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数学 信息科学与系统科学 物理学 化学 天文学 地球科学总论 大气科学 地球物理学 地理学 地质学 水文学 海洋科学 生物学 科学技术史
搜索结果: 76-90 共查到知识库 理学相关记录186833条 . 查询时间(6.459 秒)
基因测序技术是人类探索生命奥秘的重要手段之一。随着测序技术的发展,通过测序技术对遗传信息的解码和基因组数据库的构建,人类不仅得以窥探生命的密码,更能从基因层面对人类疾病进行检测甚至干预。为进一步了解基因测序技术的优势及应用,《中国科学报》采访了清华大学药学院研究员白净卫和北京大学化学学院教授黄岩谊。
早期现代人(晚期智人)扩散有一些重要的文化表征,比如欧亚大陆西侧以勒瓦娄哇和石叶技术为代表的旧石器时代晚期初段(IUP)石器工业,以及远距离的资源流通、颜料的使用、个人装饰品的发展等。但长期以来,这些考古学证据多发现于非洲和欧亚大陆西侧,几乎从未在东亚核心地区出现过,这也被视为东亚地区“现代性”文化发展迟滞的表现。
2024年1月11日, JAMA Cardiology杂志在线发表了国家心血管病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顾东风院士和鲁向锋教授团队一项有关克隆性造血相关体细胞基因突变与冠心病发生关系的研究成果。该成果首次在中国自然人群中构建了克隆性造血相关体细胞基因突变特征谱,发现其会显著增加冠心病发生风险,而且与先天炎症基因遗传风险呈现明显叠加效应。
皮肤能够为动物提供了敏感、灵活、防水的屏障。但在动物死后,皮肤不能保存太长时间,所以一直以来很难研究皮肤这个器官是如何在古代生物中进化的。
基因治疗对于遗传病患者来说是一种很有前景的治疗方案,但技术挑战仍然存在:表达治疗蛋白质的细胞会被患者的免疫系统作为“入侵者”攻击、消灭或中和,从而使治疗无效。2024年1月2日,美国贝勒医学院一研究团队在《自然-生物技术》发表其研究成果,通过修饰RNA分子,能够像打开电灯开关一样精准调控哺乳动物的基因表达,从而克服上述挑战。
2024年1月9日,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王江云团队在《细胞研究》在线发表研究论文,该项工作在短链脂肪酸激活人源短链脂肪酸受体FFAR2和FFAR3的结构基础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在国际上首次揭开了FFAR2和FFAR3的“神秘面纱”。
漆酶又名蓝色多铜氧化酶,能催化单酚、多酚、苯胺、多环芳香烃甚至无机物等超过200种化合物,因而有广泛应用。因此对高活力、低成本的漆酶菌种及其制剂制备技术的需求日益迫切,然而,细菌漆酶的氧化还原电势低,真菌漆酶的异源表达水平低,国内外关于漆酶分子改造和规模化高效制备方面的研究仍在攻关阶段,尚未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
本专业成立于2000年,根据学科性质及学校办学特色,重点培养农牧业科研和生产中的应用型生物技术专业人才。在人才培养模式上,始终强调“厚基础、宽专业、重技术”,使学生达到“一专多能”,毕业生无论在教学、科研领域,还是在生产第一线,都能很快进入“角色”,在产品开发、管理及经营方面也能充分发挥自己的作用。
2024年1月10日,《自然-光子学》(Nature Photonics)在线发表了陆培祥教授领导的“强场超快光学”创新研究群体周月明教授课题组在原子光电离非偶极阿秒动力学研究中取得的重要研究成果。文章标题为 “Attosecond-resolved non-dipole photoionization dynamics”。该研究首次实现了原子光电离的非偶极电子动力学阿秒时间分辨的测量。
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阎锡蕴院士和研究员范克龙团队在天然纳米酶—抗氧化功能及催化机制解析取得新进展,相关研究成2024年1月3日在线发表于《自然—通讯》。
20世纪30年代,DDT强大的杀虫功效被发现。抗战胜利后,DDT进入中国,在防疫和农业领域发挥了一定作用。在国民政府行政院善后救济总署和各大城市卫生部门的主导下,DDT被用于卫生防疫,一些地方当局在农业灾情严重时也曾使用过少量DDT,均取得了一定成效。由于DDT主要依靠进口,量少价高,且用法相对复杂,直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其并未得到大规模应用。解放后,DDT一度成为最广泛使用的农药之一,但其危...
美国科学家研究发现,一种传染性癌症导致的顶级捕食者袋獾的种群衰退可能正在影响次级捕食者物种斑尾袋鼬的演化遗传。相关研究23024年1月9日发表于《自然—生态与演化》。
2024年1月4日,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李新建研究团队在《细胞代谢》杂志在线发表研究论文,揭示了转运蛋白ABCG2通过外排衣康酸抑制巨噬细胞抗菌天然免疫。
已有研究显示,圆盘状的丘尔藻与香肠状的塔乌藻是元古宙最常见的两类碳质压膜宏体化石,其化石记录从古元古代晚期一直延续到埃迪卡拉纪-寒武纪转折期,在全球多个陆块广泛分布。
2023年12月29日,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朱平团队联合西南大学前沿交叉学科研究院生物学研究中心教授夏庆友、何华伟团队在《科学通报》发表论文,揭示了家蚕天然丝素蛋白一种受金属离子和pH梯度调节的自组装机制。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