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物理学 >>> 光学 >>> 量子光学 >>>
搜索结果: 46-60 共查到量子光学相关记录721条 . 查询时间(3.111 秒)
电荷密度波是一种宏观量子现象,表现为晶体中电荷密度的周期性调制,广泛存在于如过渡金属硫族化合物等低维量子材料中,在光电子和量子信息等方面有着重要的应用前景。作为固体电子系统中的一种集体凝聚现象,电荷密度波的微观机理和调控一直是凝聚态物理研究领域备受关注的前沿课题。最近,清华大学物理系宋灿立、马旭村和薛其坤研究团队与中科院苏州纳米所纳米真空互联实验站(Nano-X)李坊森副研究员等合作,开展了低维过...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科研部郭光灿院士领导的中国科学院量子信息重点实验室在量子密钥分发的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该实验室的韩正甫教授及其合作者王双、银振强、何德勇、陈巍等实现了830公里光纤信道量子密钥分发,将安全传输距离的世界纪录提升了200余公里,向实现千公里陆基量子保密通信迈出了重要的一步。相关研究成果于2022年1月17日在线发表在国际知名学术期刊《Nature Photonics》上。
2021年11月29日,《物理评论快报》(Physical Review Letters)杂志在线发表了武汉光电国家研究中心王健教授团队题为“Spin-orbit mapping of light”的最新研究成果。此研究发现了光学自旋-轨道映射(Spin-orbit mapping)新现象。
潘林峰,中南民族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副教授。研究领域:量子隧穿,波函数的束缚态。长期担任大学物理和大学物理实验基础课教学工作。主持和参加校级、省级教学项目各一项,获湖北省教学三等奖一次。发表科研和教学论文10余篇。
工作经历(科研与学术工作经历,按时间倒序排序):2019.1 - 至今,中山大学,物理学院,副教授 (博导);2014.9 - 2018.12,美国德州农工大学,物理系,博士后。
主要经历: 2017.11 -- 至今 中山大学物理学院 教授、博导;2014.04 -- 2017.10 维也纳技术大学原子与亚原子研究所 欧盟玛丽居里学者 合作导师:Peter Rabl教授;2013.07 -- 2014.03 日本理化学研究所(RIKEN) 博士后研究员 合作导师:Franco Nori教授;2007.09 -- 2013.06 复旦大学、日本理化学研究所 理论物理 ...
教育经历:华南师范大学 学士 2007;华南师范大学 硕士 2009;丹麦科技大学 博士 2012。
董建文,中山大学教授,物理学院副院长。2007年获中山大学光学博士学位。先后赴香港科技大学、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任公派访问学者。长期围绕微纳光场调控的基础物理和器件应用等科学问题,基于光子晶体和超透镜等超构材料,提出了能谷拓扑光子学的子研究领域,总结了拓扑光子学设计新方法,实现了片上SOI拓扑波导与微腔原型器件、高分辨平面透镜,为光量子芯片、显微成像技术等领域提供理论实验基础。在Nat. Mat...
日前,教育部正式公布了2020年度学位授权自主审核单位增列的学位授权点名单,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量子科学与技术博士学位授权交叉学科位列其中。这是我国第一个量子科学与技术方向的博士学位授权点,也标志着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在量子科技领域的学科建设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并迈入了系统布局、成熟发展的新阶段。该博士授权点的获批,对促进量子科学与技术学科的发展,提升量子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的培养质量和数量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推动...
量子纠缠是量子信息过程的核心资源,如何在实验上制备和检测量子纠缠是量子信息领域的基本任务。然而,随着系统维度数和粒子数的增加,量子态层析技术这种传统的检测量子纠缠态的方法消耗的资源将会指数增长,因而在实验上不具备可扩展性。为了解决高维纠缠检测这一难题,研究组曾利用基于保真度的纠缠目击方法检测了32维的两体最大纠缠态,保真度达到了世界上最高水平[Phys. Rev. Lett.125, 090503...
夏立新,男,汉,中共党员,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量子光学,量子信息与量子计算。
李建波,男,1983年7月生,湖南娄底人,中共党员,博士,副教授。现任理学院物理党支部书记。在ACS Nano、Carbon、Appl. Phys. Lett、Opt. Express、Nanotechnology、J. Phys. D: Appl. Phys、J. Appl. Phys、Sci. Rep等国际权威刊物上发表SCI论文50多篇,研究论文被国际知名刊物引用500多次。主持和承担国家自...
郑安寿 男,1977年11月出生,副教授,博士。2001年9月-至今,在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数理学院工作。研究领域:量子光学与量子信息的基础理论研究,发表了Sci检索论文20余篇,并于2009年1月作为项目负责人获得一项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
一般情况下,电磁波因为其波动性,最小可以被束缚在其波长范围内。然而,为了追求与物质的强相互作用,纳米科学需要实现更小尺度的电磁场局域和检测,推动纳米加工,信息存储,生物传感,微波光子学和量子信息等技术的发展。当前,基于倏逝场耦合,已经可以实现亚波长尺度的电磁场局域,并在微纳光电子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此外,高空间分辨率的电磁场有效探测也制约着纳米尺度电磁场与物质相互作用的机理研究和应用发展。孙方稳研...
李传锋教授等作为主要完成人的“基于量子信息技术研究量子物理基本问题”项目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量子态是量子力学的核心概念,而量子物理的基本问题均与量子态的特性紧密相关,经典技术无法揭开量子世界的真实面貌。李传锋等致力于发展量子信息技术,实现量子态的精确制备、操控与存储,并用于研究量子物理中的诸多基本问题,取得的主要成果包括:首次实验观察到光的波粒叠加状态,挑战互补原理设定的传统界限;实验验证纠缠辅...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