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生物学 >>> 生理学 >>> 新陈代谢与营养生理学 >>>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知识要闻 新陈代谢与营养生理学相关记录17条 . 查询时间(2.016 秒)
2024年4月20日,中国科学院上海营养与健康研究所高莹研究员应微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方诩教授的邀请,做客“山海知微”系列论坛,作了以“营养代谢与人体健康”为题的学术报告。本次讲座由方诩教授主持,微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部分师生参加了此次报告。
2024年4月16日上午,中国海洋大学尚庆森副教授应邀参加“山海知微”前沿讲座,并作了题为“基于肠道菌群研究天然多糖的代谢和药理学机制”的学术报告。本次报告由微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高翔教授主持。
近日,微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刘双江教授团队与合作单位团队在Nature Microbiology上发表了题为“Gut commensalChristensenella minutamodulates host metabolism via acylated secondary bile acids”的研究论文,揭示小克里斯滕森氏菌等肠道共生菌通过产生新型次级胆汁酸——酰基胆酸,靶向肠肝信号轴调控...
2024年1月19日上午,华南农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王文策教授应邀做客华中农业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和生物医学与健康学院共同主办的第50期整合生物学前沿论坛。此次论坛在农业微生物资源发掘与利用全国重点实验室C205会议室举行,由我校陈振夏教授主持。
2023年11月29日,华中农业大学食品科技学院、生物医学与健康学院陈国勋教授应邀到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进行学术交流,并为科研人员和研究生作了题为《维生素A在葡萄糖和脂肪酸代谢中的作用》的学术报告。该讲座系水生所创新系列讲座2023年第24期。
“代谢纵横”学术沙龙第3期|非酒精性脂肪肝病:跨领域的挑战(2023年8月24日 ,20:00-22:00)。
精子发生是产生雄性功能配子的复杂生物学过程,承载着将父系遗传和表观遗传信息传递给下一代的使命,也是动物自身繁衍和物种延续的保障。各级生精细胞的发育高度依赖于睾丸体细胞的调节。管周肌样细胞(Peritubular myoid cells,PTMCs)是构成曲精小管基底膜的主要细胞组分,为生殖细胞发育创造了独特的微环境。此外,管周肌样细胞分泌多种细胞因子以促进精原干细胞的维持,并通过其收缩功能控制精子...
细胞氧化还原调控广泛参与细胞信号转导及细胞代谢过程。饮食限制能改善健康和生存状况,然而在不同饮食条件下,氧化还原平衡在不同细胞器和不同组织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并不清楚,导致代谢的氧化还原调控机制不明。因此,探索不同饮食条件下的精确氧化还原图谱具有重要意义。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陈畅课题组与华东理工大学赵玉政课题组开展合作研究,于2023年6月12日在《Stress Biology》杂志发表了题为" ...
胆管树网络对于肝脏的结构和功能完整性至关重要。功能性生物工程肝可有效改善肝移植物供体不足导致的治疗短缺,在肝衰竭替代治疗领域极具应用前景。然而,目前有关于生物工程肝的研究大多缺少功能性胆管树网络结构,这导致用于移植的生物工程肝无法将肝细胞代谢废物和胆汁成分排出,从而再次导致严重的肝组织损伤,极大降低移植成功率。
近日,中国科学院上海营养与健康研究所陈雁研究组在Metabolism上,在线发表了题为Monocarboxylate transporter 1 in the liver modulates high-fat diet-induced obesity and hepatic steatosis in mice的研究论文。
研究表明,夜间光源过多暴露显著增加了代谢疾病风险。然而,光调节代谢的神经机制仍有待研究。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研究团队发现,光通过视网膜-下丘脑-棕色脂肪组织轴调节葡萄糖代谢。该研究成果于近日发表在《Cell》杂志上,题为:Light modulates glucose metabolism by a retina-hypothalamus-brown adipose tissue axis。
急性心肌梗死(AMI)会引起心肌细胞的大量损失,从而导致心力衰竭,并伴有纤维化、心脏硬化和功能丧失。糖尿病(DM)是AMI患者的一个重要危险因素和常见的并发症。与non-DM-AMI患者相比,DM-AMI患者的死亡率风险更高,这表明需要特殊治疗来改善临床结果。糖尿病是慢性代谢性疾病,伴随机体代谢的失调。然而,AMI并发DM的整体代谢失调仍不清楚。
近日,合肥工业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刘健教授团队青年教师、“黄山学者”学术骨干张弦副教授(第一作者),和哈佛大学医学院Guo-Ping Shi教授等合作,以合肥工业大学为第一单位,在Nature Communications在线发表了题为“Differential IL18 signaling via IL18 receptor and Na-Cl co-transporter discrim...
2022年5月21日,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合成微生物组学研究中心、深圳合成生物学创新研究院研究员戴磊课题组等以Ecological dynamics of the gut microbiome in response to dietary fiber为题在ISME Journal上发表了最新研究成果。团队基于肠道微生物组的时序数据,解析膳食纤维调控下肠道菌群的动态变化,为系统性理解肠道微生...
近日,《临床内分泌与代谢杂志》(Journal of Clinical Endocrinology and Metabolism)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上海营养与健康研究所林旭研究组与中国工程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宁光/研究员王计秋团队合作的题为Isocaloric-restricted Mediterranean diet and Chinese diets high or low...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