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物理学 >>> 高能物理学 >>> 基本粒子物理学 宇宙线物理学 粒子加速器物理学 高能物理实验 高能物理学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286-300 共查到知识要闻 高能物理学相关记录613条 . 查询时间(3.116 秒)
科睿唯安(Clarivate)最近公布了2018年全球高被引科学家名单,西安交大共4名教授入选。其中,能动学院郭烈锦院士、理学院丁书江教授、材料学院马伟教授三人入选交叉学科领域的高被引科学家名单,人居学院程海教授入选地球科学领域高被引科学家名单。
近日,南开大学李学潜教授应山东大学物理学院邀请,于中心校区量子报告厅举办了主题为“粒子物理宇宙学”的专场报告,简要介绍了粒子物理宇宙学的理论框架、重要实验和未来展望。物理学院副院长司宗国、学院李世渊教授及院党委副书记吴天柱出席报告会,物理学院百余名学生参加报告会。
日前,中科院理论物理研究所海外评审专家韩涛教授当选美国物理学会“粒子物理与场论”分部副主席,于2019年1月1日开始就任,并将于2021年就任主席,为美国物理学会服务4年的时间。
近期,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科研人员在兰州重离子加速器放射性束流线(HIRFL-RIBLL1)上开展了三倍位垒能区的丰质子核9C在Pb靶上的弹性散射实验,获得新进展。弹性散射是研究弱束缚的核结构及反应机制的有效方法之一,目前国际上对丰中子核在近库仑位垒能区的弹性散射有较多实验数据,但丰质子核和能量稍高的实验数据非常缺乏,近代物理所科研人员长期致力于此方面的研究工作。
2018年11月1日,科技部直属的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简称中信所)在北京召开“2018年中国科技论文统计结果发布会”,公布了入选2017年度“中国百篇最具影响国际学术论文”的名单,南京师范大学物科院武雷教授2017年发表于高能物理著名期刊INT J MOD PHYS A的一篇论文“Probing degenerate heavy Higgs bosons in NMSSM with vecto...
近日,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与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大学、中山大学等RIBLL合作组成员单位在兰州重离子加速器国家实验室(HIRFL)的放射性束流线(RIBLL1)终端合作开展了7Be+209Bi核反应机制实验研究。HIRFL-RIBLL1首次为实验提供了高品质的低能7Be次级束流,其束流强度和纯度均达到了国际同类装置的先进水平,提升了我国放射性束物理实验装置的国际竞争力。
2018年10月8日至12日,高海拔宇宙线观测站(LHAASO)合作组会议在西藏林芝成功举办,共有来自中科院以及国内高校共十九家单位的上百名科研人员与青年学生参会。会议由西藏大学宇宙线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和河北师范大学共同承办,西藏自治区物理学会和西藏自治区林芝市科学技术协会等单位协办。会议通过48场报告和相关讨论,从理论和实验的角度充分交流了国内合作单位所开展的涉及LHAASO项目的工程建设与科学研...
宇宙起源是现代物理学的基本科学问题。虽然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成功地描述了宇宙的演化,但是宇宙起源的时空奇点是需要量子力学来解释。因此,为了解释目前很多观测的宇宙现象,特别是早期宇宙起源,理论物理学家采用量子场论模型描述宇宙时空的性质,认为宇宙时空像是一种“凝聚态量子物质”,宇宙从大爆炸诞生、演化到现在,随着温度的降低,宇宙时空会经过一系列量子相变过程,这种相变会导致时空真空场的对称性破缺,而在宇宙中...
近日,我校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LHCb实验团队开展的双粲重子研究取得新进展,对2017年发现的双粲重子的寿命进行了首次测量,并发现了该粒子的一种新衰变模式。欧洲核子研究中心(CERN)的研究进展网页及LHCb实验主页分别在第一时间做了报道。这两项成果相继发表在物理学科国际权威期刊《物理评论快报》上。因为含有两个很重的粲夸克,物理学家预期双粲重子在很多方面与质子、中子存在较大差异,理解双粲重子的结构与...
中国科学家提出的高能环形正负电子对撞机(CEPC)旨在精确测量希格斯粒子的基本属性,并通过希格斯探索超出标准模型的新物理。CEPC团队在开展并完成加速器和探测器概念设计报告的同时,有序展开了各项关键技术的预研究。顶点探测器作为CEPC实验探测器中的核心器件,需要利用最前沿的硅像素探测器技术建造。在实现高位置分辨率、高读出速率、低功耗的同时,还应具备优异的抗辐照性能。自2014年起,在中国科学院高能...
2018年10月3日,提出“上帝粒子”的美国著名物理学家利昂·莱德曼(Leon Lederman)在美国爱达荷州逝世,享年96岁。莱德曼1922年出生于美国纽约,1943年从纽约城市学院化学专业毕业,1951年从哥伦比亚大学获得粒子物理学博士学位。
2018年9月21日,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研制的国内首台超导扭摆磁铁在合肥通过专家组测试验收。至此,高能同步辐射光源验证装置(HEPS-TF)插入件系统的研究工作顺利完成,同时标志着HEPS-TF工程完成全部工艺和设备研制任务。HEPS-TF插入件系统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低温永磁波荡器(CPMU)样机、超导扭摆磁铁(SCW)及其磁场测量系统的研制。
应南京师范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邀请,台湾清华大学耿朝强教授于2018年9月20日下午4时为我院师生以“The uniqueness of the standard model and beyond”为题作了精彩的报告,报告由物科院肖振军教授主持。报告在行健楼437报告厅准时举行, 全院相关教师和研究生参加了报告会。耿朝强教授在报告中首先给出粒子物理里描述强,弱和电磁相互作用的标...
近日,欧洲核子研究中心宣布,工作于大型强子对撞机上的ATLAS实验发现了希格斯粒子衰变到底夸克对的过程,这是国际上首次观测到希格斯粒子衰变到底夸克对的过程,也是自2012年发现希格斯粒子以来大型强子对撞机实验取得的又一项重要物理成果。ATLAS实验中国组在这一重大成果中做出重要直接贡献。
自宣布首次发现双粲重子后,LHCb实验协作组日前公布了双粲重子寿命的首次测量结果。由LHCb实验中国组主导的研究显示,双粲重子ΞCC++的寿命非常短,约为0.256皮秒(1皮秒=10-12秒)。寿命测量对研究粒子的物理性质有着重要意义,对该双粲重子寿命的精确测量不仅明确了双粲重子只能通过弱相互作用衰变这一重要性质,而且为进一步开展双粲重子的理论和实验研究提供了必要的输入参数。欧洲核子中心在其网站上...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