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数学 信息科学与系统科学 物理学 化学 天文学 地球科学总论 大气科学 地球物理学 地理学 地质学 水文学 海洋科学 生物学 科学技术史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知识要闻 理学 2016相关记录205条 . 查询时间(0.603 秒)
近期,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季江徽课题组利用光学观测数据与自主研发的精密定轨软件,揭示了天问二号任务探测目标近地小行星(469219)Kamo'oalewa(简称2016 HO3)的轨道特性与误差传播规律,并估算了其雅尔科夫斯基效应。该成果对天问二号任务的实施及科学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天文学杂志》(The Astronomical Journal)上。
全球平均表面温度(简称GMST)是衡量气候变率和全球变暖的指针之一。以往研究认为,ENSO是影响GMST年际变率的最强信号,GMST会在厄尔尼诺时偏高、拉尼娜时偏低。例如2015/16年的超强厄尔尼诺事件就使得2016年GMST骤增,一跃成为工业革命后的最高值,并结束了21世纪初的全球变暖停滞现象。但2020年在发生了中等强度拉尼娜事件背景下,该年GMST并未明显降低、反而直逼2016年GMST的...
全球平均表面温度(简称GMST)是衡量气候变率和全球变暖的指针之一。以往研究认为,ENSO是影响GMST年际变率的最强信号,GMST会在厄尔尼诺时偏高、拉尼娜时偏低。例如2015/16年的超强厄尔尼诺事件就使得2016年GMST骤增,一跃成为工业革命后的最高值,并结束了21世纪初的全球变暖停滞现象。但2020年在发生了中等强度拉尼娜事件背景下,该年GMST并未明显降低、反而直逼2016年GMST的...
2022年6月23日,《自然-通讯》期刊在线发表了题为《An intein-split transactivator for intersectional neural imaging and optogenetic manipulation》的研究论文,该研究由中国科学院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神经科学研究所)、神经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上海脑科学与类脑研究中心徐春研究组与中国科学院上海巴斯...
梅雨期(6月中旬至7月中旬)是东亚夏季风降水季节性推移的第二阶段。梅雨期通常存在持续性降水,并与位于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准静止梅雨锋密切相关。由于梅雨锋的准静止特征,长江中下游地区(梅雨区)经常会遭遇一系列沿着梅雨锋自西向东移动的对流系统影响,易造成严重的洪涝灾害,给我国造成重大损失。
因气候变化,地球冰冻圈自1979年至2016年间每年平均缩小约8.7万平方公里。
2021年4月19日,世界气象组织发布《2020年全球气候状况》报告称,2020年是有记录以来三个最热的年份之一。报告发布后,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指出:“这份报告说明我们没有时间可以浪费了。气候变化正在发生,并对人类和地球带来巨大影响。”
研究背景:在意大利中部继1997-1998年Umbria-Marche、2009年L’Aquila之后,2016年3次M~6.0地震触发了2016-2017地震序列,ESM发布此次地震序列近万组强震动观测记录位研究此次地震序列震源特性及发震机理提供了重要基础数据,地震应力降估计解释了连续触发强震的产生机理,从视震源谱的方位角相关性揭示了地震的震源破裂方向性及与破裂方向性相关的发震过程。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博士研究生沈海波,与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挪威卑尔根大学博士贺圣平联合中科院院士王会军,通过对观测数据的统计诊断以及数值试验的分析,发现中国东部8月降水异常的这种偶极型模态与夏季巴伦支-喀拉海的海冰变化存在紧密联系。7月巴伦支-喀拉海的海冰异常会在欧亚大陆上激发出一条向东传播的罗斯贝波列,波动传播到东亚在急流的出口区产生平均流向扰动能量的转换,进而在8月引起径向的太平洋-日本遥...
近日,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青藏高原地球科学卓越创新中心姚檀栋团队联合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美国夏威夷大学等国内外多家单位对近期高原内陆区湖泊水位极端变化过程和原因进行了研究,发现2015/2016年超强厄尔尼诺事件可能导致了青藏高原湖泊水位的异常变化。结果表明,2015/2016年超级厄尔尼诺事件发生期间青藏高原中部湖泊水位变化的季节性特征与正常年份显著不同,湖泊水位在夏季季风期间没有显著升...
近日,理学院2016级应用物理学专业本科生陶雨同学在应用物理系殷鹏飞老师的指导下,在SCI收录期刊《ChemNanoMat》上以第一作者发表论文《低频微波吸收增强型Co3O4/MWCNTs/Graphene的简易一步水热法制备》,该期刊影响因子为3.173。
近期,理学院应用化学专业2016级本科生陆薇、崔晓莉(共同第一作者)的研究成果发表在美国化学会著名学术期刊ACS Applied Materials &Interface (IF = 8.09,属TOP期刊,中科院、JCR一区)上,刷新了东北大学本科生SCI论文影响因子记录。论文题目为Polyoxometalate CompoundDerived MoP Based Electrocatalyst...
吴嘉平教授作为第一完成人的项目“浙江省基础土壤空间数据库研发与应用” 获2016年度浙江省科学技术奖二等奖。
2017年12月26日,2016年度南粤突出贡献奖和南粤创新奖的颁奖仪式在广东省政府举行,中科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干细胞多能性与重编程机理研究团队喜获南粤创新奖。
2000年以来,国家科技部先后立项进行研究,为提升中国科技期刊的整体水平,提出了打造精品科技期刊的概念,从而推动了中国科技期刊评价体系的研究。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