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 >>> 应用经济学 >>> 农业经济学 >>> 农业经济史 >>>
搜索结果: 151-165 共查到农业经济史相关记录166条 . 查询时间(2.303 秒)
“红薯”献疑之献疑          2007/12/26
顷读曾雄生先生《“红薯”献疑(二)》文,该文对我的“答疑”提出了批评。读后有所收益,但仍不免疑惑。兹把这些疑惑写出来,求教于曾先生和广大读者。 曾文指出:“很多作物都是随吃随收的,而并不是一成熟之后就一次性收获,然后加工贮藏起来。”诚然,随吃随收的情况确实是存在的,在蔬果和园圃作物中较为普遍,在大田粮食作物中则罕见。曾文说:“番薯在集中收获之前,也很早就陆续地挖出一些提前‘尝鲜’。”其实这种情况...
“红薯”献疑(二)          2007/12/26
我在与李根蟠先生和游修龄先生商讨苏东坡“红薯”诗第五六句“穷冬出瓮盎,磊落胜农畴”,依据《南方草物状》的有关记载,提出可能是红薯成熟后让它仍旧埋在地里,随吃随挖的想法后,李根蟠先生认为,此说很新颖,但未免使人疑惑。他的理由是,即使长期埋在野地里的成熟的红薯不会被别人挖走,南方气候这样潮湿多雨,野地里又有这么多的蛇虫鼠蚁之类,如何保证红薯不致腐败受损?这些问题如解决不了,又怎能在现实中推行这种从书斋...
2005年5月27日,程念祺副研究员作《中国历史上的小农经济研究》学术报告,主要内容: 1. 战国、秦汉时期农业“低投入—产出”的形成; 2. 中国历史上的农业高剥削率,农桑之外的小农生活依赖; 3. 国家对小农副业的制度安排,“桑枣”并称及其重要性; 4. 佃农的生活状况; 5. 上述问题的提出及其现实意义。 2005年5月27日,何泉达副研究员作《<陈丕显回忆录>中若干史实正误》学...
“人耕十亩”是明清人对当时江南普通农户经营规模的一个大概估计。本文通过对明清江南耕地与农业劳动力数量的宏观分析和对近代江南农户耕田数量的考察,指出“人耕十亩”这一农户经营规模的标准模式,确实存在于明清江南,但在时空分布上却很不均衡。只是到了清代,它才成为占压倒性地位的普通模式。这种模式的出现与普及,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其中农民耕作能力的变化、农家妇女脱离大田农作的增加和农民阶级的“中农化”作用尤...
重访大寨:1987年          2007/12/12
重访大寨:1987年 作者:韩丁  文章来源:左岸文化 韩丁(于2004年5月15日去世)是中国人民的老朋友,曾长期支持中国人民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下面把他90年代初的一篇著作《The Great Reversal》介绍给读者。韩丁这篇著作的主要观点,我们未必同意,但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他数次深入调查中国农村,在80年代就提...
《东北农业经济史料集成(二)》编辑说明、目录 《东北农业经济史料集成(二)》编辑说明、目录 东北农业经济史料集成(二) 郑毅 主编 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05.3 编辑说明 一、本书使用现行通用简体汉字进行整理选编。 二、本书选取内容为各典籍中有关东北农业经济史料之全辑,相关史料一概收录,对所选史料,在选取段落中与本主题不相关的内容...
《东北农业经济史料集成(一)》前言、编辑说明、目录 《东北农业经济史料集成(一)》前言、编辑说明、目录 东北农业经济史料集成(一) 郑毅 主编 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05.2 前 言 我国东北犹如“东方雄鸡”的鸡首,囊括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和内蒙古东部地区,地处东北边陲重地,地域辽阔,物产丰饶,沃野良田,绵延千里。自古以来,就有诸...
农村家庭工业是农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我们把能否制造工具当作人类与动物的一个分野的话,那末,可以说在人类历史上,工业的发展早于农业,也重要于农业。而城市的产生却是在人类文明有了相当的发展之后,所以,工业的起源在农村,直到近代以前,工业的主体也在农村。近代中国,机器工业开始建立的同时,农村中农民的家庭工业也在进一步发展,直到今天,以农民家庭为单位经营的工业仍然在农村经济中占有一定地位。近代农村家...
第八章 农户收支核算:中国没有“约曼”似的富裕农民群体(二)第二节 各类农户收支核算一.一般农民家庭分析再回顾一下农民家庭经济的总收入。这项工作在第四章和第五章已完成基础性估算,并在本章第一节做了小结。这里所说的总收入系生产性收入,不外乎农作物生产和工副业生产的收入,具体项目前已述及,不赘。上面,又探讨和归纳了农民家庭的总支出。总支出包括生产费用支出、农民赋役支出和生活消费支出三项。从本章第一节中...
三.土地生产率与劳动生产率土地和劳动是传统农业最基本的投入要素,因此,在考察和评价传统农业和生产效率时,土地生产率和劳动生产率成为最重要的指标。如前所述,我国传统农业土地利用率很高,土地生产率也是相当高的。据日本学者熊代幸雄对古代农业播种量与收获量比值的研究,西欧“在以小麦为主食的英格兰,这一比值在中世纪略少于4,到了近代则提高到11—6”。在六世纪前期的华北(《齐民要术》所反映的时代),粟的比率...
一. 传统农业和现代农业的界定在进入对江西传统农业改造的分析研究之前,为了准确地把握现阶段江西农业所处的发展阶段和改造的方向,必须对传统农业和现代农业从一般的意义上作出界定,概括其典型特征。从农业发展史的角度看,农业的发展经历了原始农业、传统农业和现代农业三个发展阶段。原始农业是人类早期以渔猎和采集获取食物的农业生产方式。据历史学家考证,这一生产方式大约存在了200万年。传统农业是在原始农业...
在中国漫长的古代历史上,农村手工业一直是农村经济的一个组成部分,但却很少有人对其兴衰加以注意。近代以来,农村手工业和中国其他经济部门一样,以前所未有的规模和速度发展,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农村手工业曾一度相当兴盛,尤其是20年代,农村手工业的繁荣极为引人注目。然而,仅仅几年之后,在30年代初期却出现了急剧的衰退,这一现象在当时就引起了广泛的注意。有不少论著分析过一些部门的衰退原因,其中对农村...
商代江西的农业经济与文明     商代  农业经济  文明       2007/12/5
现代意义上的农业是农、林、牧、副、渔业等五个生产部门,而古代的农业仅指种植业,一般称为狭义的农业,我们在本文中谈的农业就是这种意义上的农业,即利用植物的自然再生产过程获得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门类。人类要生存,社会要发展,首先要解决吃饭问题,要解决吃饭问题,就得发展农业。我国是以农业经济为基础的国家,从原始社会制度-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的发展,都是以农业生产技术的重大进步为前提。正如恩格斯所云:"农业是...
中国的传统农业到明清时期达到其发展的颠峰,并开始走下坡路,至清末而一蹶不振。恰在这个时候接触到西洋的现代农业的挑战,猛然省悟,急起直追,从此进入了新一轮的向现代农业转化的艰难曲折的历程。回顾这一时期历史,对于今后的农业现代化,仍有启发意义。一、 明清时期传统农业的成就明清两个王朝的500多年中,全国性的战争只发生在两个王朝的交替时期,对于500多年来说,可算是短暂的,其余时间全国都处于统一安定的环...
2002年10月13日至15日,由中国农业历史学会主办、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协办、南京农业大学中华农业文明研究院承办的“中国农业历史学会第九次学术研讨会“在南京隆重召开。中国农业博物馆党委书记王世坤研究员,南京农业大学党委书记管恒禄教授,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吕明宜副主任,中国农业历史学会副会长、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副校长张波教授,中国农业历史学会副会长、江西省社会科学院原副院长陈文华研究员,中国农...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