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生物学 >>> 生物化学 >>> 核酸生物化学 >>>
搜索结果: 1-9 共查到知识要闻 核酸生物化学相关记录9条 . 查询时间(3.061 秒)
2024年3月12日,华中科技大学生命学院朱斌教授团队与武汉大学王隆飞教授团队合作在《Nature》杂志发表题为“Structures and activation mechanism of the Gabija anti-phage system”的研究论文。
2023年11月10日上午,武汉大学袁必锋教授到访海洋生物多样性与进化研究所,并在达尔文馆学术厅为师生们进行了题为“核酸表观遗传修饰分析方法及其在生物医学中的应用研究”的主题学术报告。
卤键是一种被广泛应用于药物设计和材料科学等多个领域的非共价相互作用。含卤配体中的卤原子由于其电荷分布的各向异性,其顶端往往会形成一个带正电荷的亲电性区域(σ-hole),这一区域可与亲核基团相互吸引。含卤配体与蛋白质靶标之间的卤键作用已得到广泛研究。核酸(DNA、RNA)是重要的药物靶标。由于核酸通常显电负性,这使其在理论上可以作为卤键受体,但目前尚未有含卤配体与核酸之间卤键作用的研究报道,限制了...
近日,中国科学院精密测量科学与技术创新研究院李从刚研究团队与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赵强等研究团队合作,利用核磁共振方法解析了赭曲霉毒素A的核酸适体的高分辨溶液结构,揭示了核酸适体高亲和、高特异性识别的分子机制。相关研究发表在学术期刊《美国化学会志》(J Am Chem Soc)上。
小分子、核酸和蛋白质的快速传感对于药物发现、临床诊断和环境监测都非常重要,但分析物种类繁多,且理化性质各有不同,想要使用单一的检测手段实现大量不同分析物的传感仍然是一个挑战。针对这一难点,一种可能的解决方法是将分析物的信息转化为可由单一检测方法读取的不同条形码信息。尽管计算机的0/1二进制深入人心,但其实自然界中大多不是二进制,核酸是四进制编码,蛋白质是二十进制编码,非二进制的编码往往具有更高的编...
近日,国家纳米科学中心李乐乐课题组报道了一种方法学以实现利用蛋白酶调控核酸功能,并以此为基础实现了两种肿瘤促转移标志物的空间选择性成像分析。研究成果先后以“Peptide Nucleic Acid (PNA)-Guided Peptide Engineering of an Aptamer Sensor for Protease-Triggered Molecular Imaging”和“A Mu...
2021年5月22日,王恩多院士实验室举办了以“认识蛋白质和核酸”为主题的科普活动。参加科普活动的公众以中学生和小学生为主。参观王恩多院士实验室,科普志愿者以“中心法则”为开始,向参观的小朋友介绍了生命活动中两种重要的大分子核酸与蛋白质。主要是结合实验室的研究方向,重点介绍了tRNA在蛋白质翻译过程中的重要性以及蛋白质突变与疾病之间的联系。多种演示及动手小实验,科普实验设计融入了科学性、趣味性、可...
核酸是生命体的基本组成成分,包括DNA和RNA。其中细胞内的RNA既可以存储和传递遗传信息,又能够催化生物化学反应。RNA具有丰富的生物功能多样性,促使研究生命起源的科学家提出了“RNA世界假说”,认为在地球生命演化的早期,存在仅依赖于RNA的生命形式。但是RNA是不是唯一可能的遗传物质呢?为了探索这个问题,Eschenmoser等合成了一系列RNA类似物并研究了其基本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在这项研究...
2021年5月22日下午,家长与孩子经过测温与身份验证后,来自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生化系潘东宁老师实验室的志愿者将他们指引至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西七号楼。此次实验室开放日的参与者是来自上海各区不同小学的8-10岁的孩子们,其中还有两名外籍的孩子。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