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物理学 >>> 应用物理学 >>>
搜索结果: 151-165 共查到知识要闻 应用物理学相关记录242条 . 查询时间(1.58 秒)
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自由电子激光研究团队在世界上首次实现了回声谐波型自由电子激光受激放大。该实验成果发表在最近一期的Nature Photonics上(Z.T. Zhao et al., Nature Photonics 6, 360 (2012)),并被选为封面文章。本期同时刊登了对项目负责人赵振堂研究员的专访,表明这一自由电子激光新原理实验验证方面的重要成果对当前及未来自由电子激光的发...
2012年6月1日,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自由电子激光研究团队在世界上首次实现回声谐波型自由电子激光受激放大的实验成果发表在最近一期的Nature Photonics上(Z.T. Zhao et al., Nature Photonics 6, 360 (2012)),并被选为封面文章。本期同时刊登了对项目负责人赵振堂研究员的专访,表明这一自由电子激光新原理实验验证方面的重要成果对当前及未来...
超导电性是物质在较低温度下呈现出的一种宏观量子现象。通过施加外界压力或磁场可以改变超导体的超导温度,甚至可以完全抑制超导体的超导电性或使某些不超导的物质出现超导电性。定性的来讲,物质超导电性是由其晶体结构、电荷、轨道和自旋的状态及其相互作用所决定的,而这些因素对超导电性的影响可以通过外部参数的改变(如施加压力、磁场或化学成分的调整等)进行调控。其中,压力是一种有效的调控方法。它的独特之处在于不用改...
据国外媒体报道,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应用物理学实验室科学家近日设计了一种名为“星际列车”发射系统,该系统利用一条长约1000英里(约合1609公里)的真空管道和一条超导电缆将磁悬浮列车送往低地轨道。研究人员认为,这种技术不仅仅可以实现,而且实现成本也要远远低于火箭成本。
中科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在长期开展自由电子激光物理和实验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中等能量电子束团驱动的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振荡器的概念。相关研究成果于近日在《物理评论快报》(Phys. Rev. Lett 108, 034802 (2012))上发表。
在中国科学院外籍青年科学家项目(2009YA1-1)和国家科技部“973”项目(2007CB936000)的支持下,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物理生物学实验室外籍青年科学家Daniel Czajkowsky在多聚化Fc-融合蛋白研究和蛋白质与固体表面相互作用机理研究中取得新进展。
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的上海深紫外自由电子激光实验装置(SDUV-FEL)于近日完成了一项新的自由电子激光实验,在国际上率先实现了大范围连续调谐的HGHG自由电子激光放大。
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物理生物学实验室的樊春海与黄庆课题组合作发展了两种新型的纳米载运体系。他们将具有免疫刺激效用的CpG寡核苷酸药物偶联到纳米结构上,可以有效被哺乳动物免疫细胞摄取,并刺激后者产生免疫反应而释放细胞因子。相关论文已于近日发表于纳米领域杂志ACS Nano(2011, 5, 8783-8789)上。
量子点是一种具有卓越荧光性能的新型纳米材料,在生物医学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然而,如何解决量子点,特别是发光效率最高的镉系量子点的生物相容性问题,成为这种纳米材料临床应用的瓶颈问题,其研究受到广泛关注。
近期,中科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物理生物学实验室樊春海、李迪、黄庆课题组的研究人员合作,在金纳米粒子的催化研究领域取得了系列进展。相关论文已发表在国际著名刊物Angew. Chem. Int. Ed.和ACS nano上。
近日我校特聘教授、校友王晓钢博士当选“美国物理学会会士”(American Physical Society, APS Fellow),在美国物理学会等离子体物理分会第53届年会上接受了会士证书和证章。该学会每年从全体会员(包括外籍)中推选出不超过0.5%的具有独创性研究成果、对物理学有突出贡献者授予该项称号。1990年代起,在我国内地工作的物理学家如蔡诗东院士(中科院物理所,1991)、...
2011年11月29日,从《德国应用化学》杂志(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 )(IF=12.73)传来喜讯,中国科学院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唐淳研究组的一年级博士研究生刘主同学的文章《Noncovalent Dimerization of Ubiquitin》被选为hot paper,该文章已经在网上发表。
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物理学家、教育家赵景员教授因病医治无效,于2011年9月21日5时16分在天津逝世,享年94岁。
9月21日,199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美国斯坦福大学教授道格拉斯·奥谢罗夫来到南开大学,并受聘客座教授,成为加盟南开的第8位诺奖得主。
2011年8月15日—8月20日,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代表我校参加了2011年中国大学生物理学术竞赛。经过4天5轮的激烈比赛,我校代表队最终取得了二等奖的优异成绩。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