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生物学 >>> 水生生物学 >>>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知识库 水生生物学 酶相关记录18条 . 查询时间(0.303 秒)
动物早期胚胎发育由存储在卵子中的母源因子(母源mRNA和蛋白)进行调控,逐步完成从母源因子主导到合子基因主导的过渡(母源-合子转换),在此过程中,母源mRNA稳定性及翻译的调控对母源-合子转换及胚胎发育的有序进行发挥着重要作用。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国家生物信息中心)杨运桂研究组和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刘峰研究组的早期合作研究发现,RNA m5C修饰及RNA结构变化调控母源mRNA稳定性,从而...
采用3×4双因素实验设计,以初始质量为(8.06±0.08) g的大菱鲆幼鱼(Scophthalmus maximus L.)为对象,研究在饲料中添加3种糖源(葡萄糖、蔗糖和糊精)及4个水平(0、5%、15%、28%)对大菱鲆肝脏糖酵解关键酶己糖激酶(HK)、葡萄糖激酶(GK)、磷酸果糖激酶(PFK)、丙酮酸激酶(PK)和糖异生关键酶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激酶(PEPCK)、1, 6-二磷酸果糖酶(F...
以海洋硅藻三角褐指藻为实验材料,研究了不同氮磷比培养对其光合无机碳利用和碳酸酐酶活性的影响,结果显示三角褐指藻生长速率在N:P=16:1时最大,高于或低于16:1时明显下降,表明其最适生长受到氮磷的限制。氮限制(N:P=4:1或1:1)导致叶绿素a含量分别下降30.1% 和47.6%,磷限制(N:P=64:1或256:1)下降39.1%和52.4%,但氮或磷限制对叶绿素c含量并没有明显影响。不同营...
鸟氨酸脱羧酶(Ornithine decarboxylase, ODC)活性能够影响机体的多种生物学过程,包括细胞生长、分化、转化和凋亡等[1]。在人类疾病研究中,ODC 被作为癌症等疾病治疗的一个靶位点[2]。在养殖业中, ODC 是生长密切相关的候选基因,研究报道鸡鸟氨酸脱羧酶基因位于生长QTL 区内,该基因启动子上的多态性与生长和躯体框架特征显著相关[3]。鸟氨酸脱羧酶活性在生长旺盛的组织要...
用不加枯草芽孢杆菌的对照饲料和分别添加2×106、2×107、2×108和5×108 cfu/g枯草芽孢杆菌的4种实验饲料,分别喂养初始均重为(4.16±0.03) g的5组三重复的青鱼鱼种8周。饲养试验在15只容积为80 L循环式水簇箱内进行,水温控制为(25±0.5) ℃。结果表明:饲料中添加枯草芽孢杆菌的实验组青鱼鱼体终重和鱼体增重比不添加的饲料组显著提高,而饲料系数则显著降低(P<0.05...
谷胱甘肽-S-转移酶(Glutathione-S-transferase, GST, EC2.5.1.18)是生物体内一种重要的抗氧化酶,为阐明GST在南极衣藻(Chlamydomonas sp.ICE-L)中的具体地位,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对不同温度下南极衣藻的GST基因的表达进行了分析;并构建了原核表达载体pET28a(+)-GST,转化至大肠杆菌BL21(DE3)中进行诱导表达,通过平板培...
甲壳动物生长发育总是与蜕皮联系在一起的[1]。为了完成蜕皮,顺利实现生长,甲壳动物在蜕皮间期进行快速大量取食,临近蜕皮前取食逐渐减少,直至蜕皮时停止,待蜕皮后动物具备了坚硬外壳,又开始缓慢取食[2−3]。基于对甲壳动物幼体物质储备的研究,Anger 和Dawirs 提出不可恢复点(Point of no return,PNR)和饱和储存点(Point of reserve satura...
采用酶学和形态学测定方法,研究在投喂卤虫条件下长吻(鱼危)仔鱼4种主要消化酶:胃蛋白酶、胰蛋白酶、脂肪酶和淀粉酶的活性变化以及长吻(鱼危)仔鱼口宽、全长变化。实验共进行13d,实验结果表明: (1)长吻(鱼危)仔鱼全长、口宽的发育与其日龄表现出明显的线性正相关(RTL2=0.974, RMW2=0.964)。口宽与全长比值(MW/TL)在仔鱼开口后急剧下降, 并自7日龄开始维持在0.07—0.08...
以鱼粉、豆粕和玉米蛋白粉为待测原料,分别与暗纹东方鲀基础饲料配制成3种试验饲料,其中含有70%的基础饲料和30%待测原料,研究暗纹东方鲀对3种蛋白质原料的消化率;用豆粕、玉米蛋白粉替代部分鱼粉配制基础饲料,分别在基础饲料中添加0.050%和0.075%的酶制剂,研究酶制剂对暗纹东方鲀配合饲料表观消化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暗纹东方鲀对鱼粉、豆粕和玉米蛋白粉蛋白质和干物质的消化率都较高,蛋白质的消化...
探讨了饲料中不同蛋白质和能量水平对建鲤幼鱼生长性能、体组成和消化酶活性的影响。其中,蛋白质(CP)的4个水平分别为26%、30%、33%和36%,可消化能(DE)的两个水平分别为13.5 MJ/kg和14.5 MJ/kg。选用建鲤幼鱼960尾随机分为8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30尾,养殖在规格为3.0 m×1.0 m×0.8 m的水箱中,每日投喂3次,试验期为8周。结果表明: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随...
采用改进的ELLMAN法测定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脑神经节乙酰胆碱酯酶(acetylcholinesterase,AChE)活性,确定其适宜测定条件,并在此基础上测定对虾不同组织AChE活性,比较毒死蜱、敌敌畏、辛硫磷和乙酰甲胺磷4种有机磷农药对凡纳滨对虾脑神经节AChE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温度35 ℃,磷酸缓冲液pH 7.5时,凡纳滨对虾的AChE活性最高,保温...
采用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了凡纳滨对虾不同组织(血淋巴、鳃、肌肉和肝胰腺)中Toll受体和溶菌酶mRNA的相对表达量。结果表明:凡纳滨对虾Toll受体和溶菌酶mRNA在不同组织间的表达量存在显著差异。Toll受体mRNA在各组织中的相对表达水平由高到低顺序依次为血淋巴>鳃>肌肉>肝胰腺。溶菌酶mRNA表达水平则依次为血淋巴>鳃>肌肉>肝胰腺,但血淋巴和鳃之间无显著差异。溶菌酶mRNA和Toll ...
瓯江彩鲤(Cyprinus carpio var. color)是分布在我国瓯江流域的一种鲤科鱼类,色彩艳丽,体形优美,深受人们喜爱。瓯江彩鲤有5种基本体色:“全红”、“大花”、“麻花”、“粉玉”和“粉花”,是研究鱼类体色遗传的良好材料和理想模型。酪氨酸酶(tyrosinase)是影响黑色素合成的关键酶,其转录的提前终止会导致黑色素无法合成。采用RACE技术从瓯江彩鲤皮肤转录本中克隆5种体色酪氨酸...
在高等植物中,Δ9 脂肪酸去饱和酶引入第一个双键到饱和的脂肪酸链中,导致单不饱和脂肪酸的形成。我们通过RT-PCR、RNA ligase mediated RACE (RLM-RACE) and Overlap-PCR方法从海洋微藻绿色巴夫藻中克隆到一个命名为PvfadA的脂肪酸去饱和酶候选基因。通过将PvfadA基因在大肠杆菌表达系统中成功表达,PvFadA可以特异性地将C18:0脂肪酸转变成C...
马来眼子菜化感作用对斜生栅藻同工酶的影响。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