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生物学 >>> 生态学 >>> 数学生态学 化学生态学 生理生态学 生态毒理学 区域生态学 种群生态学 群落生态学 生态系统生态学 生态工程学 生态学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46-60 共查到知识要闻 生态学相关记录1395条 . 查询时间(2.203 秒)
我国西北干旱区位于亚洲内陆深处,常年降水量偏少,属于典型的内陆干旱和半干旱区,该区域生态环境脆弱且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敏感。近几十年来,西北地区持续变湿,表现为地表降水增加、主要河流径流量加强、湖泊水位上升及植被恢复等现象,但西北干旱区气候变湿的原因尚不完全清楚。同时,在全球变暖背景下近几十年来西北干旱区沙尘活动也显著减弱 (图1)。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气候变化集成-模拟-同化-预测科研...
2024年1月11日,深海地球物理与资源研究室王吉亮副研究员与合作者在国际地学期刊Basin Research发表题为Submarine fluid flow system feeding methane emission in the northern South China Sea的研究成果,研究琼东南盆地支撑冷泉活动的海底流体活动系统结构特征和发育演化规律,揭示了海底滑坡对冷泉活动性的控制作...
2024年1月3日下午,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简称“版纳植物园”)与勐腊县勐醒小学开展了第69期“成长中的望天树”科普讲座活动。园林园艺中心高级工程师闫丽春、生物地理与生态学研究组博士研究生郭楚嘉同学分别为勐腊县勐醒小学四年级和五年级共160余名同学做了科普报告。
2023年12月25日,由广东省生态学会、广州市生态学学会、五华县科学技术协会、五华县教育局、五华县科工商务局联合主办的生态环境科普宣传进校园活动分别在五华县第五小学、河东镇第三小学举行。
2024年1月5日,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热带海洋生物资源与生态重点实验黄小平团队在热带海草床的碳汇过程与机制研究获得新认知。相关成果“Nitrogen enrichment decreases seagrass contributions to refractory organic matter pools”发表在Limnology & Oceanography上(博士生罗红雪为第一作者,研究...
2024年1月5日,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海洋生物多样性演化与分子生态学学科组聚焦珊瑚礁关键生物类群的多样性形成与演化问题,将物种分布模型与物种相互作用进行耦合解析,创新性发现珊瑚礁物种的生物地理分布演化规律及其对未来气候变化响应的模式,相关研究成果“Considering biotic interactions exacerbates the predicted impacts of clim...
森林凋落物作为森林生产力与整体功能的重要指征,不仅是森林土壤有机质形成的重要来源,也是森林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重要途径,因此凋落物一直是森林生态学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区域水热条件发生改变、极端气候事件发生频率增加,森林凋落物产量、组分构成及时间分布发生着重大变化,将深刻影响陆地森林生态系统一系列理化生过程和生态服务功能。
2024年1月4日,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研究员史吉平、刘莉团队,在微生物协同强化餐厨垃圾厌氧发酵产甲烷方面取得进展。相关研究成果以Synergistic bioaugmentation with Clostridium thermopalmarium and Caldibacillus thermoamylovorans improved methane production from the...
城市土壤动物是城市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丰富的土壤动物也是城市土壤生态系统功能发挥的有效保证。作为地球上数量最多、物种多样性最丰富的后生动物,线虫占据土壤食物网的不同营养级,具备高度多样化的功能类群,在促进土壤生态系统功能稳定性上具有重要作用。探讨城市土壤线虫对城市土壤生态系统功能稳定性的影响,对于保护和改善城市生物多样性,促进城市生态系统健康及其生态功能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Q...
城市土壤动物是城市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丰富的土壤动物也是城市土壤生态系统功能发挥的有效保证。作为地球上数量最多、物种多样性最丰富的后生动物,线虫占据着土壤食物网的不同营养级,具备高度多样化的功能类群,在促进土壤生态系统功能稳定性上发挥了不容忽视的作用。充分认识城市土壤线虫对城市土壤生态系统功能稳定性的影响对保护和改善城市生物多样性,促进城市生态系统健康及其生态功能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加速生物多样性的减少,导致物种范围的转移、收缩和扩张。在全球范围内,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已对生物多样性构成了严重威胁,目前已导致全球522种灵长类动物中约68%的物种面临灭绝风险。中国现存有灵长类物种有3科8属28种,包括懒猴(Lorises)、猕猴(Macaques)、叶猴(Langurs)、金丝猴(Snub-nosed monkeys)和长臂猿(Gibbons),是世界上灵长类...
生物标志物brGDGTs是由异养细菌合成的一类微生物四醚脂类化合物。它们分布广泛且不易降解,重要的是其组成对环境温度非常敏感,因而是定量示踪过去陆地温度变化非常有潜力的工具。目前,brGDGTs已被广泛应用于黄土、湖泊、泥炭和海洋等沉积环境的古温度重建工作,拓展了我们对不同时间尺度陆地温度变化历史的认识。然而,一些与温度无关的参数,尤其是5-甲基brGDGTs与6-甲基brGDGTs相对比例的变化...
未来气候变暖下陆地生态系统碳库变化及其对气候的反馈是目前人类十分关心的问题。热带和亚热带森林储存了陆地三分之二的植被碳和三分之一的土壤碳,在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对气候变暖的响应显著地影响未来气候变化的方向和强度。然而,热带和亚热带森林碳动态对未来气候变暖的响应方向和强度仍然未知,是地球系统模型预测不确定性的主要来源。
2023年12月28日,中国科学院环江喀斯特生态系统观测研究站(“广西环江喀斯特农田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编著的《农田生态系统卷:广西环江站(2007-2015)》由中国农业出版社出版发行。
自洪堡德(Alexander von Humboldt)提出山地生物多样性梯度格局的两百多年间,“热带山地生物为何如此多样?”一直是生态学研究的热点问题。Daniel Janzen于1967年提出:热带山地拥有相对稳定的气候条件,导致热带山地海拔间气候重叠较小,因此热带物种的生态位范围比高纬度地区物种更窄,这促使高度的物种共存和多样性得以实现。Janzen山地假说至今已经在动植物里得到了广泛的验证...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