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生物学 >>> 生物数学 生物物理学 生物化学 细胞生物学 生理学 发育生物学 遗传学 放射生物学 分子生物学 生物进化论 生态学 神经生物学 植物学 昆虫学 动物学 微生物学 水生生物学 病毒学 人类学 生物工程 生物学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46-60 共查到国际动态 生物学相关记录727条 . 查询时间(3.805 秒)
近日,南方科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副教授吴柘课题组和助理教授戴紫薇课题组合作在国际知名学术期刊Genome Biology发表了题为“Coupling of co-transcriptional splicing and 3’ end Pol II pausing during termination in Arabidopsis”的研究论文,通过实验结合数学建模,系统探究了模式植物拟南芥RNA Po...
近日,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税玉民研究员经提名获2023年美国秋海棠协会授予的伊娃·肯沃西·格雷科学贡献奖,表彰其在秋海棠科分类及应用研发中获得的国内外同行专家的普遍认可。这是继2018年中国台湾植物分类学家彭镜毅研究员获得该奖后,中国人第二次获此殊荣。
2023年9月9日至13日,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张亚平、中国科学院国际合作局欧洲处处长孙辉、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副所长普诺·白玛丹增等一行访问亚美尼亚国家科学院及其下属相关科研机构。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植物繁育系统进化生态学研究组在丽江玉龙雪山海拔2709-3896米的5个高山草甸群落,连续四年开展了84种虫媒植物的花粉和胚珠性状变化研究,分析了群落内植物的花粉和胚珠数量、P/O比,以及每种植物11个其它花部性状,包括株高、花朵数、花大小等。利用DNA条形码构建了物种系统发育树,PGLS模型分析了花粉和胚珠性状随海拔的变异模式。研究发现,花粉和胚珠数量与6个花部性状(P/...
随着越来越多的基因序列被运用于系统发育重建中,基因树冲突已成为分子系统发育研究中日益突出的问题,同时也是进化生物学家面临的重要挑战。基因树冲突主要是指物种在不同DNA序列所构建的系统发育树上,系统学位置的不一致。已有的研究表明,大量生物类群均存在基因树冲突现象,如植物类群的壳斗科(Fagaceae)、蔷薇科(Rosaceae)、苋科(Amaranthaceae s.l)以及动物类群的两栖动物(Am...
山地孕育了多样的生境,进而刻画了物种复杂的演化历史。在地质历史和古气候的变迁中,由于物种分布区变迁导致的二次接触通常诱发种间杂交或叶绿体捕获,进而导致物种基因树的核质冲突。前期研究表明,横断山区异域分布的四种红豆杉存在核质冲突现象,推断高山红豆杉(Taxus florinii)和峨眉红豆杉(Emei type)是喜马拉雅红豆杉(T. wallichiana)和红豆杉(T. chinensis)之间...
由林强博士,李玲娟博士,李香真研究员等研究人员共同完成的研究工作 “微生物群落的功能保存决定了厌氧消化的组成可预测性”,发表在国际主流期刊The ISME Journal (2023) 。该研究工作主要关注微生物研究领域的重点、难点问题,即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其变化的可预测性。特别是在微生物主导的生态系统中,比如厌氧发酵系统,微生物对生态系统的功能和服务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那么生态系统的功能是否可预测...
机体为了应对长期饮食摄入减少和体重降低,机体自发性降低能量消耗,这种代偿性的能量消耗降低被称为“适应性生热效应”,是减重过程中引发体重反弹的重要机制。加拿大麦克马斯特大学的研究团队发现了抑制减重反弹的激素。研究成果发表在《Nature》期刊上,标题为“GDF15 promotes weight loss by enhancing energy expenditure in muscle”。
2023年9月8日至10日,联合国环境署生态司司长Susan Gardner在联合国环境署国际生态系统管理伙伴计划主任张林秀的陪同下到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以下简称“版纳植物园”)访问。
由我国科学家发起,瑞典皇家理工学院、卡罗林斯卡医学院科研人员参与的脑科学项目,成功绘制了猕猴大脑皮层的细胞类型分类树,并揭示了细胞类型组成和灵长类脑区层级结构之间的关系,为进一步研究各类神经元之间的连接奠定了分子细胞基础。
由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资助的一个全国性研究团队创建了最全面的人类肾脏图谱,将对健康肾细胞与因肾脏疾病受损的肾细胞进行比较,帮助研究人员了解导致肾脏疾病、肾衰竭或从损伤中恢复的因素。该图谱发表在《自然》杂志上。
韩国首尔大学团队开发出DNA纳米技术,可以像折纸一样折叠或展开厚度为人类头发千分之一的DNA纳米结构。
近期,来自英国牛津大学、剑桥大学和皮尔布赖特研究所的研究团队在《Nature》期刊合作发表了题为“TRIM5α restricts poxviruses and is antagonized by CypA and the viral protein C6”的研究论文,发现靶向细胞蛋白的免疫抑制药物或治疗其他病毒感染的药物也能限制痘病毒复制和传播。
线粒体功能障碍与年龄相关的炎症及衰老有关,但其中的机制仍有待研究。美国弗吉尼亚大学医学院等团队发现了巨噬细胞线粒体导致慢性炎症发生的关键机制。该研究成果于近日发表在《Nature Aging》杂志上,题为:Reduced mitochondrial calcium uptake in macrophages is a major driver of inflammaging。
近日,由西北工业大学生命学院骞爱荣教授和胡丽芳副教授主编的英文专著《BONE CELL BIOMECHANICS, MECHANOBIOLOGY, AND BONE DISEASES》(中文译名:骨细胞生物力学、力学生物学和骨疾病)在国际知名出版社爱思唯尔(ELSEVIER)正式出版。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