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物理学 >>> 高能物理学 >>> 基本粒子物理学 宇宙线物理学 粒子加速器物理学 高能物理实验 高能物理学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人物 高能物理学 教授相关记录97条 . 查询时间(4.406 秒)
丁肇中(Samuel C.C.Ting),物理学家。美国国籍。生于美国密执安州安阿伯镇。祖籍中国山东日照。1959年获美国密西根大学物理学学士和数学学士学位,1962年获该校物理学博士学位。1977年被选为麻省理工学院第一位Thomas;Dudley;Cabot;Institute教授。1982年至今在欧洲核子研究中心的正负电子对撞机LEP上领导L3实验。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1977),美国艺术和...
戴维·格罗斯(David Gross),美国国籍,物理学家。1941年2月出生于美国华盛顿。1966年获得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博士学位。1985年当选为美国科学与艺术学院院士,1986年当选为美国科学院院士。2004年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201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
陈正飞,男,博士,特聘教授。2017年度日本学术振兴协会JSPS外国人特别研究员(京都大学)。主要研究领域为离子液体电解液的设计、合成及表征;离子液体在电池中的应用;X-射线同步加速技术及中子衍射技术在材料科学的应用。2017.6-2019.6日本学术振兴会特别研究员科研项目(17F17717),~13万人民币,主持。
亚森江·吾甫尔:男,维吾尔,1974年生,中共党员,副教授、硕士学位(博士研究生结业),多年来从事大学及大学物理实验、基础物理、近代物理实验等相关领域的教学、研究工作。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几项、在国内外重要学术刊物上发表教研论文几篇、学术论文10多篇。
吾尔尼沙.依明尼亚孜,女,1974年3月出生,乌孜别克族,理学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承担物理院本科生的电动力学和外院本科生的大学物理实验,2003年赴意大利国际理论物理中心访问(ICTP)一年,2004年10月至2007年8月赴德国攻读博士学位。主要研究方向为粒子天体物理方面的暗物质研究工作。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和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项目1项,在Phys. Rew. D, Phys. Lett...
魏正涛,南开大学物理科学学院教授,主要从事粒子物理的理论研究。
罗延安,南开大学物理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1998年毕业于南京大学获得理学博士学位。1998年到南开大学做博士后研究工作,2000年博士后出站在南开大学物理科学学院工作至今,期间曾多次出国进行合作研究和学术交流,主要从事原子核理论的研究。
廖益,南开大学物理学院博士生导师,教授,当前研究兴趣(1) 有效场论及其应用。(2) 中微子物理。特别是中微子振荡, 不含中微子的双贝塔衰变及高能对撞机上中微子参与的物理过程。(3) 暗物质。可能的暗物质粒子及其探测。(4) 超强电磁场中的粒子物理过程。曾研究过的专题(1) 非粒子(unparticle)的物理。研究其唯象学和基本理论所有方面。(2) 非对易时空中的量子场论及唯象学。(3) Hig...
胡震副教授,学习经历:2014普渡大学物理博士,2010北京大学物理硕士,2007四川大学物理学士;工作经历:2021-现在清华大学物理系副教授,2018-2021清华大学物理系助理教授,2014-2018美国费米国家加速器实验室博士后,2008-2009美国费米国家加速器实验室访问学者;研究领域为高能物理实验、CMS实验数据分析、底夸克偶素、B物理、超越标准模型的新物理的寻找、高能实验触发硬件的...
王凯,男,浙江大学物理学院博士生导师,教授,2000年6月浙江大学物理学系本科毕业;2004年8月OklahomaStateUniversity物理学系硕士;2008年8月UniversityofWisconsin-Madison物理学系博士;2008年8月-2011年5月东京大学数物连携宇宙研究机构博士后研究员;2011年8月-2014年12月浙江大学物理学系特聘研究员,博导;2014年12月起...
朱宏博,男,浙江大学物理学院博士生导师,教授,2000–2004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核工程与核技术专业,学士学位;2005–2009谢菲尔德大学(英国)天文与物理系,粒子物理专业,博士学位。研究方向为粒子物理实验,核探测与核电子学。
职称: 教授;研究领域: 高能物理;办公室: 物理楼中409;Tel: 62755499;Email: bany@pku.edu.cn;院系: 技术物理系;教育背景: 法国巴黎南大学博士(1996年)。
主要经历: 2006-2010 兰州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 本科;2010-2015 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 博士研究生;2015-2017 北京大学高能物理研究中心 博士后;2017-2019 韩国高等科学院 物理学部(School of Physics)/量子宇宙中心(QUC) 博士后。
研究方向:中微子物理研究(江门中微子实验JUNO,锦屏深地实验室的中微子实验,基于加速器缪子源的中基线中微子振荡实验MOMENT)。对撞机实验寻找低质量的暗物质(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上的北京谱仪BESIII实验)。基于加速器缪子源的新物理过程研究(日本J-PARC的COMET实验,寻找muonium自发转化为antimuonium)。新型粒子探测器的研制。
学术经历:2018年12月 — 至今,副教授, 中山大学;2015年1月 — 2018年11月,博士后, 夏威夷大学;2009年8月 — 2014年12月, 博士,爱荷华州立大学;2007年9月 — 2009年8月,硕士, 香港科技大学;2003年9月 — 2007年7月,学士,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