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 >>> 基础医学 临床医学 口腔医学 性科学 肿瘤学 预防医学与卫生学 军事医学与特种医学 药学 中医学与中药学 生物医学工程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国际动态 医学 应相关记录32条 . 查询时间(0.226 秒)
腓骨肌萎缩症2型(CMT2,也称为遗传性运动感觉神经病2型)是一种临床上常见的周围神经遗传病。研究表明,许多引起CMT2的致病蛋白在细胞中的定位和生理功能各不相同,但却会导致患者表现出非常相似的临床症状,其共同作用机制尚不清楚。近日,浙江大学医学院联合中国科学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在《Cell》发表题为“Diverse CMT2 Neuropathies are Linked to Aberr...
日前,国际知名学术期刊British Journal of Pharmacology在线发表附属新华医院姚志荣教授团队成果“Lidocaine alleviates inflammation and pruritus in atopic dermatitis by blocking different population of sensory neurons”。该研究首次提出局麻药利多卡因调控皮...
英国《自然·免疫学》杂志23日发表的一项医学研究显示,免疫信号转导分子——白介素-22(IL-22),被证明可以抑制红细胞的产生从而使小鼠患上贫血症,这是首次发现免疫信号转导分子可抑制红细胞的产生,该研究结果或为人类患者的应激诱导贫血症提供治疗思路。对环境中辐射、农药、铅或汞等重金属的暴露,可以增加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的患病风险——MDS是一组癌症的统称,其特点是骨髓内的造血细胞无法发育成...
据物理学家组织网2021年2月18日报道,《科学》杂志周四发表社论,呼吁全球努力研发通用冠状病毒疫苗。人类疫苗项目负责人韦恩·科夫和全球疫苗联盟负责人塞思·伯克利表示,新冠肺炎疫情远未结束,但人类现在拥有了多款疫苗,接种人数也与日俱增。尽管如此,“更毒和更致命的冠状病毒可能正对人类虎视眈眈,因此,人类需要一种通用的冠状病毒疫苗。”
世界卫生组织2021年1月15日公布了突发事件委员会的一些会议结果,包括新冠疫情仍然构成“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敦促制定一套标准化的系统来命名变异新冠病毒并应避免将病毒和特定地理标记联系等。根据《国际卫生条例》规定,自2020年1月30日世卫组织宣布新冠疫情为“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以来,总干事要定期重新召集突发事件委员会审查疫情形势。委员会于今年1月14日召开第六次会议,认为新冠疫...
近日,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内科王红星团队在《Psychother Psychosom》上发表论文“Mental health and psychosocial problems of medical health workers during the COVID-19 epidemic in China”,阐述团队多年来对应激相关神经精神障碍的发病机制,尤其是早期阶段的演变。该团队通过研究在相...
蝙蝠和啮齿类动物被认为是高风险的病毒宿主,一些科学家甚至认为,这些动物的某些特征增加了疾病从动物向人类扩散的可能性,因此应对它们进行更密切的监控。但据《自然》报道,一项新的分析表明,蝙蝠和啮齿动物病毒感染人类的倾向“并不特殊”。相关论文日前发表于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
长期以来,人们一直认为压力会导致癌症恶化。近日,瑞士巴塞尔大学和巴塞尔大学医院的科学家们破解了乳腺癌转移与应激激素增加之间的分子机制。此外,他们还发现,在癌症治疗中经常被用作消炎药的应激激素合成衍生物会降低化疗的疗效。研究结果来自于人源性乳腺癌小鼠模型,并可能对乳腺癌患者的治疗产生影响。该研究近日已发表在Nature上。转移性乳腺癌治疗的一个主要障碍是肿瘤的异质性。随着疾病的进展,肿瘤变得更加多样...
特应性皮炎是一种过敏反应,起因是由于身体对入侵异物产生过度反应。7-15%的日本人患有这种“国民病”,由于长期的瘙痒而影响生活质量。根据近年的研究,发现其原因是体内产生了大量的致痒分子IL-31,但具体的机理一直不清楚。日本九州大学的研究人员制作了患有特应性皮炎的模型鼠,并将其与那些经基因检测为健康的野生鼠进行对比,结果发现,有一种蛋白质“EPAS1”仅存在于患有严重特应性皮炎的老鼠的免疫细胞内,...
英国伦敦国王学院研究人员最近在美国《国家科学院学报》上发表论文称,压力与抑郁症之间的关联源于大脑皮质醇(一种应激激素)的负面效应,而抑制SGK1蛋白水平,能够有效地阻断这一效应。这一研究发现为抑郁症治疗新药的研发开辟了一条新途径。
近年来,随着抗逆转录药物的普及,艾滋病病毒耐药性问题也越来越突出。世界卫生组织艾滋病司司长戈特弗里德·希恩沙尔认为,这一问题尽管目前并非很严重,但仍需要对之保持警惕。
丹麦的一项新研究显示,要想不让减肥效果付诸东流,应注意在饮食中多摄入高蛋白食物,少吃精制的碳水化合物。
德国波恩大学儿童营养研究所2010年7月5日报告说,最新研究显示,母乳喂养的婴儿应该从出生4个月后、最迟在出生6个月后开始吃含铁的辅食,以避免因婴儿缺铁而影响其脑部发育。
吃盐少应注意补碘     吃盐少  补碘       2010/6/22
美国甲状腺协会在6月刊《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发表报告说,人们在减少吃盐的同时应注意补碘。
美国研究人员发现,对于40岁以下成年人,睡眠时间关乎腹围,如果睡眠过少或过多,腹部脂肪在一段时期后明显增加。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