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生物学 >>> 昆虫学 >>> 昆虫生物化学 昆虫形态学 昆虫组织学 昆虫生理学 昆虫生态学 昆虫病理学 昆虫毒理学 昆虫行为学 昆虫分类学 实验昆虫学 昆虫病毒学 昆虫遗传学 昆虫学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91-105 共查到知识要闻 昆虫学相关记录467条 . 查询时间(1.865 秒)
2022年9月6日,东南大学生科院潘玉峰教授在美国科学院院刊PNAS杂志上发表研究论文“The doublesex gene regulates dimorphic sexual and aggressive behaviors in Drosophila”,报道了doublesex (dsx)如何控制果蝇的本能性行为与攻击行为的两性差异。
沫蝉科(Cercopidae)包含178属约1561种,现生种类全球广布。迄今为止,沫蝉科的化石记录较多,从古新世到更新世共报道了40多种,主要分布于欧亚和美洲地区。沫蝉科最古老的确切记录为报道于中国香港的疹状奇沫蝉(Allocercopis punctatis Lin, 1997)。然而,大部分沫蝉科化石记录的发表年代较早,缺乏对关键鉴定特征的深入研究,其分类学位置仍不明确。
2022年9月5日,中国农业科学院蜜蜂研究所资源昆虫生物学与饲养团队与美国加州大学河滨分校及埃塞俄比亚巴赫达尔大学合作,初步解析了蜜蜂先天免疫系统应答蜂螨感染的机制,为深入理解蜜蜂抗螨分子机理和抗螨特性定向育种提供了理论依据。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分子和细胞蛋白质组学(Molecular & Cellular Proteomics)》上。
2022年8月24日-8月25日,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参与协办的澜湄合作国家食用昆虫发展论坛在贵州大学召开。本次论坛由贵州大学主办,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南开大学、广东省科学院、山东农业大学、华中农业大学及山东农业工程学院等单位协办,来自韩国安东国立大学、巴基斯坦信德大学、日本立教大学、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南开大学、广东省科学院、山东农业大学、华中农业大学、山东农业工程学院、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乐山师范学...
水稻条纹病毒(RSV)是虫媒纤细属病毒,主要由媒介昆虫灰飞虱以持久、增殖型方式传播,导致东南亚水稻严重减产。近日,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研究员崔峰带领的媒介昆虫与病毒基因组学研究组,以灰飞虱传播RSV为研究系统,在媒介昆虫传毒领域取得重要进展。
水稻条纹病毒(RSV)是一种虫媒纤细属病毒,主要由媒介昆虫灰飞虱以持久、增殖型方式传播,导致东南亚水稻严重减产。崔峰研究员带领的“媒介昆虫与病毒基因组学”研究组,以灰飞虱传播RSV为研究系统,近期在媒介昆虫传毒领域取得重要进展。
2022年8月22日,中国农业科学院烟草研究所烟草病虫害绿色防控创新团队系统解析了手性酰胺类杀菌剂氟唑菌苯胺的立体选择性环境行为及分子机制,对手性农药的高效利用和污染修复具有重要指导意义。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有害物质杂志(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手性是自然界的一种基本属性。手性化合物对映体进入环境介质后在迁移、转化、降解和生物效应等方面的差异已成为研究热点...
华中农业大学植物科学技术学院王满囷教授带领昆虫化学生态学团队在《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发表题为“Sublethal Exposure to Cadmium Induces Chemosensory Dysfunction in Fire Ants”的研究论文。该研究阐明了重金属镉(Cd)污染对入侵害虫红火蚁嗅觉识别的影响,揭示了Cd污染诱导红火蚁嗅觉...
自然界中部分动物具有成球行为(Conglobation),可在遇到危险时将身体卷曲成球,如犰狳、穿山甲、刺猬、球马陆、球鼠妇等。这些动物均是依赖多个体节的卷曲形成紧密球形,保护身体腹面、足等脆弱部位。昆虫的身体躯干只有头胸腹三个体节,因而具有成球行为的昆虫通常无法形成紧密的球形,身体腹面、足等部位不可避免的会有外露。然而,昆虫中也有特例。例如,球金龟是一类能够形成紧密球形的昆虫,其特殊技能受到科学...
生物钟控制了代谢、进食-禁食周期以及睡眠-觉醒活动的日常波动,并在衰老和各种代谢疾病中发挥关键作用。果蝇是研究昼夜节律调节的关键模式生物,已通过遗传筛选鉴定出了大量具有特征的时钟基因。鞘磷脂(SM)在果蝇中为神经酰胺磷酸乙醇胺(CPE),是形成动物细胞质膜的主要鞘脂成分之一,并且普遍分布在所有组织中,特别在中枢神经系统中含量丰富。前期脂质组学工作发现,个体血浆中鞘磷脂生物节律存在巨大差异,但迄今为...
昆虫起源于约4.8亿年前,是地球上最繁盛的动物类群,已被描述的种类超过100万,占所有动物种类的50%以上。这个古老的动物类群在发育、行为、社会性、生态等方面展现出极其丰富的多样性,是地球上最成功的动物类群。
2022年7月18日,中国农业科学院蜜蜂研究所传粉昆虫资源与育种团队在利用昆虫细胞系外源表达分泌型蛋白方面进行了方法创新,成功制备出高表达量、高纯度的植物模式识别受体类蛋白BAK1,优化商用昆虫细胞系外源表达蛋白体系。相关技术荣获国家发明专利,专利号为ZL201811280276.4。
2022年7月18日,浙江大学农学院联合范德堡大学在Cell期刊在线发表题为“HGT is widespread in insects and contributes to male courtship in lepidopterans”的研究论文。该研究系统性地解析了昆虫纲水平转移基因的分布、命运,以及功能,研究结果有助于深入理解昆虫生物多样性的产生模式。
2022年7月14日,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草地虫鼠害监测与防控创新团队在《Journal of Fungi》在线发表题为“Bioinformatics analysis and functional characterization of the CFEM proteins of Metarhizium anisopliae ”的论文。该论文对昆虫病原真菌金龟子绿僵菌CFEM家族基因做了...
2022年7月6日,基因组所与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合作,在国际知名生物学杂志《BMC生物学(BMC Biology)》上在线发表了题为“Genome of the hoverfly Eupeodes corollae provides insights into the evolution of predation and pollination in insects”的研究论文。研究首...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