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物理学 >>> 高能物理学 >>> 基本粒子物理学 宇宙线物理学 粒子加速器物理学 高能物理实验 高能物理学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1-12 共查到知识要闻 高能物理学 ATLAS相关记录12条 . 查询时间(0.068 秒)
近日,欧洲核子研究中心(CERN)大型强子对撞机LHC上ATLAS和CMS实验在《自然》杂志上首次发布基于全部Run2数据的希格斯粒子的联合测量结果。这一结果是迄今为止希格斯粒子性质的最精确测量结果。
2020年9月16日,欧洲核子中心(CERN)的研究委员会(Research Board)委员会批准了ATLAS实验的高颗粒度时间探测器项目(HGTD)的建设。这标志着该项目完成了预研和准备,正式进入到建造阶段。HGTD项目所研发的超快传感器芯片,超快读出芯片和大面积超快探测器集成等都是国际顶尖的全新技术,这吸引了中国、法国、美国、西班牙、德国等各国的参与。其中国内参与单位有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
欧洲核子中心(CERN)于8月3日发布新闻稿[*]重点报道了在大型强子对撞机LHC上首次找到希格斯粒子衰变到双缪子末态证据这一突破性进展。LHC上的CMS与ATLAS实验获得的信号探测显著度[**]分别是和;综合两者,探测到信号过程的证据确凿无疑(>),这是首次对希格斯粒子与第二代费米子耦合的直接探测,是一个全新的有里程碑意义的结果。中国科学技术大学ATLAS实验组在该项工作中做出了重要贡献。
近日,南京大学ATLAS实验团队为主开展的寻找超出标准模型高质量希格斯粒子的最新实验结果作为编辑推荐发表在了《物理学评论快报》上【Phys. Rev. Lett. 125, 051801】(预印文本号:arXiv:2002.12223)。2012年,欧洲核子研究中心CERN的大型强子对撞机LHC发现了粒子标准模型预言的希格斯粒子,证明了电弱自发对称破缺机制的正确性。因此,次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了...
山东大学前沿交叉科学青岛研究院粒子科学技术研究中心马连良教授自2010取数之初就参加了ATLAS实验上首次开展的VH, Hàbb的物理分析(发表于Phys. Lett. B 718 (2012) 369-390);除了开展该分析的事例选择外,还独自负责了Hàbb的第一篇期刊文章的物理结果的统计分析,并为希格斯粒子发现文章提供了Hàbb的统计结果。他自2013年到山东大学工作后,带领团队成员博士后R...
在7月9日在韩国首尔举行的国际高能物理大会(ICHEP)上,运行在欧洲核子研究中心CERN的大型强子对撞机LHC上ATLAS实验宣布发现Higgs粒子衰变到底夸克对过程。观测到的信号显著性为5.4倍标准偏差,即统计学上该信号是由本底噪声导致的概率小于千万分之一。这是世界上首次观测到的Higgs粒子衰变到底夸克对过程,是2012年发现Higgs粒子以来,LHC实验最重要的物理成果之一。南京大学ATL...
2018年7月9日,欧洲核子中心大型强子对撞机(LHC)上的超环面仪器(ATLAS)实验在ICHEP2018国际高能物理会议上公布了的最新成果:ATLAS合作组首次发现了希格斯粒子的最主要的衰变过程——正反底夸克对衰变(H→bb-bar)。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ATLAS组梁志均、石辽珊、刘波、娄辛丑在该项研究中作出了关键贡献。
高能物理国际学术会议(ICHEP)每两年举办一次,是高能物理领域最重要的学术会议。2018年7月4日至11日, 第39届高能物理国际学术会议在首尔召开。在此次大会上首次公开发布的新成果中,中国科大ATLAS课题组直接参与并做出主要贡献的成果有5项: 低质量双光子共振峰的寻找:利用积分亮度为80 fb-1的数据,在65 – 110 GeV 范围内寻找衰变到双光子的新粒子,未见新粒子的迹象,给出了新粒...
2018年7月9日,在2018国际高能物理会议上,欧洲核子中心大型强子对撞机上的超环面仪器(ATLAS)实验公布了最新成果——ATLAS合作组首次发现了希格斯粒子的最主要衰变过程,即正反底夸克对衰变。中国科学家在此次实验中作出关键贡献。
近日,ATLAS合作组在大型强子对撞机物理国际研讨会上宣布发现了希格斯粒子伴随顶夸克对的产生过程(ttH,信号显著性达6.3倍的标准偏差),CMS合作组也报道发现了5.2倍标准偏差的ttH信号,同时欧洲核子研究中心也召开了该发现的媒体发布会。实验上发现该稀有过程的产生信号,可检验标准模型中希格斯机制的关键参数,是高能物理领域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
在今年7月5-12日于意大利威尼斯举行的欧洲物理学会高能物理分会(EPS-HEP)上,欧洲核子研究中心大型强子对撞机(LHC)上的ATLAS实验宣布观测到Higgs粒子衰变到底夸克对(Hbb)的过程。结合 2011至2016年共两期质子质子对撞数据, 观测到的信号显著性为 3.6倍标准偏差,即统计学上该信号是本底噪声的概率几乎只是万分之一。这是2012年发现Higgs粒子以来,LHC实验最重要的物...
近期,清华大学物理系教授陈新的实验组正式加入ATLAS实验,清华成为ATLAS中国组的第6位成员,正式参加实验进行的各项科学研究。2012年希格斯粒子的发现是物理学领域的一次重大突破,它是基本粒子标准模型理论中的最后一环,一种神秘的赋予所有其它已知基本粒子质量的标量玻色子。希格斯粒子在半个世纪前就被希格斯(Higgs)、弗朗索瓦(François)等理论物理学家提出,直到最近才得到欧洲大...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