严重副作用。因此,亟需设计并构筑一种具有良好的肝癌细胞靶向作用的多功能纳米药物载体,用于靶向递送抗癌药物并杀死肝癌细胞。
近日,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医师秦伟栋与齐鲁工业大学刘克印副教授在医工交叉方面再次合作,在国际顶级期刊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IF=10.652,JCR1区)共同发表了题为“Rational design of a unique palladium coordination polymer with distinctive fluorescence an...
浙江大学基础医学院蔡志坚课题组在Journal of Extracellular Vesicles发文揭示载药红细胞来源的胞外囊泡在治疗肝脏相关疾病中具有巨大的应用前景(图)
浙江大学基础医学院 蔡志坚 Journal of Extracellular Vesicles 载药红细胞 胞外囊 治疗肝脏 应用前景
2020/12/15
胞外囊泡由于具有低免疫原性、低毒性、高度的生物兼容性、可自由穿越生物屏障、逃逸溶酶体介导的降解和可进行人工修饰等特点,是非常理想的药物输送载体。然而,要将胞外囊泡作为药物输送载体应用于临床仍面临着不少挑战,包括合适的胞外囊泡来源细胞、临床级别胞外囊泡的制备以及胞外囊泡对疾病组织的特异靶向性。红细胞来源的胞外囊泡作为药物输送载体具备许多天然的优势。因为,红细胞来源的胞外囊泡不含核及线粒体DNA,不涉...
空军军医大学基础医学院李云庆团队连续在《Journal of Clinical Investigation》和《Journal of Neuroscience》发表研究论文
李云庆团队;人体解剖;组织胚胎学
2021/11/12
近日,空军军医大学基础医学院李云庆教授、董玉琳副教授团队在国际知名期刊《Journal of Clinical Investigation》和《Journal of Neuroscience》连续发表两篇研究论文,研究工作均由空军军医大学基础医学院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教研室独立完成。第一篇论文题为“dmPFC-vlPAG projection neurons contribute to pain ...
中山大学医学院吴忠道教授团队关于日本血吸虫虫卵来源外泌体抑制肝纤维化的研究结果在Journal of Extracellular Vesicles发表(图)
中山大学医学院 吴忠道 日本血吸虫 虫卵来源 外泌体抑制 肝纤维化
2020/7/28
肝纤维化是所有慢性肝病的常见病理基础,也是慢性肝病发展为肝硬化、出现肝功能失调甚至肝癌必经阶段。因此,如何减缓或阻断肝纤维化进展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近日,我校中山医学院吴忠道教授团队在日本血吸虫虫卵来源外泌体Sja-miR-71a在抑制血吸虫病引起的肝纤维化的研究中取得新进展,研究结果以研究长文(Article)形式发表在Journal of Extracellular Vesicles(中科院一...
FASEB Journal发表病生教研室陈鹏课题组研究成果(图)
FASEB Journal 病生教研室 陈鹏 课题组 研究成果
2019/10/22
近日,基础医学院病理生理学教研室教授陈鹏课题组2015级基础医学专业本科生李娜等在国际著名期刊FASEBJournal(IF 5.391,JCR Q2)在线发表研究论文Enteric dysbiosis is associated with sepsis in patients。此项研究工作主要由珠江医院刘占国老师、李娜、珠江医院硕士方恒和珠江医院硕士陈晓娇为共同第一作者完成,南方医科大学为本文第...
近期,一项发表在Journal of Neuroinflammation上的研究评估了入院血清irisin浓度与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发病后6个月抑郁症状的关系。中国医学科学院放射医学研究所刘强研究员团队参与的此项前瞻性多中心队列研究在中国的3个卒中中心进行。研究者们检测了基线时irisin的水平。在为期6个月的随访中检查了irisin与卒中后抑郁风险的关系。
The Journal of Clinical Investigation发表南京大学朱景宁、王建军课题组关于帕金森病和深部脑刺激机制的重要研究成果(图)
南京大学 朱景宁 王建军 帕金森病 深部脑 刺激机制
2018/11/13
我校生命科学学院、医药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和脑科学研究院朱景宁教授、王建军教授团队对组胺和中枢组胺能神经系统(central histaminergic nervous system)在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和深部脑刺激(deep brain stimulation)改善帕金森病运动障碍的作用和机制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研究成果以“Regularizing firing...
浙江大学生命科学研究院范衡宇实验室在EMBO Journal上发表论文揭示DCAF13维持早期胚胎发育潜能的新机制(图)
浙江大学生命科学研究院 范衡宇 实验室 EMBO Journal DCAF13 早期胚胎发育 潜能新机制
2018/9/20
2018年8月15日,EMBO Journal在线发表了浙江大学生命科学研究院范衡宇实验室的研究论文“DCAF13 promotes pluripotency by negatively regulating SUV39H1 stability during early embryonic development”,发现了一个维持早期胚胎发育潜能的新分子DCAF13,并解释了该蛋白通过调控组蛋白甲...
上海中医药大学徐宏喜教授课题组在British Journal of Pharmacology杂志发表最新研究成果(图)
上海中医药大学 徐宏喜 教授 课题组 British Journal of Pharmacology 杂志 天然小分子化合物 药理学
2018/5/7
近日,上海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徐宏喜教授课题组的最新研究成果“Cambogin suppresses dextran sulphate sodium-induced colitis by enhancing Tregcell stability andfunction”(Cambogin通过促进调节性T细胞的稳定性和功能从而抑制DSS诱导的结肠炎),在线发表在由British Pharmacolog...
复旦大学基础医学院汤其群教授担任《生物化学杂志》(Journal of Biological Chemistry)副主编(图)
复旦大学基础医学院 汤其群教授 生物化学杂志 副主编 生物化学 分子生物学
2017/11/14
近日,基础医学院汤其群教授受邀担任《生物化学杂志》(Journal of Biological Chemistry , JBC)副主编,成为该杂志自1905年创刊以来的第一位中国籍副主编;也是继杜克大学王小凡教授之后,任职副主编的第二位华裔学者。JBC是美国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学会出版的专业性学术期刊,每周以印刷版和网络电子版2种形式出版。作为生物化学领域老牌权威杂志,以其内容的权威性和前瞻性被业...
天津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尹海芳教授团队最近报道了基于外泌体exosome的肝癌免疫治疗的最新进展,论文于2017年6月27日发表于国际著名肝脏病学期刊《Journal of Hepatology》(2016年影响因子12.486;5年影响因子11.23)。题目为“Dendritic cell-derived exosomes elicit tumor regression in autochthon...
Opinion of Health Care Professionals towards Submitting a Research Article to a Journal
Indian medical research Indexed journal Impact factor Publication
2015/7/10
There are no specific criteria to measure a journals quality, but indexation of a journal in a reputed database such as PubMed/Medline, SCOPUS, EMBASE etc, and whether the journal is having an impact ...
中国医学科学院病理生物学研究所姚雪等在Journal of Biological Chemistry发表论文揭示新型HIV膜融合抑制剂作用的分子机制(图)
T20 HIV膜融药物 的分子机制
2012/7/11
T20是目前世界上仅有的抗HIV膜融合药物。近二十年来,由于耐药性的普遍出现,T20的临床使用受到极大的限制,亟需新药物替代。何玉先等于2008年首先报道了一种第三代新膜融合抑制剂CP32M的设计。该多肽具有更强的抗病毒活性,尤其对T20耐药株有良好的抑制效果。 为阐明CP32M抑制活性和耐药性分子机理,崔胜课题组和何玉先课题组展开了一年多的联合攻关。通过解析CP32M与药物靶点复合物的高分辨率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