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生物学 >>> 动物学 >>> 动物生物物理学 >>>
搜索结果: 31-38 共查到知识要闻 动物生物物理学相关记录38条 . 查询时间(5.425 秒)
端粒(Telomere)是染色体末端的重复DNA序列,组成为(TTAGGG)n,在人细胞中长度约为几千到一两万碱基对,它防止细胞将天然染色体末端识别为染色体断裂,起着保护和稳定染色体的作用。在细胞分裂过程中,由于DNA的半保留复制是不完全的复制,每一次DNA复制后染色体末端要丢失一段端粒DNA序列。如果没有补偿,端粒会随着细胞分裂变得越来越短。当端粒变得太短时,细胞将失去分裂能力。端粒长度的维持是...
副鳅属(Homatula)隶属于鲤形目条鳅科。身体延长,尾柄上下具有特殊的软鳍褶结构,尾鳍形状多为圆形、平截形或微凹形。该属鱼类为中国特有,广泛分布于青藏高原以东的渭河、长江、南盘江、澜沧江和怒江等流域。目前,该属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分类学研究,分子系统发育及生物地理的研究仍然是空白。
2012年9月28日,应遗传资源与进化国家重点实验室兽类生态与进化学科组蒋学龙研究员的邀请,尼泊尔Tribhuvan大学的Mukesh K. Chalise教授到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进行学术交流,并作了题为Advances on Mammal Studies in Nepal的精彩学术报告。
2012年4月10日,国际知名学术期刊《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在线发表了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吴政星教授和中科院生物物理所徐涛教授两个研究组的研究成果《感觉信号调控线虫进食行为的一个中枢交互抑制神经回路的解析》(“Dissecting a central flip-flop circuit that integrates contradictory sensory ...
解释合作行为的演化过程或合作系统稳定性维持机制一直是生物学家、社会学家以及经济学家试图解决的重要范畴之一。基于均衡、对称性思想而发展起来的亲选择理论、互惠选择理论以及群选择等经典理论认为合作双方由于亲缘关系、利益互惠或群体间的竞争,选择合作策略将是参与双方的优势策略。克拉夫奖获得者(诺贝尔奖委员会授予生态与环境科学最高奖)John Maynard Smith证明了上述理论事实就是证明了合作双方将形...
为了促进科技成果的转移转化工作,使科技成果更好的服务于国家及地方经济,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生物产业化中心5月1日在昆明成立,并与首批合作的三家企业签订合作协议。
应秉志论坛的邀请,2010年4月10日至16日,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Ward Wheeler教授对中科院动物研究所进行学术访问并受聘为秉志论坛教授。
蝙蝠是夜行性动物。食虫蝙蝠主要用回声定位来确定方位,捕捉昆虫,眼睛退化,甚至之前人们认为蝙蝠是瞎子,这个是大家所熟悉的。旧大陆果蝠并没有回声定位能力(除了果蝠属有回声定位,但一般只用于进入山洞后的巢穴定位),它们主要依赖视觉和嗅觉来寻找食物,眼睛很发达。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分子进化基因组张亚平院士及其博士生沈永义克隆了控制形成视网膜上视杆细胞(主导暗视觉,相对于视锥细胞的色视觉)暗视觉感受器的...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