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学 >>> 植物保护学 >>> 植物检疫学 植物免疫学 植物病理学 植物药理学 农业昆虫学 植物病毒学 植物病虫害测报学 抗病虫害育种 有害生物化学防治 有害生物生物防治 有害生物综合防治 杂草防治 鸟兽、鼠害防治 植物保护学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76-90 共查到人物 植物保护学相关记录1557条 . 查询时间(5.054 秒)
王伟,博士,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福建省高层次人才。植物与病原菌的相互作用。以水稻、大豆和拟南芥等作为主要实验材料,研究植物免疫的分子机制及其信号转导途径。近年来,在New Phytologist、Plant Journal和JIPB等著名国际学术期刊发表研究论文多篇。
赵彦朋,博士,讲师,硕士生导师。研究兴趣、领域:通过生物信息学、分子生物学和遗传学手段解析植物油脂合成调控及植物的免疫反应机制等。
王惠,福建农林大学植物保护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昆虫病毒与植物病毒互作关系,昆虫抗病毒免疫机制。
蔡海,武威职业学院现代农业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植物保护、生态学。主要讲授课程:《植物与植物生理学》、《设施环境与调控》、《植物生长环境》、《绿色作物标准化生产》、《农业气象学》、《园林生态学》、《环境保护概论》、《园艺植物病虫害防治》、《植物检疫技术》、《军事理论》、《植物化学保护技术》、《种子储藏加工》、《蔬菜制种技术》、《景观生态学》、《种子法规与实务》等课程。
陈燕,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热带、亚热带作物病虫害防治及生物技术工作,先后主持或参与了26项科技项目,获得广西农业科学院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2019年、2020年共获得事业单位嘉奖奖励2次。获授权发明专利5件,授权实用新型专利8件,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3件,广西科技成果登记13项。发表论文16篇,参与编写编著1部。
黄晓磊,博士,福建农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第七届学术委员会委员,福建省引进高层次人才(B类)、闽江学者特聘教授、福建省特殊支持人才“双百计划”人选。2008年于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获博士学位,2011年、2012年分别赴美国农业部系统昆虫学实验室和美国加州大学尔湾分校留学。2008年7月至2014年8月在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工作,2014年8月起在福建农林大学工作。
韩群鑫,女,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四川资中人。广东省有害生物预警会商专家,广东省植物保护学会理事,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农业害虫生态调控团队PI,植物保护系主任,广东省普通高校果蔬病虫害绿色防控重点实验室副主任,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负责人,省级一流课程《农业昆虫学》负责人。
董章勇,男,博士,博士后,教授,硕士生导师,植物健康创新研究院执行副院长,广东省植物病理学会理事,广州市蔬菜学会理事。主要研究植物与病原物相互作用、病原菌大数据基因组学。主讲本科生《微生物学》、《生物信息学》、《高级语言程序设计》和研究生《大数据基因组学》、《分子植物病理学》、《专业英语》等课程。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广东普通高校重点项目和广州市重点研发计划专题等科研项目10余...
孙昀皓,男,1988年3月,特聘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植物保护系副系主任;植物保护专业2020级班主任。
福建农林大学媒介病毒研究中心郭忠新教授。
刘长明,博士,福建农林大学研究员,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和领域:寄生蜂分类与系统发育,害虫生物防治。
杨广,中共党员,1973年11月生,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为福建农林大学植物保护学院副院长、农业部闽台作物有害生物综合治理重点实验主任、害虫绿色防控福建省高等学校重点实验室主任、福建农林大学应用生态研究所所长、福建省昆虫学会副理事长等。
吕明发,福建农林大学植物保护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植物病原细菌致病机理及信号转导,植物细菌性病害生物防治及其机制。
卓涛,博士,副研究员。研究方向:微生物-植原微生物物相互作用。
丁新伦,博士,副教授。主要从事(1)水稻病毒病的致病机制以及病毒-植物的互作机理研究;(2)草莓病毒病的分子鉴定及防控技术研究。主持及参与多项省级和国家级科研项目,发表论文多篇。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