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生物学 >>> 微生物学 >>> 真菌学 >>>
搜索结果: 151-165 共查到知识要闻 真菌学相关记录352条 . 查询时间(2.531 秒)
2021年12月22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奶产品质量与风险评估科技创新团队在生乳加工与奶制品安全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研究发现生乳菌落总数和热处理温度可影响乳制品的内毒素含量。该研究为完善乳制品安全指标和进一步提高生乳与乳制品质量风险评估水平提供了指导。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国际食品研究(Food Research International)》杂志上。
柑橘是世界上最大宗水果,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柑橘生产和消费国。枯梢,流胶、腐烂、溃疡和开裂是我国柑橘上常见的枝干病害,但对诱发其发生的病原菌种类一直缺少系统性研究,以往其病原被简单地归咎于树脂病(Diaporthe citri)和炭疽病(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实际并非如此。2017-2020年,浙江大学农学院李红叶教授课题组从我国柑橘主产区广泛收集枝干病害样...
近日,杭州医学院基础医学与法医学院蒋侃侃老师带领的创新创业团队在杂志《Bioresource Technology》上发表了题为“An integrated biorefinery process for co-production of xylose and glucose using maleic acid as efficient catalyst”的研究论文,杂志为JCR分区一区,影响因子...
隆冬时节,福建农林大学菌草科学与技术研究院外,一排排3米多高的绿草摇曳风中,长势喜人,生机勃勃。“这草是菌草类别中的一个品种。虽然没有树挺拔,没有花香,但能培育出山珍。”福建农林大学教授、国家菌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首席科学家林占熺这样给记者介绍。菌草能用于培养食药用菌、防风治沙、作畜牧饲料、做板材造纸……说到菌草的用途之广,林占熺打开了话匣子。今年是林占熺与菌草结缘的第51个年头,他的大半辈子,都在...
在森林土壤中,木材分解真菌、枯枝落叶分解真菌和外生菌根真菌形成错综复杂的菌丝网络。作为有机物的分解者,腐生真菌对森林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作为植物的共生伙伴,外生菌根真菌可以将植物光合作用合成的碳水化合物转移到土壤微生物群落中,供微生物利用。研究腐生真菌和共生真菌在碳源、氮源获取和有机质降解方面的异同,将有助于认识生态系统中不同营养类型真菌参与的生态过程和功能。牛肝菌目是...
2021年9月28日,华中农业大学植物科学技术学院边银丙教授领衔的应用真菌研究团队在Journal of Advanced Research(2020 IF=10.479)上在线发表了题为“Population genomics provides insights into the genetic basis of adaptive evolution in the mushroom-formin...
根据《安贝氏菌物词典》第10版的分类系统,小菇科隶属于担子菌门蘑菇纲蘑菇目,包含11个属:赤小菇属、胶孔菌属、扇形小菇属、半小菇属、小菇属、扇菇属、脂小菇属、黏柄小菇属、元蘑属、幕府菇属和干脐菇属,全世界约有800种,中国有10属(仅扇形小菇属未见分布)120余种。在全国2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调查、采集标本的基础上,本书记载和描述了中国小菇科真菌104 种(变种),包括9个新种、1 个新组合和...
2021年10月30日,上海自然博物馆开展“与科学家面对面”品牌教育活动,今年活动以“身边的生物多样性”为主题,邀请了包括科研院所、高校、自然教育机构在内的13家单位共计30位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受到中国新闻网、新民晚报、上观视频等多家新闻媒体的关注。我所作为唯一连续受邀的科普团队,第四次参加了该活动。
2021年9月16日,助力乡村振兴大型纪录片《蘑菇的荣耀》在安惠生物科技园举行开机仪式。中国菌物学会理事长郭良栋,上海农科院食用菌研究所所长张劲松,福建农科院食用菌研究所教授、福建省食用菌学会理事长王泽生,上海农科院食用菌研究所良种创新与繁育研究室主任尚晓冬,中国菌物学会菌文化分会会长韩省华,江苏安惠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陈惠等出席活动。
近期,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王二涛研究组揭示植物磷信号网络控制菌根共生的分子机制,相关成果以A Phosphate Starvation Response (PHR)-centered network regulates mycorrhizal symbiosis为题,作为封面论文于2021年10月12日发表在《细胞》上。磷元素是植物体的重要组成成分,参与植物体内众多酶促反应及信号转导...
2021年10月12日记者获悉,中国工程院院士李玉团队与浙江省丽水市庆元县食用菌科研中心在百山祖国家公园发现全球大型真菌新物种——近蓝紫丝膜菌。新物种论文近日在国际权威期刊《PeerJ》发表。百山祖国家公园位于丽水龙泉、庆元、景宁三地交界地区,具有典型的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生态系统。植被保存完整、生物多样性丰富、珍稀濒危物种集聚度高等特征,使其成为华东地区重要的基因宝库。
2021年9月25日,江苏省农业科学院质量安全所史建荣研究员主持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战略性国际科技创新合作重点专项“粮食产业链中真菌毒素等污染物监测预警及防控关键技术的集成与应用”玉米真菌毒素防控现场观摩会在安徽宿州召开。安徽农业大学植保学院丁克坚教授、陈莉教授,安徽省玉米产业体系首席科学家、安徽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马庆教授,宿州市植保站站长马书芳高级农艺师、项目承担单位专家以及当地种植大户等30余...
2021年9月27日,Nucleic Acids Research在线发表了农学院马忠华团队题为“Fusarium BP1 is a reader of H3K27 methylation”的研究论文。该研究发现了一个新的组蛋白H3K27me3阅读器BP1,并揭示了BP1参与调控病菌生长和致病的机制,为真菌病害防控提供了新的潜在药靶。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研究员王晓雪团队建立了一种不依赖于噬菌体基因序列相似性的原噬菌体de novo预测新算法,集成分析流程的工具名为Prophage Tracer。相关研究2021年9月22日在线发表于《核酸研究》。汤开浩博士为论文第一作者,王晓雪为通讯作者。来自天津生物芯片技术有限责任公司的孙亚民博士也参与基因组分析工作。
镰孢菌是一种常见的粮食作物病原真菌,由其引起的病害及真菌毒素污染是世界范围内造成玉米、小麦等粮食作物减产的主要因素之一。近年来由镰孢菌引起的玉米茎腐病在我国的发生日益严重,在造成玉米减产的同时还产生多种镰孢菌毒素在玉米生产、收获、储藏、加工和运输过程中持续为害,严重威胁粮饲安全。因此,研究不同种植区域玉米上镰孢菌的分布特征及其毒素类型组成对于制定有效的防控策略,减少粮食损失,保障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