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数学 信息科学与系统科学 物理学 化学 天文学 地球科学总论 大气科学 地球物理学 地理学 地质学 水文学 海洋科学 生物学 科学技术史
搜索结果: 136-150 共查到国际动态 理学 DNA相关记录236条 . 查询时间(0.751 秒)
A new chemical sensor based on just two materials, graphene and DNA, has been unveiled by researchers in the US. The device is simple, highly sensitive and easy to make and the scientists believe that...
据《每日科学》近日报道,由美国华盛顿大学物理学家领导的研究小组设计了一种新技术,可在纳米孔内对DNA进行快速测序,而且价格比较便宜。新方法可为癌症、糖尿病或某些成瘾患者量身绘制个性化基因测序蓝图,提供更加高效的个体医疗。相关论文发表于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
美国德州大学MD安德森癌症中心的科学家首次指出,小泛素相关修饰物SUMO可以与复制蛋白A(RPA)复合物结合在一起,促进DNA的修复。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分子细胞》(Molecular Cell)杂志上。RPA70是名为RPA复合物的多蛋白机制的一种组成成分。RPA复合物在DNA复制与修复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研究人员发现,当一部分细胞DNA复制发生时,RPA70与SUMO特异性蛋白酶——SENP6紧...
科学家已经观察到一个人类细胞中单个基因的表达。而对基因表达的实时动态掌握也许能帮助研究者来解释致癌过程中基因特征不同的细胞之间的差异,以及相关的分子进程。
基因测试不久将能帮助人们准确查明他们祖先称之为“家”的村落。英国爱丁堡大学的James Wilson对四对祖父母都来自克罗地亚、意大利或英格兰中同一个村落的人的基因组进行了扫描筛查。这项技术可以辨别出这些居住地仅相隔8公里的人的基因的不同之处(European Journal of Human Genetics, DOI: 10.1038/ejhg.2010.92)。
德国研究人员在寻找参与修复脱氧核糖核酸(DNA)双链断裂的基因方面获得进展。研究小组在人类细胞中找到61个位点,并发现了此前未知的与DNA双链断裂修复有关的基因。该研究结果将显著加速DNA修复基因的继续搜寻,并带来新的医疗应用可能。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6月29日的《公共科学图书馆·生物学》杂志上。
据美国物理学家组织网2010年6月29日(北京时间)报道,英国雷丁大学的化学家通过模拟DNA链存储和处理信息的方式,人工合成出了一条能够存储信息的聚合物链。实验表明,生物信息处理的很多特性都能够在人工合成的聚合物链上表现出来,这种方法或许能够改变目前的信息处理和存储方式。
DNA结合景观图(图)     DNA结合  景观图       2010/8/17
一些蛋白或小分子被设计来结合相应DNA序列以及调节目标基因,它们在基础和应用研究中都做出了许多承诺。但非常重要的是,这些工具具有特异性。作为努力制造这些合成转录因子的工作的一部分,威斯康辛大学(University of Wisconsin)的Aseem Ansari等人测试了这些因子结合DNA的特异性。他们使用定制的DNA芯片来显示每个可能的10-mer序列——几乎有五十万之多——去检查拟定的发...
由于DNA突变产生的遗传变异是适应和进化的一个驱动力量,也是疾病产生的一个作用因素。但是,有关控制DNA突变率的机制我们还不是很了解。最近发表在《基因组研究》(Genome Research)在线版上的一篇文章中,研究人员表示他们已经确定了是DNA的内在属性影响突变率,从而揭开了参与基因组的保持和潜在疾病的相关机制。
A study on the genome of human embryonic stem cells (hESCs) has brought scientists closer to identifying and avoiding the adverse DNA changes that naturally occur when these cells are multiplied in la...
简单来说,FRET测量就是促使两个荧光标记将光能从一个标记上转移到另外一个标记上,然后测量其转换效率。这两个不同的标记被放置在DNA螺旋上。当它们受到光脉冲时,一个标记(tCO)就会将部分能量发送到另一个标记(tCnitro)上。这个能量转换是可以测量的。通过逆向测量我们就有可能获得非常确切的关于这两个荧光标记之间的距离和角度的信息。
日本大阪大学产业科学研究所的传合知二教授和谷口正辉副教授的研究小组利用电测方法,成功识别构成DNA(脱氧核糖核酸)的核酸碱基的一个分子。这一方法与目前的DNA测序检测原理完全不同,具有超高速、无标记和低成本的优点,在量体定制个人医疗、精确搜查罪犯、超高速检验病毒等领域具有极高应用价值。相关论文发表在《自然纳米技术》杂志网络版上。
英国莱斯特大学的Shriparna Sarbajna博士等使用单分子方法来探索人类DNA的变异过程。(图片提供:莱斯特大学)
明尼苏达大学的研究人员George Weiblen等人发现了一个研究病虫害扩散和饮食习性的更快捷的方法。通过利用称为DNA条形编码的技术,Weiblen和一个国际研究小组研究了遍布于巴布亚新几内亚多种蛾类和蝴蝶物种种群。这种技术通过短DNA序列就可以确定物种。DNA条码显示蝴蝶的迁徙模式和毛虫的饮食习惯的都非常活跃。举一个例子来看,遍布于台湾和澳大利亚的小蛾类最近已经跨越了太平洋的数千英里。
北京时间2010年3月12日消息,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澳大利亚科学家从鸟类蛋壳化石中成功提取出DNA样本,为复原象鸟、恐鸟等已经灭绝的巨鸟奠定了基础,距离科幻大片《侏罗纪公园》所描述的场景又近了一步。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