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数学 信息科学与系统科学 物理学 化学 天文学 地球科学总论 大气科学 地球物理学 地理学 地质学 水文学 海洋科学 生物学 科学技术史
搜索结果: 256-270 共查到知识要闻 理学相关记录65390条 . 查询时间(1.473 秒)
RNA干扰(RNA interference,RNAi)是双链RNA(Double-stranded RNA,dsRNA)启动的序列特异性基因沉默的保守过程,被广泛用作基因功能研究,潜在RNA治疗和农业害虫防治的重要工具。RNAi最初在秀丽隐杆线虫(Caenorhabditis elegans,C. elegans)中发现的,随后研究表明也广泛存在于植物、真菌和后生动物中。有趣的是,C. eleg...
质体是真核细胞中具有半自主遗传的细胞器,是植物光合作用的场所。通常,植物质体基因组在进化上是偏保守的。然而,随着越来越多的植物物种被测序,质体基因组表现出了一定的变异。这种变异大多数发生在异养植物中,与光合作用能力的丧失以及相关基因的降解与丢失有关。此外,在某些特殊的光合自养类群中也发现质体基因组有较大变异的情况,如石松类(lycophytes)、豆科(Fabaceae)、桔梗科半边莲亚科(Lob...
非共价相互作用是超分子化学的基石,因此研究和发展新型非共价作用具有科学意义。生命体中广泛存在的基团——羰基,作为电子给体和受体参与多种非共价相互作用,如氢键、硫键和n→π*轨道作用等,在生命活动和分子组装中发挥关键作用。同时,动态共价键能够将非共价相互作用的动态性和共价键的稳定性结合,在构建功能组装体和材料方面展现出应用价值。动态共价体系的分子多样性为发现和量化非共价相互作用提供了新途径。
全球正面临生物多样性的快速丧失危机。为延缓这一进程,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大会通过了“昆明-蒙特利尔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确立了“3030”目标,即到2030年,保护至少30%的全球陆地和海洋等系列目标。在这方面,开展生物多样性的空间格局分析研究,找到优先保护区域,对于实现上述目标至关重要。关注那些物种多样度及特有度高的区域,及时实施保护策略,则能够最大程度地保护地球生物多样性。例如,全球...
太阳大气从几千度光球传输并加热最外层的日冕大气至百万度,一直是太阳物理领域未解决的核心问题。围绕日冕加热问题,经过长期研究人们普遍认为磁流体动力学波和小尺度的磁重联是日冕加热机制的主要来源,然而其中具体模拟和观测尚未有令人信服的结论,因此解决日冕加热问题的关键是如何证明磁能从内部到大气的传输与释放过程。
由于荒漠生态系统恶劣的环境条件,植被恢复往往具有挑战性。采用种植本土物种来加速生态系统功能恢复是积极的植被恢复措施。为了确保这一过程的有效性,仔细挑选种植的物种至关重要。一般来说,人工种植林中,物种的多样性将导致更高生态系统功能的多样性,特别是当所选择的物种具有互补的生态位特征时将有助于最大程度地促进合作并减少资源竞争。然而,生长在极端干旱与养分贫瘠的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的典型荒漠植物间是否存在互补...
了解生物多样性的起源、分布规律和动态变化的内在机制是现代生态学的关键问题。基于功能性状的生态学(Trait-based ecology)强调植物功能性状在群落构建和生态系统功能中的重要性,然而,功能性状也可以在更广泛的时间和空间尺度上提供与生物多样性的链接。因此,需要构建一个多时空尺度、基于植物功能性状评估全球变化对生物多样性影响的研究框架,以探究生物多样性形成和维持的生理生态机制,助力未来气候变...
2024年4月29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催化基础国家重点实验室纳米与界面催化研究中心(502组群)包信和院士、傅强研究员团队在反应诱导催化剂表界面结构动态演变研究中取得新进展,发现逆水气变换反应产物H2O和CO先后主导氮化钼催化剂的表面活化,导致其表面重构为活性更高的氧化钼和碳化钼结构,进一步增强了催化活性,促进了表面碳化,催化活性和催化剂活化之间呈现正反馈的关联机制。
2024年4月26日,国际著名学术期刊Nature Communications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谢芳研究组题为“RinRK1 enhances NF receptors accumulation in nanodomain-like structures at root-hair tip”的研究论文。该研究揭示了百脉根类受体激酶RinRK1促进结瘤因子(NF)受体在根毛...
科学评估人-地关系的演化和转型动态是地理学研究的核心课题之一,也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和联合国生态系统恢复十年“行动计划”的理论支撑。当前,人-地关系的研究面临诸多难题。多数研究聚焦于社会或者生态单一的子系统,缺乏表征复杂系统变化的综合指标来探讨人-地耦合系统的动态。同时,研究受限于较短的时间尺度,难以明晰复杂系统的演化轨迹以及转型动态如系统弹性、突变及阈值、正负反馈机制等。
2024年4月29日,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院安光所谢品华研究员团队在海洋大气氧化性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相关研究成果以《海洋大气中强烈的光化学氧化:来自自由基探测的直接证据》为题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Atmospheric Chemistry and Physics上。
共价金刚石-石墨材料,集合了金刚石和石墨的性质优势,能够实现超硬、极韧、导电等优越性能组合,在超硬和电子器件领域极具研究和发展价值。由于金刚石-石墨共价界面能高,目前主要通过高温高压方法来活化碳原子,实现该材料的构筑。等离子体化学气相沉积(CVD)是金刚石面向功能应用的主要发展方向,借助CVD技术构筑共价金刚石-石墨材料,并探索金刚石和石墨两相界面的新奇物性受到研究人员的关注。
光学频率梳,这种由离散光谱线构成的频谱,因其在频域中展现出等间距、梳状的信号分布而得名。时间频率是目前可测量的最精确物理量之一,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激光技术的先驱亚瑟·肖洛曾言:“Never measure anything but frequency”,意为频率是目前可以被测得最准的物理量。光学频率梳的诞生极大地提高了频率测量的精度。自问世以来,频率梳已在原子钟、卫星导航、精密距离测量和分子识别...
全球95%以上的中小流域没有任何监测数据,这些无资料地区径流和洪水预测(PUB: Prediction on Ungauged Basins)一直是水文领域长期面临的科学难题。2024年4月29日,成都山地所欧阳朝军研究员团队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AI的径流洪水预测模型ED-DLSTM,通过编码流域静态属性和气象驱动,利用全球2000多个水文站数据进行模型训练,以解决全球范围内有资料流域和无资料流域径...
由于气候变化、人类活动和下垫面的综合影响,内陆河流域出山径流的响应复杂多样,年内分配格局具有显著的时空异质性,部分河流枯水期径流增加,部分河流峰值时段后移等,严重影响了河川径流的发电、灌溉和生态文化价值功能,增加了水利调控工程的压力。因此,探究出山径流长时间序列年内分配变化和空间差异,有助于流域水资源的规划与管理,并为未来区域水资源的变化预测提供依据。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