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生物学 >>> 动物学 >>> 动物生物化学 >>>
搜索结果: 46-60 共查到知识要闻 动物生物化学相关记录77条 . 查询时间(1.797 秒)
地球上毒性最强的动物不是蛇、蜘蛛或蝎子;而是一种螺,确切地说是芋螺。芋螺属包括大量拥有各种不同毒液的海螺。在2015年1月20日在线发表于美国《国家科学院学报》的文章中,研究人员报告了这种动物“武器装备”的一种特别有趣的补充:胰岛素。
Wnt信号通路普遍存在于多细胞真核生物中,与早期胚胎发育和肿瘤的发生等密切相关。经典Wnt信号通路的激活最终是通过其下游效应因子β-catenin的入核而启动其靶基因表达的,对β-catenin稳定性的调节是调控Wnt信号活性的重要途径之一。
回声定位是一种基于听觉能力的特殊感觉机制。具有回声定位能力的动物利用回声定位进行导航、搜索食物和躲避障碍物等,从而对它们的生存和繁殖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尽管人们已经在动物行为学和生理学等方面对回声定位进行了研究,但是对其产生的分子机制却知之甚少。
反鸟(Enantiornithes)是一支已经灭绝的原始鸟类,是中生代数量与种类最多的初鸟类。据初步统计,仅我国东北早白垩世热河生物群中已命名了近27个种,然而有关种类之间的对比研究非常少见,高阶分类单元之间的关系仍旧不明。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王敏博士等记述了辽宁建昌早白垩世湖相地层九佛堂组反鸟类的两个新属种:马氏副渤海鸟(Parabohaiornis martini)和库氏长爪鸟(...
科学家解释斑马为何有条纹     斑马  条纹  表皮       2014/4/30
斑马身上黑白相间的条纹已经困扰了科学家近150年的时间。研究者为此提出了多种可能性,一些人认为当一群斑马飞奔时,身上的条纹能令捕食者眼花缭乱,分散其注意力;也有人认为条纹使斑马免受苍蝇叮咬之苦。利用电脑测试,第一种假设得到了证实——人们很难在电脑上捕捉移动中的有条纹的物体;而第二种假设也有依据,研究表明对于条纹状和单一颜色的表皮,苍蝇更愿意“光临”后者。
系统发育基因组学研究,主要是利用基因组/转录组数据和基因组学方法解决重要类群的进化关系,从而揭示物种起源与分化以及多样性形成机制等重要问题。与传统的系统发育研究相比,系统发育基因组学具有信息量大、结果可靠的优点。但是在这个新兴的领域,研究方法的发展严重滞后于数据量的爆炸式增长。传统的方法在处理成千上万个基因数据时运算较慢,存在难以克服的系统误差(如速率异质性)。为此,科研人员新提出了“一个基因一个...
天然免疫存在于所有的多细胞生物中,是机体抵抗病原微生物的第一道防线。机体对病原微生物的天然免疫反应涉及到多基因多层次的转录、翻译和翻译后调控的复杂过程。果蝇在受到病原微生物感染时,会通过激活天然免疫信号途径分泌许多抗菌肽分子,这些分子分泌到血淋巴细胞后能杀死入侵的病原微生物。Toll信号通路是目前了解最多的果蝇抗菌肽产生的一条信号通路,但其具体分子调节机制仍不完全清楚。
近日,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强磁场科学中心田长麟研究组和合肥工业大学李宜民研究组合作应用酰肼化学连接法有效合成了全长的动物毒素蛋白Mambalgin-1,并用液体核磁共振对其进行了三维溶液结构解析,用电生理的方法验证了其对人源ASIC1a通道的抑制作用。动物毒素能特异性的靶向多种受体和离子通道,它们是研究离子通道结构功能关系、门控机制和组织定位的重要药理学工具。其中有一些多肽毒素已经经过临床...
科学家长期以来一直认为人类是从海绵动物进化来的,但是新的基因研究显示,水母状动物可能才是为人类进化过程开启第一扇门的生物体。
在生物的多个“复杂性等级”(levels of complexity)中,真核细胞是其中重要的一级。从原核细胞(生物)进化出真核细胞(生物)是生物进化史上最重要的跨越之一。在这一宏进化过程中,作为生命活动的最重要执行者的生物大分子——蛋白质,其原子组成和功能基团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对这一问题的探讨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进化生物学意义。
2013年3月28日,中科院动物研究所举行2013年度首场秉志论坛,主讲人谢晓亮教授作了题为Life at the single molecule level的精彩学术报告。动物研究所副所长魏辅文主持会议,并向谢晓亮博教授颁发了秉志论坛讲座教授聘书。
神经系统是人类区别于其他物种最显著的特征之一。相对于其他物种,人类的大脑高度发达,主要体现在全脑容量的变化。如人类的大脑容量是旧大陆猴-如猕猴脑容量的20.6倍,长臂猿的14.4倍,与人类亲缘关系最近的灵长类-黑猩猩的4.3倍。
蛙类的繁殖行为具有明显的季节性。春季,雄性进入繁殖季节,开始大声鸣叫,以争夺配偶和领地。此时,雌性的听觉系统需要处理各种复杂的鸣声信号,例如,雌性仙琴蛙(Emei music frog, Babina daunchina)可根据鸣声的结构特点判断鸣声是否从洞穴中发出;冬季,蛙类进入冬眠,无需处理复杂的声音信号,此时最重要的是节约能量过冬。由此可推测:蛙类可能在冬季降低听觉系统的敏感性,以节约能量过...
2012年9月25日,国际学术期刊《自然—通讯》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单革教授实验室的研究论文Escherichia coli noncoding RNAs can affect gene expression and physiology of Caenorhabditis elegans(大肠杆菌非编码RNA影响秀丽线虫基因表达与生理状态)。该文对非编码RNA可能具有的物种间的...
棉铃虫和烟青虫是我国重要的农业害虫。棉铃虫是典型的多食性昆虫,取食至少40科200余种植物, 包括棉花、小麦、玉米、番茄、花生、烟草等农作物;而烟青虫是寡食性昆虫,仅取食同属于茄科的烟草、辣椒及酸浆属的数种植物。两种蛾子均具有在寄主植物上单粒分散产卵的习性。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