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生物学 >>> 生物化学 >>> 酶学 >>>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知识库 酶学 酶相关记录578条 . 查询时间(0.453 秒)
酶学课题组始建于1988年,是一个气氛融洽,成果丰硕的团队。主要从事酶及酶抑制剂的研究工作,具备完善的生理生化活性测定设备,植物化学分离设备,细胞实验设备等基础研究设施。共发表SCI刊物论文50余篇,获得国家发明专利10项,先后培养研究生30余名。
生物体内的C-H键羟化反应,普遍通过含铁加氧酶来实现。在羟化反应中,加氧酶将氧分子转化为具有底物羟化能力的含氧活性中间体实现O2的活化。对于双铁羟化酶,目前经典的O2活化机制源于可溶性甲烷单加氧酶(sMMO),其特点是O2活化后形成菱形双四价Fe2IVO2中间体(Q),接着通过Q抓氢过程,羟化甲烷中惰性C(sp3)-H键(图1),该O2活化机制常被用于推测其它双铁羟化酶的反应机制。然而,最近实验研...
真核生物基因转录可分为起始,延伸和终止过程。其中终止过程涉及聚合酶减慢速度至停止,然后从基因组上解离。但相关研究比较有限,没有明确的分子机制模型。
与RNA和蛋白质一样,DNA具备酶的活性,尽管这一特性目前只在体外得到确认。在DNA的众多酶活特性中,可水解切割DNA的DNA(DNA水解自切酶)因其具备作为新型基因编辑工具的潜能受到更多关注。现有的DNA水解自切酶都是从人工合成的包含随机序列(N)的单链(ss)DNA文库中筛选得到的;大约十年前,耶鲁大学的Breaker团队建立了一套强大的体外筛选策略,借助环化酶CircLigase催化线性DN...
江南大学生物工程学院产业成果—生物合成手性醇酸的辅酶再生耦联多酶催化体系构建技术。
酶活是酶和酶制剂的挖掘、创制、研究、生产、分离纯化及应用的一个必不可少的参数。分光光度法是最常用的酶活测定技术,目前利用分光光度法测定酶活只测定反应开始及结束时的底物或产物浓度,无法判断在反应过程中底物浓度是否一直处于使酶保持初始催化反应速率的浓度范围之内,测定的结果实际上是两个测定时间点之间的平均催化速率,影响到酶活检测结果的准确性、重现性和可比性。由于该方法酶的催化反应过程与吸光度的检测在时间...
本项目研究了七种抑制剂(分别为亚硫酸钠、明矾、O-异抗坏血酸、EDTA-2Na、CaCl2、多聚磷酸钠、柠檬酸亚锡二钠)对橄榄多酚氧化酶和过氧化物酶活力的影响,并采用两段模型分析了高温处理对橄榄果实多酚氧化酶(PPO)和过氧化物酶(POD)的钝化动力学。结果表明,橄榄中酚类化合物氧化分解与POD和PPO活性有关,在特定的环境条件下,O-异抗坏血酸和柠檬酸亚锡二钠抑制橄榄PPO酶和POD酶活性效果最...
以精炼羊脂为原料,利用脂肪酶酶解以得到小分子脂解产物。选取底物浓度、加酶量、酶解时间为单因素,脂解率为响应指标进行单因素试验,并在此基础上采用Box-Behnken响应面法设计优化羊脂酶解工艺,且对不同酶解程度羊脂特征性挥发成分进行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SPME/GC-MS)分析,确定酶解程度与挥发物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在酶解温度为50 ℃,pH为6.5时,最佳酶解体系参数为:底物质量...
为研究饲料中添加3种不同的碳水化合物对大黄鱼生长性能、饲料利用以及糖代谢关键酶活性的影响,进行为期8周的生长实验和持续24 h的饥饿实验。以葡萄糖、小麦淀粉和糊精这3种碳水化合物作为糖源,设计3组等氮等脂(48%粗蛋白和12%粗脂肪)的饲料。选用初始体质量为(8.51±0.02)g的大黄鱼450尾,随机分为3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50尾)。养殖实验结束后进行饥饿实验,分别在饥饿实验开始后的0、...
探讨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 水平及其代谢酶 MTHFR C677T、MTHFR A1298C、MS A2756G、 MTRR A66G 基因多态性与冠心病的相关性ꎮ 方法 在川东北地区汉族人群中 221 例冠心病患者(冠心病组)和与 之性别、年龄匹配的 210 例非冠心病患者(对照组)为研究对象ꎮ 采用 Hcy 检测试剂盒(速率法)测定两组患者血 浆 Hcy ...
探讨脂肪酸移位酶FAT/CD36与长链脂肪酸的结合机制。 方法 ELISA分析重组蛋白FAT/CD36与不同种类长链脂肪酸结合强弱机制,分子模拟对接进一步验证其结合机制并分析其可能作用位点。 结果ELISA证明重组蛋白FAT/CD36与不同种类长链脂肪酸均显示特异性结合,结合值大小为油酸>棕榈酸>棕榈油酸>肉豆蔻酸>硬脂酸。分子模拟对接进一步验证FAT/CD36受体蛋白主要与其中的油酸、棕榈酸及棕...
探讨冠心病患者血清前蛋白转化酶枯草溶菌素9(PCSK9)与小而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sdLDLC)的关系。 方法 收集2014年3月至2014年12月在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住院且行冠状动脉造影术确诊为冠心病的患者100例作为冠心病组,同期健康体检者67例作为对照组。Lipoprint脂蛋白分析仪检测LDLC颗粒大小、sdLDLC颗粒数及sdLDLC所占LDLC的百分比(简称sdLDLC百分比);酶...
利用常压室温等离子体(ARTP)诱变选育高产核酸酶P1菌株。
紫外线与微波复合诱变选育高产脂肪酶菌株的研究。
微生物聚磷及其酶学调控     聚磷菌  多聚磷酸盐  PPK  PPX    基因  代谢调控       2015/7/17
本文论述了微生物细胞内磷酸盐转运机制和与聚磷相关的酶—PPK、 PPX及两者对微生物聚磷行为的调控,并对今后研究重点做出展望.论文认为对于微生物聚磷的研究应从纯种微生物转移到强化生物除磷系统的混合微生物菌群,运用分子生物学和生物信息学手段分析聚磷优势菌种的PPK和PPX酶的结构特征及其在活性污泥中的变化规律,进一步深入认识生物除磷调控机理,开辟寻求提高系统除磷效率的新途径.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