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生物学 >>> 动物学 >>> 动物学其他学科 >>>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知识要闻 动物学其他学科相关记录180条 . 查询时间(0.418 秒)
2024年4月17日至22日,加拿大卡尔顿大学Steven J. Cooke教授受邀到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进行学术交流与国际合作研究活动。
2024年1月27至31日,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简称“版纳植物园”)环境教育中心开展了动物标本制作培训班,来自环境教育中心、动物行为与环境变化研究组、西双版纳森林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及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护局的9名学员参加了此次培训。
2023年10月10日,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汪筱林研究团队与沈阳师范大学、哈密市博物馆合作,在《历史生物学》(Historical Biology)上,在线发表了关于哈密翼龙动物群兽脚类足迹化石的研究成果。该研究依据兽脚类足迹的大小,推断造迹恐龙的臀高约65 cm,体长约171 cm,体重约30 kg,为小型兽脚类恐龙。这是哈密及吐哈盆地白垩纪恐龙足迹的首次发现,增加了哈密翼龙动物群...
人类是灵长类动物之一。因为我们会写诗,会操控复杂工具,所以我们和其他大型灵长类动物包括黑猩猩、大猩猩、狒狒以及红毛猩猩等,非常不同。因此探究灵长类动物的基因组、起源和社会演化过程将极大帮助我们了解人类自己。2023年6月1日,以我国科学家组织的灵长类基因组计划发布了阶段性成果,在灵长类演化研究上取得重大进展,并回答了与该类群有关的一系列问题。其主要成果以研究专刊的形式在科学发表4篇论文,同期还发表...
蛇类处于脊椎动物演化历程的关键节点,是脊椎动物中的重要类群。全球有约4000种,广泛分布于除南极洲外的各大洲陆地和海洋。蛇类演化出了四肢缺失、身体延长、左右肺不对称发育和红外感应等特殊表型,揭示这些表型背后的遗传机制对理解脊椎动物演化历史具有重要意义。2023年6月19日,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李家堂团队在Cell上发表了文章“大规模的蛇基因组分析为脊椎动物的发育提供了见解”。研究人员基于大规模...
2023年6月2日,武汉大学赵华斌教授到访海洋生物多样性与进化研究所,并在达尔文馆学术厅为师生们进行了题为“动物多样性与适应性分子演化”的主题学术报告。赵教授围绕着“基因功能的适应性演化在动物食性多样性演化中的作用机制”这一问题,分别从候选基因和动物类群两个角度,对脊椎动物味觉基因的功能演化和蝙蝠食性多样性的分子演化进行了精彩的讲解。报告会由高珊教授主持,来自鱼山校区、浮山校区及中科院海洋所的大批...
最近,省科技厅组织专家对海南大学药学院实验动物中心实验动物使用许可进行现场评审,专家充分肯定了实验动物中心的硬件建设和软件管理规范,于2023年5月5日获得海南省科技厅下发的《实验动物使用许可证》。这是海南大学获得的第一个实验动物使用许可证。实验动物是生命科学、生物医药的度量衡。实验动物中心的建成并获得使用行证许可,为海南大学提升生命科学、医学和药学相关学科的教学水平和科研水平提升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自然界中,体色多态性广泛存在于昆虫、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等几乎所有动物类群,这些丰富色彩的形成机制一直备受科学研究者的关注。爬行动物的颜色或斑纹主要由发育自神经嵴细胞的3种色素细胞(黑色素细胞、黄色素细胞和虹彩细胞)形成,这些色素细胞的排列和相互作用最终产生了不同的色彩。蛇类是体色最为丰富的爬行动物之一,其体色多态性在不同物种间或同一物种内均有出现,为研究体色多态性的演化提供了良好模...
阳光对于生物至关重要但又有过强的紫外辐射,不仅可能诱导黑色素瘤以及其他皮肤癌症的产生,严重的甚至还会威胁生物生存。如何防御过多的紫外辐射对生物造成的影响,一直以来备受关注。许多生物体发展了不同的适应性特征,以对抗紫外辐射的有害影响,例如鸟类羽毛的颜色、人体皮肤色素沉着等。在分子层面,目前发现与抗氧化代谢、DNA修复途径等相关的基因可能在预防或减少紫外辐射造成的损伤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已有研究大...
长期以来,野生动物监测是生物多样性监测的一个难点,尤其是鸟类、鸣虫等不易被红外相机探测到的动物类群。声纹识别为监测这些隐藏的动物提供了新途径。特别是2022年来权威科学数据库的数据积累和深度学习在声纹识别中的广泛应用,加速推进了该领域的发展。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生物多样性信息学研究团队长期致力于生物多样性数据建设与数据挖掘分析,发布了中国生物物种名录、中国生物地图、中国动物主题数据库和生物记app...
在长期演化过程中肠道微生物与宿主形成密切联系,在宿主营养代谢、免疫、健康、适应性演化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同时,也相应地受到宿主食性、系统发育关系等因素的影响。然而,关于脊椎动物肠道微生物多样性及其影响因素缺乏系统性评估,肠道微生物对野生脊椎动物生理代谢的调控作用及其分子机制也尚不清楚。针对以上科学问题,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魏辅文院士团队近期取得了进展。
包括人类在内的哺乳动物听觉器官早期演化研究,一直备受古生物学界关注。这当中,在哺乳动物演化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的麦氏软骨,仍有诸多未解之谜,期待更多化石发现研究予以破解。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中科院古脊椎所)王元青团队联合北京大学口腔医院与美国同行,最新在中国辽宁热河生物群的化石研究中发现距今约1.2亿年的早期真兽类新物种,命名为“九佛堂传夔兽”。
记者从国家林草局召开的防控野猪危害工作经验总结交流电视电话会获悉,国家林草局已在山西、四川、福建、江西、河北、广东、陕西、湖南、湖北、辽宁、黑龙江、浙江、安徽、宁夏等14个省(区)启动防控野猪危害综合试点。
近日,从欧洲科学院(Academia Europaea)网站获悉,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魏辅文研究员当选欧洲科学院院士,成为该机构有机体和演化生物学(Organismic & Evolutionary Biology)领域院士。魏辅文研究员长期从事濒危哺乳动物保护生物学和演化生物学研究,率先将种群基因组学和宏基因组学等新技术引入濒危动物研究,开拓了濒危动物种群基因组学与宏基因组学研究领域,并首次提出...
A new study shows the eye size of birds can reveal broad patterns of their biology and behavior, including where they live, what they eat and how they hunt, providing a potential roadmap for future co...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