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生物学 >>> 生物学其他学科 >>>
搜索结果: 1-10 共查到知识要闻 生物学其他学科 DNA相关记录10条 . 查询时间(0.215 秒)
2021年8月6日,复旦大学人类表型组研究院研究员丁琛团队在Advanced Science发表最新研究成果。该团队聚焦转录因子研究十余年,在世界范围内首次实现大规模甲基化转录因子阅读器的鉴定及功能研究。最新研究提供了最全面的转录因子—被修饰DNA相互作用组,涵盖70%的转录因子。
2021年8月6日,生命科学学院、山东省动物细胞和发育生物学重点实验室邵明教授团队在Science Advances上发表了题为“Rapid generation of maternal mutants via oocyte transgenic expression of CRISPR/Cas9 and sgRNAs in zebrafish”的研究论文。
清华大学朱听课题组全化学合成了分子量达90 kDa的大型镜像蛋白质:镜像PfuDNA聚合酶,利用该高保真镜像聚合酶组装出千碱基长度的长链镜像DNA,并开发了基于镜像DNA的信息存储技术。
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生物与化学交叉中心王文元团队与同济大学附属上海东方医院徐俊团队、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王坚团队合作,首次报道并命名了一个新的大脑特异性非编码核糖核酸(lncRNA)BS-DRL1,揭示了其参与调控神经细胞DNA损伤应答和基因组稳定性的机制。
天津大学元英进教授团队从头编码设计合成了一条长度为254,886 bp、专用于数据存储的酵母人工染色体,借助无线通信中前沿的纠错编码将两张经典图片和一段视频存储于高效组装的人造染色体,利用酵母繁殖实现了数据稳定复制,用便携式的三代纳米孔测序器件实现了数据快速读出与无错恢复。
加拿大麦吉尔大学最新研究表明,由DNA(脱氧核糖核酸)链制成的纳米“立方笼”可封装小分子药物,并在受到特定刺激后将药物释放出来。发表在最新一期《自然·化学》上的此项研究成果,标志着利用生物纳米结构将药物输送到患者的病变细胞又朝前迈进了一步,同时也为设计以DNA为基础的纳米材料开辟了新的可能。
2013年7月6日,《加拿大商报》公布了一项科学研究成果,一块从加拿大育空地区出土的70万年前的马化石中,成功提取了DNA的基因序列。这块化石长约6英寸、宽3.2英寸,于10年前出土,因为出土地点的严寒冻土条件,使得样本中的骨胶原残余和部分血管得以保存。科学家3年前开始尝试提取DNA样本,从200次反复试验中仅成功了一次。通过这仅有的一次成功,科学家创造了分析化石中DNA序列的新方法,可以重复使用...
胶体纳米粒子的“自下而上”自组装是纳米材料领域的热点研究内容,在纳米尺度内调控粒子的自组装过程,对研究粒子之间的近场相互作用、制备功能纳米材料及发展纳米器件等具有重要意义。DNA由于其独特的结构特点,如序列可设计性和结构刚性(小于50nm)等,被广泛作为纳米构筑材料或模板用于指导胶体粒子的精确组装,尤其在金属纳米粒子的可控组装中发挥关键作用,利用DNA模板指导金属纳米结构的研究极大地推动了金属等离...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借用DNA条形码技术“扫描”地球上种类繁多的物种将不再是梦想。这项新技术的应用对于生物多样性、有害生物控制、生物产品贸易监管、生物来源食品、中药产品、检验检疫等领域将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但目前,距离这一梦想的实现还有一定距离。在日前召开的中国科协第31期新观点新学说学术沙龙上,有关专家呼吁:
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2007年5月31日消息 该所单分子探测和单分子操纵实验室李宾等人的最新科研成果发表在《美国化学学会会刊》(JACS)上。该成果利用一种自主发展的特殊纳米操纵技术——“动态组合纳米蘸笔”技术,克服了传统生化反应中非限制性内切酶(DNase I)对DNA分子的切割没有明显序列特异性而对整条DNA链随机酶解的问题。利用该技术,可以首先把酶“定位放置”在单个DNA分子链上,然...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