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物理学 >>> 理论物理学 声学 热学 光学 电磁学 无线电物理 电子物理学 凝聚态物理学 等离子体物理学 原子分子物理学 原子核物理学 高能物理学 计算物理学 应用物理学 物理学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知识要闻 物理学 2019相关记录56条 . 查询时间(0.611 秒)
2020年10月24日,北京茅以升科技教育基金会(以下简称基金会)第29届颁奖大会在北京铁道大厦举行,原铁道部常务副部长、基金会主任委员孙永福院士,中国工程院副院长、中国科协副主席、基金会常务副主任委员何华武院士等400人出席会议。中科院物理研究所先进材料与结构分析实验室王刚研究员荣获2019年度“茅以升科学技术奖—北京青年科技奖”。王刚研究员于2007年在中科院物理研究所获得博士学位,2007年...
2020年9月10日上午,北京市委、市政府在北京会议中心举行2019年度北京市科学技术奖励大会。物理所吴克辉研究团队荣获北京市科学技术奖自然科学奖一等奖:“硅烯的发现与物性研究”项目,获奖人: 吴克辉、陈岚、冯宝杰、程鹏、孟胜(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2020年6月29日上午,安徽省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合肥召开,省委书记李锦斌、省长李国英等省领导出席会议。会上发布了2019年度安徽省科学技术奖获奖名单。合肥研究院喜获丰收,6项成果榜上有名:1项获科技进步特等奖,3项分别获得自然科学、技术发明、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获自然科学二等奖。另有6项研究院参与完成的成果获得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
2020年6月29日上午,安徽省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合肥召开,省委书记李锦斌、省长李国英等省领导出席会议。会上发布了2019年度安徽省科学技术奖获奖名单。合肥研究院喜获丰收,6项成果榜上有名:1项获科技进步特等奖,3项分别获得自然科学、技术发明、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获自然科学二等奖。另有6项研究院参与完成的成果获得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获奖成果分别是:匡光力...
近日,中国光学学会公布了2019年第十六届王大珩光学奖评选结果(链接地址:http://www.cncos.org/infoDetail.aspx?id=1573),共评选出王大珩光学奖中青年科技人员光学奖获得者2名,高校学生光学奖获得者30名。我校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光学工程学科博士生马超杰(导师:赵建林教授)入选2019年度王大珩光学奖高校学生光学奖。
近日,中国科学院系列年度报告《2019科学发展报告》《2019高技术发展报告》正式发布。中科院院长白春礼以“为建设科技强国打下坚实基础”为题为报告作序。该系列报告旨在使国家决策层和社会公众更好地了解科技方面最新进展。报告由中科院组织科学家和相关领域权威专家编纂,重点分析综述每年世界和我国科学与高技术等方面发展的重大创新成果、主要发展趋势、重要科技政策与战略,提出有关政策建议,具有科学性、前沿性和权...
2020年3月20日,“2019年度中国光学十大进展”(第十五届)结果公布。量子密钥分发、光子芯片、智能激光器、全色激光显示等20项重大光学进展入选(基础研究类与应用研究类各10项)。由于成果本身突出的学术水平,以及评审专家的严格公正,这一奖项,已经在学术界被广泛认可。我校理学院龚尚庆、钮月萍教授课题组的研究成果“无磁光场非互易放大”入选“应用研究类”十大进展。这是该课题组继去年入选2018年度中...
2020年3月20日,中国激光杂志社发布“2019年度中国光学十大进展”(第十五届)。河南大学申怀彬教授、李林松教授、杜祖亮教授等人和中国科技大学张振宇教授的科研成果《兼具高亮度和高效率的量子点发光二极管》成功入选。申怀彬教授等通过设计合成新型核壳结构量子点,研发了兼具高亮度、高效率和长寿命红绿蓝三基色QLED器件,其中多项性能指标创世界记录,该研究结果有望加速推进QLED在高亮高效显示和照明领域...
2020年3月20日,中国激光杂志社发布“2019年度中国光学十大进展”,我校有两项成果入选。其中现代工学院胡伟教授、陆延青教授团队的研究成果“动态平面光子元件”入选应用研究类成果,物理学院马小松教授、祝世宁院士团队的研究成果“光的波粒二象性的可控量子叠加”入选基础研究类成果。
2020年3月20日,中国激光杂志社发布“2019年度中国光学十大进展”(第十五届)。量子密钥分发、光子芯片、智能激光器、全色激光显示等20项重大光学进展入选(基础研究类与应用研究类各10项)。由于成果本身突出的学术水平,以及评审专家的严格公正,这一奖项,已经在学术界被广泛认可。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刘建胜、田野课题组利用一束飞秒预脉冲激光产生膨胀的高温稠密等离子体半球,然后再利用一束飞...
2020年3月20日,中国激光杂志社发布“2019年度中国光学十大进展”。量子密钥分发、光子芯片、智能激光器、全色激光显示等20项重大光学进展入选(基础研究类与应用研究类各10项)。我系吴施伟教授课题组与其合作者的成果在入选之列。
2020年2月27日,科技部高技术研究发展中心(基础研究管理中心)发布2019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我校“实现对引力诱导量子退相干模型的卫星检验”及“首次观测到三维量子霍尔效应”两项成果同时入选。
2020年2月27日,科技部高技术研究发展中心(基础研究管理中心)发布2019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北京凝聚态物理国家研究中心(以下简称“物理所”)“基于材料基因工程研制出高温块体金属玻璃”研究成果入选。
2019中国科学年度新闻人物”评选结果近日揭晓,应用物理与技术研究中心荣誉主任贺贤土院士获此殊荣。贺贤土院士为我国国防大科学工程研究和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长期承担国家重大任务并从事核聚变与等离子体物理、高能量密度物理、理论物理的专业研究,在国家重大任务的物理理论研究、设计及实验室模拟研究中完成了大量开拓性工作,曾组织领导和参加了我国在惯性约束聚变研究领域的研究工作,提出了我国惯性约束聚变发展战略...
记者从繁昌县文化旅游体育局获悉,2020年1月13日,经省文物局正式发布,繁昌窑遗址成功入选安徽省2018-2019年度十大考古新发现,这是继2014年入选中国重要考古新发现之后,繁昌窑考古发掘获得的又一殊荣。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