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物理学 >>> 高能物理学 >>> 基本粒子物理学 宇宙线物理学 粒子加速器物理学 高能物理实验 高能物理学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256-270 共查到知识要闻 高能物理学相关记录613条 . 查询时间(2.53 秒)
2019年9月20日,位于四川省稻城县海子山的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高海拔宇宙线观测站(LHAASO)工程取得重大进展,来自中科院高能物理所、中国科技大学、清华大学、四川大学的专家组,对包括1314个电磁粒子探测器和304个缪子探测器、900探测单元、4台广角切伦科夫望远镜的数据获取系统进行了鉴定验收。数据获取系统的稳定运行标志着LHAASO实验投入甚高能伽马天文观测的探测有效面积达到了空前的272...
在刚刚结束的中国物理学会2019年秋季学术会议上,北京航天航空大学的姜寅教授和兰州大学的蒋华玉博士分别代表 Chinese Physics C 获奖作者参加了“2019年中国物理学会最有影响论文”颁奖仪式,祝世宁院士为两位获奖文章作者代表颁发了证书。“中国物理学会最有影响论文奖”由中国物理学会于2012年设立,旨在鼓励国内外物理学科研工作者在学会主办的期刊上发表高质量论文,至今已成功举办了7届。从...
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中宣部新命名39个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命名工作紧密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突出反映新中国成立70年来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发生的历史性变革、取得的历史性成就。此次命名后,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总数达到473个。
2019年9月7日,2019年未来科学大奖获奖名单揭晓。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王贻芳院士、美国伯克利国家实验室陆锦标教授因领导大亚湾中微子实验合作组在实验中发现第三种中微子振荡模式, 为超出标准模型的新物理研究, 特别是解释宇宙中物质与反物质不对称性提供了可能的贡献获得“物质科学奖”。大亚湾反应堆中微子实验2012年发现了一种新的中微子振荡模式,首次精确测量了其振荡幅度sin22θ13,开启了未...
近日,由中科院高能所研制的超导腔电抛光设备通过测试,正式投入使用。该设备是国内首台正式投入使用的实用性超导腔电抛光设备。
北京大学科维理天文与天体物理研究所校友徐思遥在美国麦迪逊第36届国际宇宙射线会议上荣获2019年由国际理论物理和应用物理联合会(IUPAP)天体粒子物理委员会(C4)颁发的青年科学家奖。她因在天体粒子物理的基础理论和天文应用的研究成果而获此荣誉。该奖项旨在奖励在天体粒子物理领域有突出贡献的青年科研工作者。徐思遥的研究课题为磁流体湍流中的宇宙射线输运和粒子加速过程,及其在高能天体环境中的应用。她的工...
2019年8月12日,中国散裂中子源(CSNS)屏蔽体系统顺利完成正式运行后首次辐射环境下第16号中子束线开关插件(简称“插件”)核心部件的更换,标志着暑期检修靶站关键设备的维护工作取得了阶段性重要成果,为后续中子束线开关设备维护工作提供良好的开端和重要指导。
近日,物理学院粒子物理研究所丁亨通课题组在国际格点量子色动力学合作组(HotQCD Collaboration)的框架下,利用格点量子色动力学理论(Lattice QCD),通过大型数值模拟计算了在接近于手征极限下的强相互作用核物质相变的序参量——手征凝聚及其磁化率。通过最新提出的方法第一次确定了手征极限下强相互作用核物质的手征相变温度约为132 MeV(兆电子伏特)。研究成果以“Chiral P...
近期,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近代物理系刘国柱副教授课题组在凝聚态体系中量子临界现象理论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提出了一个在量子临界体系中实现衍生超对称的必要条件,为在凝聚态物理中找寻有效超对称提供了有价值的限制和理论指导,相关的研究结果以“Absence of emergent supersymmetry in superconducting quantum critical points in Dirac...
2019年6月14日,物理学系杨峤立副教授被授予Gordon和Betty Moore基础物理学创新奖。代表着暨南大学物理学系教学科研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学术影响力的日益提升。杨峤立副教授和佛罗里达大学Pierre Sikivie教授提出了暗物质是处于玻色爱因斯坦凝聚状态的轴子,对暗物质的本质作了崭新的诠释。轴子是一种理论上预测的新的基本粒子,现在还未被实验探测到,但是理论学家普遍认为其是一种非常有希望...
近日,中日合作西藏ASgamma实验团队利用我国西藏羊八井ASgamma实验阵列发现迄今为止最高能量的宇宙伽玛射线,这些宇宙伽玛射线来自蟹状星云方向,能量高达450 TeV(4.5×1014电子伏特)(见图1),比此前国际上正式发表的75TeV的最高能量高出5倍以上。这标志着超高能伽玛射线天文观测进入到100 TeV以上的观测能段。相关观测结果以First Detection of Photons...
近期,物理科学与核能工程学院耿立升教授团队及其国外合作者利用有效场论方法研究了欧洲核子中心LHCb合作组最近发现的3个五夸克粒子,发现这些粒子可以被解释成Dbar(*) Sigma_c(*)分子态,并在此基础上预言了Dbar(*) Sigma_c(*)另外四个子态,这里的Dbar(*),Sigma_c(*)分别为含反粲夸克的基态介子和含粲夸克的基态重子。研究成果6月21日以《Emergence o...
据6月20日科睿唯安最新发布的2018 Journal Citation Reports(SCI 期刊引证报告)统计,由中科院高能所、近物所和中国物理学会主办的Chinese Physics C 影响因子提升至5.861,创历史新高,在粒子物理和核物理学科排名均为第4位,在两个学科都晋升到Q1区。Chinese Physics C 在新一届主编委员会的带领以及主办单位的支持下,近两年来在国际化发展...
近日,全球加速器大会(简称IPAC)正式公布了2019年度Hogil Kim加速器奖获奖者名单。北京大学物理学院重离子物理研究所和核物理与核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颜学庆教授获得Hogil Kim加速器奖(全球每年一位),以表彰他提出激光稳相光压加速方法和建成1%能散激光加速器装置的重要贡献。这是Hogil Kim Prize奖项首次颁发给在中国工作的加速器物理工作者。按照惯例,颁奖仪式安排在每年举行的...
以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团队为主的LHCb中国组成员功不可没。夸克看不见、摸不着,从猜测到证实,本就是一场旷日持久的拉锯战。“新的研究利用了迄今为止LHCb探测器采集的所有数据,通过重新优化的事例选择条件,信号的接收效率又得到了显著提高。这次实验分析的数据有效统计量比2015年时几乎增加了一个数量级,在低统计量时无法观测到的细致结构清晰地显现出来,给予了人们新的惊喜。”五夸克态研究骨干、本次新发现主要...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