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生物学 >>> 昆虫学 >>> 昆虫分类学 >>>
搜索结果: 31-45 共查到昆虫分类学相关记录688条 . 查询时间(1.719 秒)
2021年1月4日,记者从中科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获悉,中、英古生物学者近期进行的一系列研究,为人们展现了跳蚤这类常见寄生昆虫不为人知的进化史。研究发现,跳蚤的分类学“地位”比通常认为的更低。它们的祖先可能并不吸血,体型可达现代跳蚤的4倍左右。“我们用最新的基因组学等方法,将跳蚤的基因数据与其他昆虫比对。这好比在基因层面让跳蚤‘认祖归宗’。”领导此项研究的中科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副研究员蔡晨阳...
近日,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蔡晨阳研究员等通过对开源组学数据的挖掘和深入系统发育基因组学分析,确立了吸吻类(长翅目、蚤目和双翅目)内部的系统发育关系,从而揭示跳蚤是一类特化的蝎蛉,并将蚤目降级为长翅目的一个次目(图2)。相关研究成果于2020年12月21日发表于《古昆虫学》(Palaeoentomology)。蚤目(俗称跳蚤)属于节肢动物门、昆虫纲,是一类体型侧扁,外形高度特化,并严格以吸...
对于生活在沙漠中的动物来说,没有什么比一场大雨更令它们开心了。植物短短几天就能发芽、开花,吸引着数百公里外的动物前来觅食。蜜蜂便是最早感知到这一变化的动物之一,因此干旱地区的蜜蜂数量比热带地区还要多。这是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以下简称中科院动物所)及合作单位最近的一项研究成果,研究人员通过对2万多种蜜蜂的数据分析,绘制出了全球首张蜜蜂类昆虫多样性分布图。11月20日,相关论文在线发表于《当代生物学...
西藏境内首次发现白灰蝶     西藏境内  白灰蝶         2020/9/21
近日,“第二次青藏高原科学考察研究子课题其他主要传粉昆虫科考分队”在西藏察隅县察瓦龙乡采集、拍摄到一种西藏没有记录的蝴蝶,经过国内著名蝶类专家贾凤海鉴定为灰蝶科白灰蝶属的蝶类,在此之前,西藏没有该属蝶类分布记录。“第二次青藏高原科学考察研究子课题其他主要传粉昆虫科考分队”主要成员由西藏高原生物研究所组成。科考分队负责人副研究员达娃介绍,此次新发现增加了我国蝶类的地理分布。
汪珍春,女,副教授。1987年毕业于陕西师范大学生物系,获理学学士学位。于1987年7月任职于原广州师专/广州教育学院,先合并为广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物工程系教师。从事昆虫DAN条形码的研究。参加和主持国家级和省市级项目14项。主持中科院动物所蚜虫组的昆虫系统学与分类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横向项目1项。发表论文近30篇。
近日,张雅林教授团队在昆虫学顶尖期刊《Systematic Entomology》发表了题为“Phylogeny and classification of the leafhoppersubfamily Eurymelinae (Hemiptera: Cicadellidae)inferred from molecules and morphology”的研究论文。论文第一署名单位为西北农林科技...
宇文延青,山西长治人,2002年山西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硕士毕业后到河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工作至今。2005—2008年就读于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获农学博士学位;2018—2019年在美国爱荷华州立大学访学。主持和参加各级科研项目5项,发表论文23篇(SCI源期刊8篇,中文核心12篇),其中第一作者9篇(SCI源期刊3篇,中文核心7篇)。研究领域:涡虫是扁形动物门涡虫纲代动物,在动物...
张宏瑞,女,1976年生,博士毕业于云南大学,任职云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昆虫系,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从事昆虫学的教学工作。科研方面主要从事蓟马的分类和有害蓟马的研究工作。主持并完成 “云南省特色经济作物蓟马种类和行为学研究”、“外来入侵害虫西花蓟马防控技术研究与示范”、“入侵昆虫西花蓟马和扶桑绵粉蚧防控技术研究与示范”等项目的研究工作,表论文80多篇,其中10篇为SCI收录。参编专著4本,获...
马丽,博士,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从事膜翅目昆虫分类及进化生物学、物种多样性与生态环境协同演化等研究工作,并参加花椒、玉米等害虫防治和生态治理等研究工作。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应急管理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环境保护部生物多样性保护重大工程、国家教育部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重点项目等6项;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项目(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SF...
李强 教授(二级),博士,博导,云岭学者。主要从事昆虫分类与系统学、农业害虫综合治理等教学和科研工作。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项,含重点基金)等科研项目18项,获各类科技奖励19项,发表论文200余篇,参编专著20余部。荣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云岭教学名师、云南省中青年学术和技术带头人、云南省高层次教学名师、云南教育功勋奖、云南省优秀教师、云南省首届高等学校教学名师、春城人才奖等荣誉和称号。
陈国华,女,博士,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云南省昆虫学会理事,云南省植物保护学会理事。从事昆虫学相关领域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三十余年。主要从事蔬菜、果树、水稻、玉米、三七、茶叶等作物害虫综合治理、昆虫分类及系统发育等方面的研究,发表或合作发表学术论文90余篇,参编教材、专著9部,获专利7项。作为主要研究者参与的科研项目获云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1项、云南省自然科学奖二等奖2项、云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
张润志,男,1965年6月出生,河北乐亭人;昆虫学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外来物种鉴定与控制研究组组长。独立或与他人合作发表萧氏松茎象Hylobitelus xiaoi Zhang等新物种121种。获国家二等奖2项(均为第一完成人)、部省级科技成果奖4项;发表论文200余篇(其中SCI收录37篇),出版专著、译著等11部;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3项。研究领域:鞘翅目象虫科系统分类...
岳艳丽,四川农业大学农学院硕士生导师,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昆虫系统分类学:基于化石及现生鞘翅目昆虫材料,研究鞘翅目昆虫的系统分类、早期演化、区系分布及物种多样性。出版著作:Yue Y.L., et al. 2010. Chapter 18: Coleoptera- Sacred, Precious and Strong. In Ren, D.; C. Shih; T. Gao; Yunzhi Y...
韩辉林,农学博士,副研究员(五级),硕士生导师。中国昆虫学会第九届理事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委员、Journal of Asia-Pacific Biodiversity和Korean Journal of Applied Entomology杂志编委。主要从事鳞翅目昆虫分类学研究。2000年毕业于延边大学农学院,同年赴韩国昆虫分类学研究中心师从世界著名蛾类分类学者Kyu-Tek Park教授从事夜蛾科...
近年来,中山大学由南海研究院组织了南海科学考察活动,我院谢强教授在2018‒2019年随队赴西沙群岛考察期间采集了多种海生昆虫样本。经谢强教授课题组的研究发现,采自于西沙群岛羚羊礁的一种海生昆虫为海蝽科的新物种,这是海蝽科昆虫在中国首次被发现,为中国新记录科。根据其主要分布地点,该新物种被命名为羚羊角海蝽(Hermatobates lingyangjiaoensis)。该物种的发现同时...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