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生物学 >>> 分子生物学 >>>
搜索结果: 1-12 共查到知识库 分子生物学 DNA相关记录12条 . 查询时间(0.467 秒)
1953年美国科学家沃森和英国科学家克里克提出了DNA双螺旋模型,标志着分子生物学的诞生,从此拉开了现代生命科学的帷幕。DNA结构的发现让人类认识了生命的“书写”规律,也给未来的世界带来了更多的可能性。中国科协青少年科技中心携手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央视频,推出2023《科学家讲科学》科普栏目,听院士名家畅谈20期科技热点,共享奇妙科普旅程。
2021年5月18日,《动物学研究》(ZOOLOGICAL RESEARCH,中科院动物学一区Top期刊)发表了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分子古生物学实验室付巧妹研究团队主导,与云南大学、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大理大学、德国Leibniz Institute for Primate Research、越南Wildlife Consultant,Cuc Phuong Commune等单位共同合...
目的:分析并比较测量端粒长度的DNA印迹法和实时定量PCR法在细胞衰老实际研究中的性能。方法:从不同代数(population doublings,PDs)的正常人成纤维细胞(2BS)中提取基因组DNA作为测试样本;对测量端粒长度的DNA印迹法和实时定量PCR法进行优化,以点杂交的方式分析地高辛配基标记检测系统的特异性和灵敏度;分别用两种方法反复测定同一样本的平行样或不同样本并分析比较两种方法测量...
Recent genome-wide measurements of binding preferences of ~200 transcription regulators in the vicinity of transcription start sites in yeast, have provided a unique insight into the cis- regulatory c...
We use the worm-like chain model to study supercoiling of DNA under tension and torque. The model reproduces experimental data for a much broader range of forces, salt concentrations and contour lengt...
在IRIS Indigo2(SGI公司)工作站上,利用InsightⅡ/MSI软件包,以TAT三链DNA为模板,采用同源模建的方法,分别建立起两个含21nt的脱氧寡核苷酸CP1(G3TG2TGT2G5TG2TGT)和CP3(TGTG2TG5T2GTG2TG3)的三维结构.采用分子力学方法进行能量优化,将得到的能量最低结构作为分子的优势构象.研究结果显示,CP1的能量低于CP3的能量,即前者...
摘要增殖BIp7, BIp11, B1p16这一类群噬菌体并抽提其DNA,用电镜法测定噬菌体DNA长度为62. 75 ::1: 1. 47 kb,并证实它们与又噬菌体相似,含有“个能使DNA环化的粘性末端。DNA经碱部分变性后,电镜观察可以识别BIp 7 DNA分子的R端与L端。用限制性内切酶EcoRI, BamHI酶切B1p7及BIP16 DNA,经琼脂糖凝胶电泳后,观察到DNA分子的多态性。 ...
摘要DNA(脱氧核糖核酸)计算机研究是一个新领域。从字面上看,它既包含DNA研究也包含计算机的研究,因而也包含DNA技术与计算机技术如何交融的研究。1994年,Adleman 在Science上报道了首例DNA计算的研究结果;2001年,Benenson 等在Nature报道了一种由DNA分子和相应的酶分子构成的、有图灵机功能的可程序试管型DNA计算机,标志着DNA计算机研究的重大进展。DNA计算...
摘要 在DNA芯片技术中 ,通过反转录反应 ,由mRNA合成带有荧光标记物的cDNA的过程中 ,往往要参入已知质量的poly(A) + RNA ,以对DNA芯片的检测灵敏度进行归一化处理 .通过体外转录的方法 ,以真核生物的cDNA克隆中的DNA片段为模板合成poly(A) +RNA ,对之定量后 ,以不同的质量比参入到样品的反转录体系中 ,代表不同的RNA拷贝丰度 ,从而对DNA芯片检测的灵敏度...
摘要 DNA芯片技术是近年来发展迅速的生物高技术 .其基本过程是采用寡核苷酸原位合成或显微打印手段 ,将大量探针片段有序地固化于支持物如硅芯片的表面 ,然后与扩增、标记的生物样品杂交 ,通过对杂交信号的检测分析 ,即可得出样品的遗传信息 .该技术不仅可以对遗传信息进行定性、定量分析 ,而且扩展到基因组研究和基因诊断等方面的应用 .尽管目前在硬件和软件上还面临一些困难 ,但其发展和应用的前景广阔 ....
设计了一种专门用于求解图顶点着色的DNA计算机. 该计算机的主体是由一个可变温度的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构成. 可变温度的电泳由3部分组成, 分别为“解链区”、“非解区”和“解区”. 它们对应的可控温度分别为Tm1, Tm2和Tm3. 本文介绍了该计算机的基本结构与基本原理, 给出了存储库的构建方法, 特别讨论了编码问题, 并成功地对5个顶点的图给出了系统的生物操作与生化实验.
DNA:用分子生物学手段探知过去。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