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物理学 >>> 物理学其他学科 >>>
搜索结果: 196-210 共查到会议中心 物理学其他学科相关记录213条 . 查询时间(4.526 秒)
2009年10月19日至23日,第三世界科学院(TWAS)第二十届院士大会暨该院第十一次学术大会在南非德班市国际会议中心召开,来自世界各地的400余位科学家出席了此次大会。
  中国物理学会2009年秋季学术会议于9月17日至20日在上海交通大学闵行校区召开,物理学界1500余人共襄盛典,展开研讨交流。校党委书记马德秀在开幕式上致辞,校长张杰院士做书面发言。
2009年8月8日至13日,北京大学人工微结构和介观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在英杰交流中心成功举办第九届“飞秒化学、飞秒生物和飞秒物理国际学术会议”(Femtochemistry, Femtobiology, and Femtopysics-Frontiers in Ultrafast Science and Technology, 简称Femtochemistry IX)。
“这是一件让人很兴奋的事,因为这个奖项不仅仅局限于中国大陆,还包括亚洲其他国家工作的华人。这个奖项不仅是对我个人的鞭策,更是对我们研究团队的鼓舞,这势必会激励我们更加努力地工作。”8月5日,荣获2009年度华人物理学会“亚洲杰出成就奖”的北京大学物理学院教授孟杰难掩喜悦,心情激动地说出了上述获奖感言。
第六届世界华人物理大会2009年8月3日在兰州大学大学开幕,来自世界各地的600余名学者将在5天时间内参与物理科学和教育两方面内容的讨论。
香山科学会议是由科技部(前国家科委)发起,在科技部和中国科学院的共同支持下于1993年正式创办,相继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中国科学院学部、中国工程院、教育部、解放军总装备部和前国防科工委等部门的支持与资助。香山科学会议是我国科技界以探索科学前沿、促进知识创新为主要目标的高层次、跨学科、小规模的常设性学术会议。会议实行执行主席负责制。会议以评述报告、专题报告和深入讨论为基本方式,探讨科学前沿...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发展战略专家咨询委员会第七次会议于2009年4月27日至28日成功召开。出席本次会议的委员有林泉研究员、范海福院士、李方华院士、梁敬魁院士、王鼎盛院士、解思深院士、杨国桢院士、于渌院士、赵忠贤院士、张殿琳院士。高鸿钧副所长、陈熙基副处长等列席本次会议。
由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联席会主办,我校物理科学与工程技术学院承办的第三届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联席会物理学科组会议,于4月3日至5日在南校区举行。来自各高校的34个国家级物理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主任和相关部门的负责同志70余人参加了本次会议。陈春声副校长、教务处邓少芝处长、理工学院欧阳可全书记、陈敏副院长、设备处陈敬德副处长等出席会议。
International Symposiums on Test and Measurement (ISTM) had been hold seven times. The proceedings of ISTM were indexed by EI or ISTP. For providing the researchers working in the field of test, measu...
以“宇宙线物理学的若干前沿问题”为主题的第342次香山科学会议2月18日~20日在北京举行。中科院高能所陈和生研究员、中科院高能所李惕碚研究员、北京大学物理学院赵光达教授,清华大学天体中心张双南教授担任会议执行主席。
由中国科学院和北京市人民政府主办的2008诺贝尔奖获得者北京论坛将于2008年11月11日至14日在京举行,7位诺奖获得者和4位图灵奖获得者将到会参加学术讲座和专题论坛,并开展学术、社会和产业等多层次研讨和交流。
2006年9月18日,由清华大学工物系和天津理化工程研究院共同组织的“第9届液体和气体中的分离现象国际会议”(SPLG2006)在清华大学召开。清华大学工物系应纯同教授和曾实教授作为该会议国际组委会成员,担任本届会议主席并组织会议。
中国惯性技术学会2006年09月15日讯 近日,中国惯性技术学会在北京召开了促进学会发展与建设惯性技术科技工作之家研讨会。学会理事长徐强研究员主持了会议。此次研讨会是根据2006年3月召开的五届一次常务理事会提出的“要认真研讨进一步促进学会发展,建设好惯性技术科技工作者之家”的要求,通过4个多月的认真准备而召开的。为开好这次会议,学会的工作机构召开了多次办公例会进行了研究。在京津地区联络员工作会、...
第九届全国扫描隧道显微学学术会议2006年8月21日在大连理工大学举行。来自全国高校、科研院所及企业的百余名专家学者将参加为期两天的学术交流。清华大学薛其坤院士、大连理工大学副校长郭东明、王立鼎院士、中科院化学研究所所长万立骏研究员等出席大会开幕式。开幕式由大会组委会主席、该校物理系教授潘石主持。
文汇报2006年6月25日讯:为期6天的2006哈密顿动力学国际会议日前在南京大学结束。由南京大学数学系与南京大学现代数学研究所主办的本次会议,30多位参会者中有20多位国际一流专家学者,来自目前在哈密顿动力学方面研究水平很高的美国、法国、加拿大、意大利、新西兰等国家,其中有9位专家是2006年国际数学大会的邀请报告人。本次会议也邀请了来自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吉林大学、南京大学等在此领域有很高研究...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