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特色库 通讯”相关记录117条 . 查询时间(0.305 秒)
八路军驻湘通讯处:推动建立湖南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关键力量”
八路军驻湘通讯处 湖南抗日 民族统一战线 关键力量
2021/3/31
八路军驻湘通讯处作为国共合作后在湖南最早建立的中国共产党的公开机关,积极宣传中国共产党的抗日主张,发动群众开展抗日救亡活动,推动全省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使湖南形成了国共两党以及各阶层同仇敌忾、团结合作、奋勇抗日的局面。
邵阳八路军驻湘通讯处旧址,位于双清区昭陵西路两路口28号曾家院子。旧址原系砖木结构民房,始建于1927年至1928年,为一正一横两房,占地760平方米。八路军驻湘通讯处,原设在长沙市。1938年10月,广州、武汉相继失陷后,湖南腹背受敌,国民党实行焦土抗战,11月火烧长沙城,史称“文夕大火”。后为了保存革命力量,八路军驻湘通讯处在周恩来、叶剑英的指挥下,于1938年11月下旬由长沙迁往邵阳。
面对电力系统中间歇性可再生能源比例日益增长的趋势,承担电网调节重任的传统水力发电机组将受到什么影响,又该如何应对?近日,Nature Communications(《自然•通讯》)在线发表了水利水电学院杨建东教授团队针对这一问题的研究进展。论文题为Burden on hydropower units for short-term balancing of renewable power...
大众日报社通讯部部长郁永言(图)
郁永言 《大众日报》当助理编辑 《大众电讯》
2016/6/23
郁永言(1907—1941),江苏南通人。是新华社山东分社第一位采编室主任,也是分社记者中第一批烈士之一。1922年7月考入江苏省南通第一代用师范学校,加入中国共产党,是时参加革命宣传活动。1928年考入南京中央大学经济系,与李竹如是大学同学且同在一个党支部,李竹如任支部书记时,他是支部委员。1933年被聘为南通女子师范学校历史教员。
抗战一线的永康通讯兵(图)
抗战 一线 永康 通讯兵
2018/8/24
穿过一条小小的弄堂,我们找到了位于永康市东城街道城塘村的徐新容家。97岁的徐新容精神矍铄,举止从容,岁月给了他一种与世无争的平静,让人压根想不到他是一位从抗日战争的枪林弹雨中走过来的老兵,曾无数次与死神擦肩而过。徐新容毕业于黄埔军校17期通讯兵科,曾先后两次参加对日远征作战,第一次在远征军参谋团任电台台长,第二次在远征军长官部兵站司令部做通讯工作。
抗日战争时期的文物:爱泼斯坦保存的战时儿童保育总会编辑的《保育通讯》复刊第一期。该刊由战时儿童保育总会编辑,我馆共收藏有4期,为复刊第1期至第4期,这是《保育通讯》复刊第1期。
吴光烈:枪林弹雨中 他冒死抢通通讯线(图)
吴光烈 参军抗日 武汉会战
2019/6/17
吴光烈 四川射洪人。1937年,17岁的吴光烈参加了抗日义勇军,后与中央军合并整编在36军第5师26团。1938年9月底,他在武汉会战中负伤,伤愈后分配到第5军荣誉1师,1939年参加昆仑关战役立功受奖。1942年2月,第5军作为远征军先头部队奉命远征缅甸。5月,所在运输车队在密支那遭遇日军与部队失去联系,他只身翻越“野人山”,历经艰险回到祖国。抗战胜利后,吴光烈回成都从事货物运输,1951年回老...
八路军驻湘通讯处旧址,位于邵阳市双清区昭陵西路两路口28号。八路军驻湘通讯处,又称国民革命军第十八集团军驻湘通讯处,原设在长沙市。1938年10月,广州、武汉相继被日寇占领,湖南腹背受敌。国民党湖南省党部于11月中旬火烧长沙之后迁往沅陵,省政府迁往耒阳,长沙处于混乱之中。在这种情况下,为了保存革命力量,并继续领导全省的抗日救亡运动,开辟以邵阳为中心的湘西南抗日救亡革命根据地,八路军驻湘通讯处在周恩...
抗战期间的《垫江通讯社》(图)
抗战期间 垫江通讯社
2016/5/5
“七七事变”拉开了抗日战争的序幕,在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感召下,在抗日精神的鼓舞下,垫江民众开展了各种形式的抗日救亡宣传活动,掀起了抗日宣传的高潮。期间,《垫江通讯社》应势而生。
通讯:中国民间的抗战记忆
通讯 中国民间 抗战记忆
2019/11/8
“黎明将至,一只巨大的鹫站立在太行山上,预示着新的一天即将到来。这就是新山西,是梦想中大日本帝国统治下的新山西。”52岁的苏福钢向记者介绍着这枚1942年被日军接管后的太原卷烟厂所生产的“新山西”烟标。1937年11月太原沦陷,西北实业公司所属的晋华卷烟厂被日军第七野战衣粮厂接管。八年间,日军在山西太原共生产12种香烟,旨在通过此方式向中国民众渗透侵略思想,笼络人心。
《 我访问延安:1944年的通讯和家书》(图)
访问延安 1944年 通讯 家书
2020/11/13
《我访问延安:1944年的通讯和家书》是爱泼斯坦早期作品。1944年,他作为中外记者西北参观团的一员,以美国《纽约时报》和《时代》杂志记者的身份,赴敌后根据地采访,写了大量生动翔实的通讯报道,并被国际媒体广泛转载传播,打破了国民党的舆论封锁,产生了广泛而积极的影响。此次采访报道,也因此成为中国抗战新闻传播史上不可磨灭的一页。
黎明前的报晓之声——陶希圣与抗战时期的《国际通讯》
黎明前 报晓之声 陶希圣 国际通讯
2015/7/30
1940年6月至1941年9月香港有一份杂志叫《国际通讯》,刊物创办人是轰动一时的“高陶事件”的主角之一——陶希圣。
上周末,就在俄罗斯举行纪念卫国战争胜利70周年庆典的时候,远在上海华东医院的一间病房内,著名俄文翻译家草婴“接受”了上海一批曾留学俄罗斯的学生代表的问候。抗战期间,上海沦为孤岛时,草婴就为中文《时代》周刊翻译苏德战争及二战通讯稿,也因此被称作“二战老兵”。新中国成立后,他又以一己之力,在二十多年里翻译了俄国文豪托尔斯泰的全部小说。草婴的夫人盛天民介绍,前来探望草婴的年轻人原来都只是读过草婴的作品,...
《劳动》、《朋友》、《生活通讯》
劳动 朋友 生活通讯 中共江苏省委工人运动委员会
2015/4/1
《劳动》、《朋友》、《生活通讯》是中共江苏省委工人运动委员会主办的面向工人的通俗刊物。《劳动》以上海劳动出版社名义于民国27年(1938年)1月24日创刊,每周或每旬出版1期,32开铅印横排本。7月改名《朋友》,以上海朋友周刊社名义出版,半月或1月出版l期,16开或32开铅印横排本。民国28年(1939年)7月又改名为《生活通讯》,约每月出版l期,32开铅印竖排本。每期印数都是2000份。领导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