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生物学 >>> 植物学 >>> 植物发育学 >>>
搜索结果: 136-150 共查到知识要闻 植物发育学相关记录484条 . 查询时间(2.916 秒)
光信号作为重要的环境信号影响着幼苗的形态建成,油菜素内酯是众多植物激素中调控幼苗形态建成最典型的植物激素,光信号与油菜素内酯信号在幼苗的形态建成中存在着紧密的交互作用,然而其具体的分子机制还不是很清楚。
为了进一步研究JcFT和JcLFY两个关键基因的功能冗余性和上下游关系,JcFT-OE、JcFT-RNAi、JcLFY-OE和JcLFY-silenced转基因植株被用于解析蛋白运输性和遗传关系。结果表明JcFT可以通过嫁接运输方式不同程度地促进野生型和JcLFY-silenced植株在1-2个月内早花。JcFT-OE × JcLFY-silenced的杂交F1代成功遗传了母本早花和父本异常花器官...
禾谷类作物的胚乳是人类粮食和动物饲料的最主要来源,同时也为工业产品提供了大量原材料。禾谷类作物胚乳发育和营养物质累积与粮食的产量和品质直接相关,其分子机制研究一直是国际植物发育生物学领域中的重要课题,对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人民身体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2022年3月11日,Genome Biology在线发表了华中农业大学玉米团队题为“DNA demethylation affects imprinted gene expression in maize endosperm”的研究论文。该研究揭示了DNA去甲基化酶影响籽粒发育相关基因表达的生物学功能及相关机制,为玉米籽粒产量的遗传改良提供了重要理论支撑。
2022年3月9日,国际遗传学期刊PLoS Genetics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光合与环境生物学实验室蔡伟明研究组题为“The nitrate-inducible NAC transcription factor NAC056 controls nitrate assimilation and promotes lateral root growth in Arabidop...
植物体内阴离子的跨膜转运参与细胞信号转导和膨压调控,在生长发育和逆境响应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ALMT家族蛋白是植物所特有的一类新型阴离子通道,参与调控气孔运动、果实酸度、种子发育、根系抗铝毒等生物学过程(图A)。其中,ALMT12参与控制气孔关闭,其具快型 (R-type)阴离子通道特征,故又名快阴离子通道QUAC1。研究成果于2022年3月2日以标题为“Cryo-EM structu...
种子既是植物繁殖延续的载体,也是人类粮食的主要来源。种子发育及其储藏物质累积的分子调控机理一直是植物学、农学和种子生物学研究的核心内容之一。近年来,人们已经鉴别了大量控制种子发育的关键基因和调控因子,但关于这些关键因子是如何在种子中被特异被激活的,从而参与种子发育和储藏物质累积,其分子机制尚不十分清楚。DNA甲基化作为一种重要的表观修饰,主要参与转座子沉默和基因的表达调控,在植物生长发育中发挥着重...
2022年2月22日,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葫芦科蔬菜遗传育种创新团队和蔬菜功能基因组创新团队合作在黄瓜果刺生长发育调控研究上取得重要进展。该研究通过基因编辑和转基因验证了NS基因调控黄瓜果实多刺这一重要外观品质性状,完善了果刺生长发育的调控途径。相关研究结果以 “NS encodes an auxin transporter that regulates the ‘numerous spi...
2022年2月8日,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分子设计育种团队在大白菜结球的转录调控方面取得新进展。该研究通过大规模时序转录组分析发现了大白菜叶球发育过程中存在以转录重编程为特征的结球转变期,并揭示了植物激素乙烯在大白菜结球发育中的特殊调控作用。相关内容以“A cluster of transcripts identifies a transition stage initiating leaf...
减数分裂是有性生殖生物配子产生和世代交替的核心事件。减数分裂起始是细胞有丝分裂向减数分裂的转变,标志着生物体从营养生长向生殖生长的转变。氮素是植物必需的大量元素,是植物生长发育和农作物产量形成的重要限制因子。氮缺陷往往会导致植物育性降低,但对其分子机制却知之甚少。
春天,种子发出的嫩芽能够以柔克刚破土而出,让不少人惊叹生命的力量。研究发现,嫩芽顶端的弯钩是其成功出土的关键所在。然而,顶端弯钩的形成机制却困扰了科学家100多年。“《科学-进展》近日报道了我们关于植物顶端弯钩形成机制的研究成果,我们成功揭示了植物嫩芽顶端弯钩的发育形成机制,系统解答了这一悬而未决的问题。”1月18日,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研究员李传友告诉科技日报记者。
2021年11月23日,国际知名期刊New Phytologist在线发表了浙江大学蔬菜研究所卢钢教授课题组与德国海德堡大学赵心爱博士合作题为“Phytochrome Interacting Factor 3 regulates pollen mitotic division through auxin signaling and sugar metabolism pathways in toma...
中国农业大学生物学院生命科学研究进展报告(八)。报告题目:高等植物组蛋白甲基化动态调控的分子机理及功能。报告人:曹晓风 院士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研究员。报告时间:2021-11-10(周三)下午14:00-16:00。报告地点:生命科学研究中心大报告厅。
喉毛花属 Comastoma (Wettstein) Toyokuni,因在花冠裂片的基部有白色流苏状副花冠而得名,隶属于龙胆科 Gentianaceae獐牙菜亚族subtribe Swertiinae。本属约15种,分布于亚洲、欧洲及北美洲,其中我国有11种,产西南、西北及北部等地区。作为植物区系起源和演化的重要中心之一,喉毛花属的物种分化也与青藏高原的地质历史、地理环境密切相关。
植物功能性状通常表现出明显的纬度和海拔等空间趋势。研究表明环境因子、植物其他功能性状及系统发育保守性对这一趋势具有不同程度的解释度,而由于方法的局限性,鲜有研究系统解析主要影响因子的相对贡献度。例如,研究期望给出每个解释变量对目标性状变异的解释度(R2),当使用系统发育相关模型或混合模型时,由于协变量的存在和因子间不独立等情况,推算协变量和相关变量的相对贡献面临挑战。这直接阻碍了对如“目标性状的变...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