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物理学 >>> 光学 >>> 几何光学 物理光学 非线性光学 光谱学 量子光学 信息光学 导波发光 发光学 红外物理 激光物理 应用光学 光学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知识要闻 光学 院士相关记录46条 . 查询时间(0.364 秒)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物理学院郭光灿院士团队在光量子行走领域取得重要进展。该团队李传锋、许小冶、韩永建等人与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董少钧以及南方科技大学翁文康等合作,利用人工神经网络作为开放系统中混合量子态的有效拟设,并通过改进自然梯度下降算法有效提高神经网络的训练效率,在具有内禀高维结构的开放光量子行走系统中,首次实现高保真度混合量子态重构。相关成果2024年3月15日发表在国际知名学术期刊《科学·进...
中国光学学会第九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于12月17日在线上举行。学会第八届理事会理事长、北京大学校长龚旗煌院士作工作报告。大会选举产生了新一届理事会,中国科学院院士、解放军总医院激光医学专家顾瑛当选为新一届理事会理事长。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物理学院郭光灿院士团队在固态量子存储领域取得重要进展。该团队李传锋、周宗权研究组基于自主加工的激光直写波导,实现了光子偏振态的可集成固态量子存储,存储保真度高达99.4±0.6%,该工作显著推进了可集成量子存储器在量子网络中的应用。相关成果近日发表在国际知名学术期刊《Science Bulletin》和《Physical Review Letters》上。
人工光合成的意义在于光催化二氧化碳(CO2)转换为碳增值燃料以减缓全球变暖及实现资源再利用。然而,为了进行有效的人工光合作用,现阶段的研究都需要高纯压缩的CO2注入反应室获取目标产物,其研究成本往往很高。因此直接对零压缩的自然空气进行光催化CO2还原具有更实际更迫切的研究需求。因此,寻找一种具有高吸附能力,能够有效分离载流子,实现有效空气催化的材料具有十分切实的重要意义。
2021年7月22日,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上海科技大学等联合研究团队基于激光加速器的小型化自由电子激光研究成果,作为封面文章刊登于国际顶尖学术期刊《自然》(Nature)。
今年是中科院院士唐本忠及其同事提出聚集诱导发光(AIE)概念20周年。2001年,唐本忠团队偶然观察到了这一有悖常理的光物理现象,从而在发光材料研究领域取得了重大原创突破。2016年,Nature将AIE点(聚集诱导发光纳米粒子)列为支撑和驱动“未来纳米光革命”的四大纳米材料之一。这也是唯一一种由中国科学家原创的新材料。
2021年4月12日上午,安徽省召开2020年度全省科学技术奖励大会暨加快科技创新攻坚力量体系建设推进会,会议公布了2020年度科学技术奖获奖项目/人员名单。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物理学院杜江峰院士获安徽省重大科技成就奖,史保森教授团队的“面向高容量高速量子通信的基础研究”获2020年度安徽省自然科学一等奖。
日前,西北工业大学柔性电子前沿科学中心黄维院士团队吴忠彬教授等人在垂直有机发光晶体管领域取得研究进展。他们成功地实现了高效率、低工作电压的垂直有机发光晶体管,在柔性主动显示和固态照明等领域展现了巨大应用潜力。相关研究成果(“Efficient and low-voltage vertical organic permeable base light-emitting transistors”)于2...
近期,人工微结构和介观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极端光学团队彭良友教授和龚旗煌院士团队与德国法兰克福大学Dörner研究组、深圳大学的姜维超助理教授、维也纳工业大学Burgdörfer教授合作在氦原子双电离研究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
近日,西北工业大学柔性电子研究院(IFE)、柔性电子材料与器件工业和信息化部重点实验室黄维院士、安众福教授带领团队与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赵彦利教授合作,在有机长余辉研究领域再次取得重大突破性进展。实现了长寿命、高效率以及颜色可调的聚合物长余辉发光,并展现了该类材料在多级信息防伪、加密等领域应用潜力,相关成果于2月18日发表在国际顶尖学术刊物——Nature Communications(《自然·通讯...
日前,美国光学学会(OSA)在华盛顿宣布,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潘建伟获得2019年度伍德奖(R.W. Wood Prize),获奖理由是“在量子力学基础和光量子信息(包括量子力学非定域性检验、量子密钥分发、量子隐形传态以及光量子计算)前沿领域的先驱性实验研究贡献”。
2018年11月15日下午,中国科学院院士、香港科技大学教授唐本忠客座教授聘任仪式在逸夫楼报告厅举行。中国科学院院士、副校长谭蔚泓为唐本忠院士颁发湖南大学客座教授聘书并为其佩戴校徽。聘任仪式后,唐本忠教授作了题为“创新研究三部曲”的讲座。唐本忠老师以“为什么做研究,做什么研究,怎样做研究”三大问题为切入点,为大家分享了科研心得与体会。唐老师认为,浓厚的好奇心、强烈的事业心、成就感和荣誉感是研究者从...
2018年11月12日上午,应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固体物理研究所邀请,中科院院士、复旦大学教授龚新高做客凝聚态物理前沿论坛,并作了题为“光伏半导体关键物理问题的计算研究”的学术报告。报告会由固体所所长孟国文主持。
2018年10月20日上午,第二十届全国分子光谱学学术会议暨2018年光谱年会开幕式在我市举办。作为国内光谱学领域最高水平的学术会议,也是展示我国在光谱及相关领域所取得的最新研究进展及成果的重要窗口,本届年会共吸引到国内外180多个科研院所的650多位专业人士参加。会议以“庆祝中国光谱40年 构建中国光谱新时代”,围绕拉曼光谱、红外光谱、荧光光谱、原子光谱、新概念光谱分析以及一系列新型光谱技术的科...
2018年10月19–22日,第20届全国分子光谱学学术会议暨光谱40周年庆典在山东省青岛市召开。我校化学化工学院田中群院士和孙世刚院士获“中国光谱成就奖”,以表彰他们在开发和推动光谱技术发展方面做出的杰出贡献,同时获该奖项的还有中科院大连化物所的李灿院士。田中群院士在表面增强拉曼光谱和谱学电化学的研究领域做出杰出贡献。在壳层隔绝纳米粒子增强拉曼光谱研究方面取得了原创性的研究成果,基本解决了该领域...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