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生物学 >>> 细胞生物学 >>> 细胞免疫学 >>>
搜索结果: 31-45 共查到人物 细胞免疫学相关记录68条 . 查询时间(2.021 秒)
王婷婷,研究方向:细胞与分子免疫、肿瘤与生物治疗。主要从事肿瘤免疫学研究。入选南京大学首届“仲英青年学者”,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高层次人才。在SCI收录杂志上发表论文计21篇,其中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29篇,参与编写肿瘤学著作2部。主持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获江苏省科学技术奖二等奖、中华医学科技奖二等奖、和江苏医学科技奖二等奖等。国家专利授权1项。
沈苏南,研究方向:细胞与分子免疫;肿瘤与生物治疗。1998年—— 南京大学医学院 助教、讲师、副教授。先后承担和参与多项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项目,发表科研论文十余篇。
姓名:窦环,研究方向:细胞与分子免疫,博士,高级工程师,硕士研究生导师;2006年职于南京大学医学院免疫学教研室,从事细胞分子免疫学的实验教学及研究工作。2012年赴美国普度大学药学院访学一年;2018年,入选江苏省第十五批“六大人才高峰”高层次人才。
吴励,研究领域与方向:我们每个人都依赖机体的免疫系统来抵御外来有害物,包括细菌、病毒及其它致病原的侵袭。免疫系统的细胞由人体的造血干细胞逐步发育成成熟的具有不同功能的免疫细胞。一旦发育成熟,免疫细胞即有监测外来致病物质入侵的能力,并由此激活其功能从而诱导具有针对致病物质的高度特异性的免疫反应。外来致病物质的入侵 还可导致多种类型免疫细胞的活化及相互作用,其结果可导致不同类型的免疫应答。我们的研究旨...
石彦,清华大学教授,研究领域与方向:从事免疫学方向的研究,主要通过单细胞力谱仪和高分辨单细胞成像技术分析树突状细胞的激活过程。于2012年从加拿大回国任职,担任清华大学终身教授。早期发现尿酸是哺乳动物的免疫危险因子。近年来的主要研究成果:1. 发现了树突状细胞表面脂质对外界的固态物质反应。这个效应是固态颗粒免疫激活或者佐剂作用的基础。申请人发现力学作用所产生的免疫调节可以延伸到细胞与细胞之间的相互...
祁海,清华大学,教授,研究领域与方向:研究围绕体液免疫应答调节机制,关注免疫细胞迁徙、动态互作、及组织微环境对其功能发育的影 响。通过经典遗传、生化、细胞免疫学手段,及双光子显微镜活细胞、活组织动态成像方法。1. 生发中心反应关键性细胞互作的分子机理;2. 细胞互作的定性及定量特点如何参与细胞命运选择;3. 生发中心及滤泡组织结构的时空动态演化特点及分子调控机制;4. 以上3个层次的组织与调节机制...
杜新,临床医学博士,副主任医师,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江苏省免疫学会委员,中国免疫学会和中华肾脏病学会会员,丁香园中级站友、高级站友、认证专家和优秀站友,南京市肾内科十佳口碑医生。
孙晨,男,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主要从事斑马鱼和文昌鱼免疫相关基因功能与演化研究。
李芳秋,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临床中心实验科主任技师,南京大学教授。博士后导师,南方医科大学、江苏大学博士生导师,南京大学、南京师范大学硕士生导师。全军免疫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江苏省医学会微生物和免疫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南京军区生物技术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江苏省免疫学会常务理事,江苏省临床检验中心专家组成员,江苏省第一批首席科技传播专家,获得江苏省科协首席专家项目1项。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
虞伟,男,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全军临床检验医学研究所中心实验科副主任,博士,主任技师,教授,硕士生导师。从事临床免疫学检验、科研和教学工作20余年。现任中国医师协会自身免疫病实验诊断技术专业委员会委员、江苏省免疫学会理事、南京军区临床检验医学专业委员会委员、南京医学会变态反应专业委员会委员和临床检验杂志、临床误诊误治杂志编委等职。
杨翠兰,女,湖南省东安县人,1974年10月出生,南方医科大学免疫学博士,南方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细胞生物学教研室 副教授。参与临床医学、基础医学、中医、医学检验、医学影像和护理等近7个本科专业以及本校临床医学八年制等不同层次的《医学细胞生物学》理论和实验教学;还承担了硕士研究生的选修课《动物细胞培养技术》实验教学,年平均学时量达300多,参与承担医学细胞生物学精品教学课题。近五年来,共主持科研课题...
沈倍奋,1965年毕业于复旦大学生物系生物物理专业。1965至1968 年为军事医学科学院放射医学研究所研究生。现为军事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工程院院士 ,分子免疫学学科的学术带头人。多年来从事生物化学和免疫学方面的工作 , 特别在单克隆抗体的研制和应用上有很深的造诣。八十年代以来开展了一系列人白细胞分化抗原的结构与功能研究、细胞因子及其受体、免疫细胞信号转导等研究。近年...
王晨辉,华中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青年千人。湖北省免疫学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2010年11月-2013年8月 Cleveland Clinic,博士后;2013年8月-2015年10月,Cleveland Clinic,Research associate;2015年8月-至今,华中科技大学,教授。016年入选国家第十三批千人计划“青年项目”;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编号8...
马金柱,男,1976年出生,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为新型亚单位疫苗和免疫佐剂。主讲课程为免疫学,病原微生物。
夏超明,教授,苏州医学院临床医学学士(84年),苏州医学院医学寄生虫学硕士(90年),复旦大学生化与分子生物学博士(2001年),苏州大学免疫学博士后(2004年出站),意大利国家科学院细胞生物研究所高访学者(2006-2007),1994年破格晋升副教授,2000年晋升教授,2002年增列为博士生导师。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