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物理学 >>> 凝聚态物理学 >>> 晶体学 >>>
搜索结果: 151-165 共查到知识要闻 晶体学相关记录243条 . 查询时间(3.214 秒)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物理学院教授徐宁研究组与复旦大学教授谭鹏合作,在非常简单的软物质模型体系中发现了准晶的存在,该发现为准晶理论的发展提出了新的具有挑战性的问题,相关成果12月12日在线发表在《自然-通讯》上。液体在缓慢降温或加压的情况下发生对称性破缺形成有固定旋转对称性的固体。晶体由于结构空间周期性的要求,通常有2、3、4、6轴旋转对称性,其它对称性的结构无法周期性地铺满整个空间。1982年,以色列...
2014年11月27日,应纳米器件重点实验室邀请,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熊启华教授来苏州纳米所进行学术交流,并作了题为PerovLight: Photonics and Nanophotonics of Perovskite Materials的学术报告,报告会由蒋春萍研究员主持,相关研究领域的科研人员参加了本次报告会。 在报告中,熊教授介绍了其课题组近几年在气相合成高质量的无机-有机或全无机钙钛...
应透明陶瓷研究中心李江研究员的邀请,在中国-乌克兰政府间国际交流合作项目资助下,乌克兰科学院晶体研究所Roman Yavetskiy博士和Mariya Dobrotvorska博士于2017年11月12日至17日到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进行了为期一周的学术交流和合作研究。11月16日上午,Roman Yavetskiy博士和Mariya Dobrotvorska博士分别作了题为“Fundame...
2017年10月20日,原子能院“钠试验回路阻塞计试验回路中高性能冷阱部件实验”的首个部件实验研究工作顺利完成。经过解剖,获得国内第一组无污染的钠中杂质在丝网上结晶的照片。该实验结果的获得,使高性能冷阱的研发迈出了重要一步。通过对钠中杂质在丝网上的结晶研究,将为研发高性能冷阱、研究钠的净化技术打下坚实基础。
2017年10月20日,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钠试验回路阻塞计试验回路中高性能冷阱部件实验”的首个部件实验研究工作顺利完成。经过解剖,获得国内第一组无污染的钠中杂质在丝网上结晶的照片。该实验结果的获得,使高性能冷阱的研发迈出了重要一步。通过对钠中杂质在丝网上的结晶研究,将为研发高性能冷阱、研究钠的净化技术打下坚实基础。
2017年10月17日,在“第七届亚洲晶体生长与晶体技术大会(CGCT-7)”上,我校功能晶体研究院吴以成院士获得亚洲晶体生长与技术协会颁发的“杰出成就奖”,这一奖项是该协会为表彰对亚洲和国际晶体生长与技术领域做出杰出成就的科学家所设立的奖项,在晶体学术和产业界有着重要的国际影响。
2017年10月12日,2011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以色列理工学院菲利普•托拜厄斯讲席教授Dan Shechtman一行三人来我校访问。当天上午,校党委副书记、校长梁樑会见了Dan Shechtman教授一行。梁樑对Dan Shechtman 教授的来访表示热烈的欢迎,并介绍了我校基本情况和优势学科。安徽省外国专家局外国专家处处长王静,出国培训处处长范兆清、副处长丁文珍,合肥市外专局...
近日,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喻学锋研究员团队与深圳大学张晗教授、武汉大学廖蕾教授团队合作,在二维黑磷领域取得新进展,通过金属离子修饰的方法制备出高稳定性高性能黑磷晶体管。相关成果“Metal-ion-modified black phosphorus with enhanced stability and transistor performance”(金属离子修饰增强黑磷的稳定性和晶体管性...
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研究员耿建新团队,利用GO与沸石晶体不同晶面间的选择性作用,实现了在石墨烯体系中无机材料结晶的可控生长,制备了高分散、多晶面、含多级孔结构、沿c轴取向生长的Si-ZSM-5沸石晶体。如图所示,通过在无溶剂合成中添加GO,抑制了Si-ZSM-5沸石晶体的聚集,得到了高分散的Si-ZSM-5晶体;研究发现,随着GO在无溶剂合成中添加量的增加,Si-ZSM-5晶体沿c轴取向生长的...
有机分子大多是通过极弱的范德华力相互作用而形成晶体,因此多晶相是有机半导体材料中非常普遍的一种现象。不同堆积结构的晶相具有不同的电子耦合作用,从而导致不同的电荷传输行为。如何可控组装生长高迁移率的晶相一直以来都是分子电子学中一个极具有挑战性的课题,涉及到分子结构、晶体工程和超分子自组装等多方面的内容。
2017年6月20日报道,中国和新加坡科学家合作,利用二硫化钼创建出一种新型“神经元晶体管”。每个晶体管能模拟大脑中的单个神经元执行计算任务,可成为构建各种类神经硬件的基本组件。相关论文发表在最新一期《纳米技术》杂志上。
2017年1月23日,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高嵩教授课题组在《自然》(Nature)发表题为“MFN1 structures reveal nucleotide-triggered dimerization critical for mitochondrial fusion”的研究论文。该工作利用上海光源生物大分子晶体学线站(BL17U1)解析了MFN1片段在不同GTP水解状态下的晶体结构,阐明了M...
光子晶体特有的周期性排列结构产生的独特光学调控性能使之在传感、催化、检测等光学器件方面具有重要应用。而光子晶体表面的特殊浸润性设计会赋予材料更多优异性能及新应用,比如可有效加速光子晶体的传感及检测、可实现具有超强防污的光子晶体光学器件等,因此光子晶体超浸润性研究得到了广泛关注。
非线性光学(NLO)晶体材料在现代激光科学与技术中占有重要地位。BO3 平面基元作为优秀的非线性光学构筑基员被用来设计和合成了系列优秀的非线性光学晶体材料,NO3因其共轭平面结构也被公认为是构筑NLO材料的理想结构单元之一。然而,硝酸盐因非常容易溶于水,使得发展该类化合物作为NLO晶体材料遇到瓶颈。
2016年12月6日,清华大学生命学院、结构生物学高精尖创新中心陈柱成研究组在《自然》(Nature)发表题为“Structure and regulation of the chromatin remodeller ISWI”的研究论文。该工作利用上海光源生物大分子晶体学线站(BL17U1)解析了嗜热酵母的ISWI蛋白以及ISWI蛋白与组蛋白H4复合物的原子分辨率结构;结合相应的生化实验,揭示了...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