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生物学 >>> 人类学 >>> 人类起源与演化学 人类形态学 人类遗传学 分子人类学 人类生态学 心理人类学 古人类学 人种学 人体测量学 人类学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136-150 共查到知识要闻 人类学相关记录674条 . 查询时间(1.728 秒)
近日,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脑网络组研究中心联合电子科技大学生命科学和技术学院利用脑网络组图谱的思想,绘制了灵长类大脑顶下小叶跨物种脑连接图谱,揭示出人类与非人灵长类顶下小叶不对称性的进化差异,为人类语言和工具使用的起源和演进提供了新线索,从而为阐明人类起源提供了新证据,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eLife上。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也是中心法则的源头。DNA代谢包括DNA复制、转录及DNA修复等。其中,DNA复制保证了遗传信息精确完整地传递,而转录则是细胞身份维持和功能调控的关键。DNA复制发生在整个染色质上,而转录则只发生在染色质上的转录区。如果这两个关键的细胞过程碰撞,犹如独木桥上狮虎相遇,会发生什么呢?研究表明,DNA复制和转录在转录区域的相遇会产生大量的DNA损伤[1, 2]。为了尽量规避这种...
2021年6月9日,呼伦贝尔学院生命科学学院在科技楼323举办了第五期学术讲座,主讲人邓庆华副教授,讲座题目为《人类基因组计划与人体健康》,生命科学学院2018级生物科学、环境科学专业学生聆听了讲座。
2021年5月31日下午,广西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70周年校庆系列讲座——“百川交汇”主题学术论坛之“人类知识形态的科学”讲座在基地楼103顺利开展。本次讲座由云南大学陈庆德教授主讲,广西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吕俊彪教授主持,学院部分师生到场学习交流。
单细胞转录组学能提供不同人类细胞中基因表达的系统图谱,而下一项挑战则是系统性地理解细胞类型的特定基因功能,基于CRISPR的功能基因组学和干细胞技术的整合则能使得分化的人类细胞中的基因功能得到扩展化的分析。当细胞中的单个基因被开启或关闭时,其存在或缺失会影响细胞的功能和生存;日前,一篇发表在国际杂志Nature Neuroscience上题为“Genome-wide CRISPRi/a scree...
2021年5月27日,云南大学生态与环境学院张虎才团队与国内外学者和研究机构合作在Cell杂志发表题为“The deep population history of northern East Asia from the Late Pleistocene to the Holocene”研究成果。该研究通过自2007年以来长期考察及大量室内分析、人类化石鉴定和对70余个样品进行精确测年,在松花江流...
东南亚分布许多古老的现生土著人群,在赤道线附近低纬度的热带雨林气候长期的自然选择下,产生了许多适应环境的体貌表型,如矮身高、深肤色、卷头发和宽扁鼻翼等。目前,对这些类似于非洲祖先的体貌表型研究较少。此前研究表明,生活在柬埔寨东北部热带雨林中的土著存在非常古老而特有的母性遗传世系,这些土著或代表了“走出非洲”以后约6万年前定居在亚洲南部早期现代人的隔离后裔(Nature Communications...
2021年5月12日,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周大鸣教授受邀来我院为师生做了一场题为《互联网、快速交通与人类学研究转型》的讲座。本次讲座由内蒙古大学中华共同体研究中心和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共同主办,阿拉坦宝力格教授主持。
2021年5月11日下午,应四川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邀请,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所宿兵研究员、郑萍研究员、焦保卫研究员、陈小勇研究员、刘振研究员和谢海兵副研究员等6位专家做客生命科学学院,为全院师生带来了一场精彩的学术报告会,报告会由学院副院长徐怀亮主持。
2021年5月8日是第28个“世界地贫日”,今年活动的主题是“防治地贫,健康孕育”。云南省人口和计划生育科学技术研究所党政领导高度重视,紧紧围绕主题,进一步加强地中海贫血(以下简称地贫)防治宣传活动。地贫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难治可防,防治从孕前开始。而防治重在宣传,本着结合单位实际情况,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利用单位LED屏幕、微信公众号、微信朋友圈等新媒体平台,快捷、广泛传播地贫防治知识;印...
考古学者通过对西藏玛不错遗址的考古研究发现,来自东亚的人群在距今四千年前已定居青藏高原腹地。以西藏自治区文物保护研究所、中科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组成的“玛不错遗址联合考古工作队”于2020年6至7月对玛不错遗址进行考古发掘。此次发掘区分为I区和II区,I区墓葬区共发掘了4座墓葬,均为石棺墓。II区发现有烧火遗迹,似是火塘。
国际著名学术期刊《自然》最新发表一篇人类演化研究论文称,研究人员在南非一内陆遗址发现早期现代人复杂行为的证据,这项研究结果挑战了认为智人的复杂行为最先出现在海岸环境的主流观点。据了解,迄今为止,现代人使用象征资源(如赭石颜料、非食物贝壳、装饰性人工制品)的最早证据,来自距今12.5万至7万年前的各种非洲海岸遗址。
李济(1896—1979),湖北钟祥人。著名考古学家、人类学家,中国第一位哈佛大学人类学博士。29岁受聘于清华国学研究院,与王国维、梁启超、赵元任、陈寅恪同执教鞭。第一位独立主持现代考古的中国人,被誉为“中国现代考古学之父”。组织和支持河南安阳殷墟发掘、山东城子崖发掘,及其出土物的搬迁、整理、研究和出版等工作;这些工作使传说中的殷商成为信史。1948年赴台,担任历史语言研究所所长十七年,两度代理“...
近日,Science Bulletin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古DNA实验室付巧妹研究团队、山东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共同主导,联合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济南市考古研究所和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等,合作完成的关于距今9500-1800年前的山东地区先民线粒体全基因组的研究成果。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中科院古脊椎所)3月5日发布消息说,利用高效的古DNA捕获技术,中国科学家合作团队首次对时间跨度近7700年的山东人群(距今9500-1800年)线粒体全基因组进行分析研究,发现早期山东人群已拥有东亚南、北方人群母系遗传特点,晚期受到其他地区影响,丰富了山东人群母系遗传结构的多样性。这项山东地区先民的古DNA研究由中科院古脊椎所古DNA实验室付巧妹研究团队、山东...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