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知识要闻 碳源”相关记录30条 . 查询时间(0.156 秒)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岛团队就乙醇碳源在绿色生物制造中的应用发表综述文章(图)
应用 分析 循环
2024/11/11
2024年9月13日,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院智能所离子束中心工业微生物课题组王鹏团队与合作者应邀在Biotechnology for Biofuels and Bioproducts发表了综述文章,全面阐述了乙醇作为可再生碳源在生物制造中的巨大应用潜力。
近日,由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科研团队联合承担的广东省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海洋经济发展)海洋六大产业专项“海洋公共服务专题”重点项目“海洋碳源、碳汇、碳通量调查估算及负碳技术评估应用研究”项目验收会议在广州举行,会议上项目牵头方对项目执行情况进行了汇报。该项目通过集成卫星遥感和现场观测数据,综合数值模拟等技术手段,系统评估了广东省海洋典型蓝碳生态系统分布、碳源碳汇时空变化,揭示了广东省近海蓝碳生...
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所在碳源对土壤非共生固氮调控机制研究中获新进展(图)
土壤 生态系统 生物群落
2024/9/14
非共生固氮(FLNF)是生态系统中普遍发生的重要氮输入过程。该过程需要大量能量,因而根系分泌物(氨基酸、羧酸、糖等)输入极可能造成根际非共生固氮热点区。然而,根系分泌物中碳源种类和数量如何调控土壤FLNF尚缺乏系统性研究。
微生物燃料电池耦合人工湿地(MFC-CWs)因其优越的污水净化效率以及产电性能在水污染处理领域日益受到重视。东北地理所水环境污染与防治研究团队在前期研究中发现,MFC-CWs相较于传统人工湿地可减少特定气体(N2O、CH4和NH3)的排放(Zhu et al.,2022),同时发现碳源作为共基质,对调节污染物去除和气体生成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并评估了进水C/N比对MFC-CWs净化效率、碳氮气体排...
【学术沙龙第四十六期】碳源汇之谜:城市中碳汇树种的选择困境(图)
碳源汇之谜 碳汇树种 人工林
2024/12/20
地球环境所揭示全球冰川流域岩石化学风化是一个净“碳源”(图)
岩石化学 硅酸盐岩
2023/11/26
在地质时间尺度上,大陆硅酸盐岩的化学风化被认为是调节长期气候变化的关键“碳汇”过程。然而,最近研究指出,岩石中的硫酸盐(主要为硫铁矿)在氧化的过程中产生的硫酸(H2SO4)会与碳酸盐岩反应(Carbonate weathering coupled with sulfide oxidation,CW-SO),释放出CO2重新回到大气,该过程可能是一个重要的“碳源”。冰川作为陆地上广泛分布的一个典型极...
资环沙龙:土地利用变化视野下长江经济带陆地生态系统碳“源”和“汇”的时空演化及驱动力
资环沙龙 土地利用 长江 生态系统
2023/7/15
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在碳源调控富铁水稻土甲烷产生过程取得研究进展(图)
碳源调控 铁氧化物 生物地球 化学循环
2023/7/14
产甲烷菌可以利用多种碳源作为底物和电子供体来形成甲烷。稻田作为重要的甲烷排放源,占到全球甲烷排放量的20%,对全球气候变化有着严重的影响。稻田土壤富含铁(Fe),其氧化还原过程对稻田系统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至关重要。然而,作为稻田中含量最丰富的氧化物,铁氧化物如何调节不同碳源的产甲烷能力尚不清楚。
大规模的大藻藻华-浒苔绿潮在我国黄海已连续16年暴发,对近海碳库及碳源/汇具有重要影响。绿潮暴发初期,大藻快速增殖会吸收大量CO2用于合成生物量有机碳,并同时释放一部分溶解有机碳(DOC)和颗粒有机碳(POC)到海水中;而至绿潮后期,藻体密度达到高峰,藻体光合固碳作用减弱,胞外有机碳的释放增强,使得POC和DOC在海水中大量累积,并在微生物作用下向CO2和溶解无机碳(DIC)转化。然而目前尚不清楚...
天津工业生物所在C1-C6碳源高效利用方面取得新突破(图)
碳源 磷酸 酮酶
2024/1/9
生物制造是以生物质等为原料,以菌种为工具工业化生产人类需要的食品、药品、化学品、材料、能源的绿色低碳生产方式,是推动新兴生物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方向。据预测,全球60%的产品可以用生物制造生产。在整个生物制造成本中,原料成本占了将近一半,因此提高产物的碳得率一直是生物制造的核心科技问题。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流域地理与生态水文团队在《Science Bulletin》揭示近20年青藏高原水体的碳源汇特征(图)
Science Bulletin 青藏高原水体 碳源汇特征
2023/6/12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流域地理与生态水文团队在《Science Bulletin》揭示近20年青藏高原水体的碳源汇特征(图)
《Science Bulletin》 青藏高原 水体 碳源汇特征
2023/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