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物理学 >>> 应用物理学 >>>
搜索结果: 31-45 共查到知识要闻 应用物理学相关记录242条 . 查询时间(2.512 秒)
2019年3月14日,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SINAP)徐洪杰研究员带领科技团队访问了澳大利亚核科学与技术组织(ANSTO),并与ANSTO组织代表、首席执行官(CEO)Adi Paterson签署合作备忘录。 在澳期间,SINAP与ANSTO的科技团队举行了双边技术交流会,就各自的学科发展规划进行了介绍,并在原有合作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双边科技合作方面达成一致意见。会后,徐洪杰研究员与Adi...
近日,国际纯粹与应用物理联合会Physics(简称IUPAP)正式公布了2019年度青年科学家奖获奖者名单,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和核物理与核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杨晓菲研究员入选核物理领域(C12)青年科学家,以表彰她在高精度激光核谱技术以及不稳定原子核基本性质和结构研究方面的杰出贡献。按照惯例,颁奖仪式安排在每三年一次的国际核物理大会(INPC2019,Jul.29-Aug.2,UK)上举行(详见htt...
近日,福州大学物信学院16级本科生郑日华同学以第一作者身份,夏岩教授为通讯作者,福州大学为第一单位在国际顶尖期刊,中科院分区二区刊物《Annalen der Physik》(《物理年鉴》)发表两篇论文:《Complete and Nondestructive Atomic Bell-State Analysis Assisted by Inverse Engineering》(《基于逆向构建的完备...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潘建伟教授及同事陈帅、邓友金等与北京大学刘雄军、维也纳工业大学、卡尔加里大学的合作者们,在超冷原子拓扑量子体系的实验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他们用量子淬火动力学方法在人工合成的二维自旋轨道耦合超冷原子体系中得到了直接判断体系拓扑的动力学判据,并据此精确测定了体系的拓扑相图。相关研究成果于12月18日在线发表在国际权威学术期刊《物理评论快报》上[https://doi.org/10.11...
科睿唯安(Clarivate)最近公布了2018年全球高被引科学家名单,西安交大共4名教授入选。其中,能动学院郭烈锦院士、理学院丁书江教授、材料学院马伟教授三人入选交叉学科领域的高被引科学家名单,人居学院程海教授入选地球科学领域高被引科学家名单。
科睿唯安(Clarivate)最近公布了2018年全球高被引科学家名单,西安交大共4名教授入选。其中,能动学院郭烈锦院士、理学院丁书江教授、材料学院马伟教授三人入选交叉学科领域的高被引科学家名单,人居学院程海教授入选地球科学领域高被引科学家名单。
近日,物理学院马余强教授课题组在DNA纳米材料与细胞相互作用方面取得重要进展,最新研究成果以“DNA Nanostructure-Programmed Like-Charge Attraction at the Cell-Membrane Interface”为题发表在美国化学会旗舰期刊ACS Central Science上(DOI:10.1021/acscentsci.8b00383)。该工作...
近日,东北大学机械工程与自动化学院马树军课题组在微器件领域取得重要进展,研究论文“The dynamic characteristics of micro-diaphragms subjected tothermal stress when coupled with a fluid”在美国物理联合会(American Institute of Physics)旗下的国际应用物理类著名权威学术期刊J...
近日,中国科学院大学(以下简称“国科大”)2013届博士毕业生赵杰(培养单位: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喜获“TheLee Grodzins Postdoctoral Award”。该奖项由麻省理工学院(MIT)的核科学实验室(LNS)和物理系设立,为了表彰博士后在实验核和粒子物理领域原创和独特工作的重要性(http://web.mit.edu/lns/news/Lee_GRODZINS_prize/...
近日,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所核物理研究室与中科院近代物理研究所、中国原子能科学院等合作,在兰州重离子加速器装置放射性束流线(RIBLL)上开展的丰质子核β缓发衰变实验测量中,观测到22Mg(镁22)在14.044 MeV的同位旋相似态(IAS态)存在明确的2He(氦2)集团双质子发射现象。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物理快报B》上。放射性是不稳定原子核的重要特性之一。常见的衰变方式有α、β、γ衰变等,而...
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纳米科技重点专项项目“精确自组装纳米标记分析方法在前列腺癌早期检测与预后中的应用研究”的支持下,中国科学院应用物理研究所樊春海团队在发展精确自组装的框架核酸并应用于生物分子界面调控,发展高灵敏生物传感检测和活细胞分析等方面开展了深入研究,提出了一种框架核酸诱导的团簇预水解策略,将经典Stöber硅化学引入DNA结构体系,成功实现了精确可控的DNA-二氧化硅固态纳米结构的...
仿生纳米孔道结构的设计与构建目前已成为一个研究热点,并且为生物分析、合成化学和限域催化等提供了新的可能。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樊春海、亚利桑那州立大学教授颜颢等合作提出了一种框架核酸诱导的团簇预水解策略,将经典硅化学引入DNA结构体系,成功实现了精确可控的DNA——二氧化硅固态纳米结构的制备。该研究工作以Complex silica composite nanomaterials te...
北京大学应用物理与技术研究中心高能量密度物质性质研究团队康炜副教授、贺贤土院士、张平研究员带领中心博士生莫崇杰找到了一个采用含时密度泛函理论(TDDFT)微扰形式计算温稠密物质XRTS谱的第一性原理方法,并首次应用于电子温度的预测。该方法抛弃了传统上不精确的茅原分解模型,通过TDDFT的微扰形式,直接预测温稠密物质的XRTS谱。采用该方法,他们发现在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XFEL)等容加热铝箔的实验...
近日,理学院应用物理系金成教授与美国学者共同撰写的著作《阿秒和强场物理:原理与应用》(Attosecond and Strong-Field Physics: Principles and Applications)由英国剑桥大学出版社(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正式出版(www.cambridge.org/9781107197763)。该著作的合作单位为美国堪萨斯州立...
2018年5月14日,复旦大学化学系青年研究员刘建伟应王化斌研究员邀请访问重庆研究院。来访期间, 刘建伟研究员作了题为“生物单分子荧光成像研究”的学术报告。刘建伟研究员首先概述了单分子FRET技术的发展背景及基本理论;接着重点阐释了几种典型蛋白质的构象-功能动力学过程;而后介绍了新建立的蛋白质构象动力学分析方法以及新发展的单分子共定位成像的生物分子检测技术;最后生动并细致地解答了与会人员的提问。会...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