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生物学 >>> 动物学 >>> 动物分类学 >>>
搜索结果: 31-45 共查到知识要闻 动物分类学相关记录111条 . 查询时间(3.147 秒)
为了探讨扁萤类萤火虫及其生物荧光进化的遗传基础,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所进化基因组学与基因起源研究组的萤火虫研究团队以云南扁萤作为代表种,于2019解析了其线粒体基因组并以此探讨了该属的系统发育地位(Chen et al., 2019, Molecular Phylogenetics and Evolution),克隆并分析了其荧光酶特征(Liu et al., 2019, Photochemistr...
近日,国际著名动物学期刊Zoological Journal of the Linnean Society(《林奈学会动物学杂志》)在线发表了中科院海洋所海洋生物分类与系统演化研究最新成果。科研人员采用形态分类学与分子系统学方法,对采自西太平洋雅浦海沟和马里亚纳海沟附近四座海山中的十足目铠甲虾类(squat lobster)两个总科的物种进行了研究,发现并描述了11个新物种,分别是雅浦似折尾虾Ur...
环蛇属Bungarus物种隶属于眼镜蛇科Elapidae,为著名的神经毒类剧毒蛇。银环蛇为中国境内单位毒性最强的陆生毒蛇,被其咬伤者若未得到及时治疗,死亡率极高。同时,银环蛇在我国南方还是造成蛇伤较多的蛇类之一。近日,一支以中国学者为主的研究团队在国际著名分类学期刊Zookeys上发表对我国银环蛇物种进行厘定的文章并描述了一种以前未被发现的剧毒蛇——素贞环蛇Bungarus suzhenae Ch...
据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及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等单位研究人员组成的团队,在云南盈江发现一剧毒蛇新种——素贞环蛇。这是中国学者首次对环蛇属物种进行命名。相关研究成果于近日发表在国际著名分类学期刊Zookeys上。
高黎贡山位于云南省西部,是青藏高原东南部向云南省的延伸。该地区生物多样性丰富,特有性高。近年来在不断发现两栖动物新种,就角蟾科Megophryidae而言,就有腾冲拟髭蟾Leptobrachium tengchongense、腾冲掌突蟾Leptobrachella tengchongensis、腾冲齿突蟾Scutiger tengchongensis等物种。角蟾属Megophrys隶属于角蟾科Me...
高鲮属 Altigena Burton 1934是一类分布于中国和东南亚地区的底栖性大中型鱼类,属于鲤科Cyprinidae,野鲮亚科Labeoninae。Kottelat(2007)根据Yang et al.(2012)的分子结果对孟加拉鲮属Bangana进行修订,将高鲮属从中划分出来,并重新定义了该属的属级特征;后续有学者通过对广义孟加拉鲮属Bangana sensu lato的研究,支持高鲮...
来自我国西北大学的科研团队正依托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研发“猴脸识别技术”,用于识别秦岭地区的数千只川金丝猴。与人脸识别技术相似,猴脸识别技术通过提取金丝猴面部特征信息,建立秦岭金丝猴个体的身份信息库,最终扫描、比对、识别。“猴脸识别技术完全成熟后,我们可将其装在野外布设的红外相机中,系统可自动认猴、命名,搜集它们的行为。”研究团队成员张河说。
2021年1月17日,版纳植物园工作人员在版纳植物园曼安公寓观察和拍摄到三只斑姬地鸠(Geopelia striata),为中国鸟类新纪录。拍摄到的鸟上体以棕灰色为主,具有几道黑色的横纹,喙及脸部呈浅灰色,尾部较细长,经查阅《中国鸟类野外手册》、《云南鸟类志》、《中国鸟类分类与分布名录 (第三版)》及《中国观鸟年报-中国鸟类名录8.0》等资料发现其特征明显有别于在中国记录到的任何鸟种。查阅《世界鸟...
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工作人员日前在植物园曼安公寓观察拍摄到三只斑姬地鸠,为中国鸟类新纪录。据介绍,工作人员拍摄到的鸟上体以棕灰色为主,具有几道黑色的横纹,喙及脸部呈浅灰色,尾部较细长。经查阅《中国鸟类野外手册》《云南鸟类志》《中国鸟类分类与分布名录(第三版)》及《中国观鸟年报-中国鸟类名录8.0》等资料发现,其特征明显有别于在中国记录到的任何鸟种。后查阅《世界鸟类手册》并与书中所记述的斑姬...
2021年1月19日,浙江省丽水市生态环境局发布消息称,近日,丽水市百山祖国家公园发现两栖纲角蟾科新物种1个,命名为百山祖角蟾(Megohprys baishanzuensis),相关论文已经在国际动物分类学权威期刊《ZooKeys》杂志发表。
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2021年1月15日发布消息称,该所蒋学龙课题组与安徽师范大学合作,在青藏高原发现美洲鼹族新属、新种——高山鼹属墨脱鼹。其为美洲鼹族已知分布海拔的最高纪录。美洲鼹族隶属于哺乳纲鼹科,现生共4属6种。除甘肃鼹零星分布在中国中部甘肃、陕西等地外,其余物种全部分布于北美。但化石记录显示,美洲鼹族曾广布北美和欧亚大陆,包含至少14个属。目前美洲鼹的起源地尚未确定,但中新世该类群至少...
近日,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蒋学龙课题组与安徽师范大学合作在鼹科分类与系统演化中取得重要进展,研究成果以 Morphology and phylogeny of scalopine moles (Eulipotyphla: Talpidae: Scalopini) from the eastern Himalayas, with descriptions of a new genus and s...
灌树蛙属Raorchestes由Biju等学者于2010年建立,隶属于树蛙科Rhacophoridae,该属物种的体型较小,体长15-45mm,常栖息于灌木丛中,繁殖方式为直接发育,即蝌蚪在卵内完成变态过程,直接孵化出幼蛙。灌树蛙属包含68个物种,其中超过80%的物种分布于印度(尤其是西高止山脉),此外还分布于尼泊尔、缅甸、泰国、老挝、越南、柬埔寨、马来西亚,以及我国的云南(3种)和西藏(1种)。...
中国科学院科学传播局近日发布了2020年中国科学院出版基金中文科技期刊择优支持名单,由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和中国动物学会兽类学分会主办的《兽类学报》获得择优支持。
近日,中国科学院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李松海研究团队在《Integrative Zoology》期刊在线发表研究论文,题为“First live sighting of Deraniyagala's beaked whale (Mesoplodon hotaula Deraniyagala, 1963) or ginkgo‐toothed beaked whale (Mesoplodon gingk...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