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学 >>> 民族学 >>> 文化人类学与民俗学 >>>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知识库 文化人类学与民俗学 少数民族相关记录32条 . 查询时间(0.218 秒)
面对现代化的冲击,很多民族的传统文化渐渐被人们淡忘,并且在历史变迁与社会转型中消失。在全球化的语境下,当代世界变得越来越通属化和同质化。然而,近年来,在多元文化主义思潮的影响下,越来越多的少数民族文化记忆引发了广泛关注。
记载于日本8世纪古书中的“歌垣”虽然在9世纪便已销声匿迹,但作为构成日本基层文化的要素之一,从江户时代以来一直受到学界关注。日本早期的歌垣研究由于受柳田国男的“一国民俗学”方法论影响,到20世纪70年代末一直局限于国内视角,采取从民族内部观照各文化事象的态度。
探索构建少数民族非遗长效传承保护机制,讨论少数民族非遗价值实现路径,是“后申遗”时代不可回避的现实议题,其根本在于是否能够激活非遗传承的内在活力。历史和现实经验表明,大多数少数民族非遗之所以能传承至今,根本动力在于项目本身具有较强的资源禀赋。资源化保护与生产性保护、抢救性保护和整体性保护等既有路径的根本不同之处在于其特别强调多元参与主体之间的协商性,因而有助于少数民族非遗的多元价值真正得以彰显,从...
当前我国少数民族口头传统传承面临困境,其中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传统社区的离散化使得时空统一的面对面传承情境难以获得。新媒体网络社群则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对原有社区的时空补偿和再造,成为口头传统传承的新时空。网络社群中的记录与保存、传播与扩散、学习与传承等实践活动,使得口头传统的保护与传承出现了新的路径。但传播不等于传承,虚拟空间和碎片化参与也有可能淡化文化内涵,网络社群对少数民族口头传统传承的作用还...
河南省是少数民族杂散居地区,属内地少数民族人口较多的省份之一。世居河南的少数民族主要有回族、蒙古族、满族和维吾尔族。非世居河南的少数民族,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以后因工作调动、学校毕业分配、军人转业、通婚等类原因迁入河南。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2003年10月17日通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国际公约》(以下简称《公约》),“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那些被各地人民群众或某些个人视为其文化财富重要组成部分的各种社会活动、讲述艺术、表演艺术、生产生活经验、各种手工艺技能以及在讲述、表演、实施这些技艺与技能的过程中所使用的各种工具、实物、制成品及相关场所”。
少数民族传统节庆是各少数民族在历史发展进程中的生活路径写照,少数民族传统节庆开发对于挖掘、保护少数民族文化,促进区域社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文中以中国最具特色民族节庆三江侗族多耶节为例,探讨了侗族多耶节与区域产业的联动效应,并提出了少数民族传统节庆开发与区域产业联动机制建构的可行方向,以期推进我国少数民族传统节庆开发与区域产业发展的良性互动和相互促进。
本文通过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健身、交往、传承文化等功能的分析论证,指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具有其特殊的社会、文化功能和价值。
通过对贵州梭嘎生态博物馆的考察,笔者看了文化变迁的两种模式,一种是人们为了应对自然生态的改变和社会文化环境的改变,而做出来的自主的变迁,也就是文化变迁的选择权和主动权掌握在文化持有者自己的手中,他们会非常自主而又智慧地将外来文化融入在自己文化的习俗中,发展出新的文化传统。另一种是没有自主性的,不得不为之的被动变迁。也就是在外来文化的冲击和外来力量的支持下,使一个族群在非常短的时期内,就从一个封闭的...
创世神话史诗在时空中演化了宇宙,洪水灾难神话在时空中演化了人类,在文化创制神话的时空中演化出了人类(民族)的文化。这种“三段式”的神话,又是许多民族所共有的。
目前国内外学者对少数民族权利(保护)的研究大多停留在制度、机制、政策、立法的设计层面,缺乏对制度、机制、政策、立法背后价值理念的系统考察。本文通过对相关历史、理论、制度和政策文本的分析,梳理、归纳出五种少数民族权利保护的价值理念:出于多数民族的利害或出于保护国家利益尤其是国家安全与统一利益的价值理念、权利正义的价值理念、保存多元文化的价值理念、尊重人权的价值理念和马克思主义的各民族政治族格一律平等...
少数民族文化是辉煌灿烂的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各族人民共同拥有的精神财富和宝贵资源。少数民族文化的繁荣发展得到了党中央和国务院的高度重视。特别是自2005年以来,胡锦涛、温家宝等中央领导同志多次做出重要指示,2009年国务院出台了《关于进一步促进少数民族文化事业繁荣发展的若干意见》。中央领导的指示和国务院出台的文件,为推进少数民族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指明了方向。同时,随着“十二五”规划的制定和...
少数民族叙事诗略论     少数民族  叙事诗       2013/4/8
相对一般民间歌谣的抒情性而言,民间叙事诗是篇幅较长的韵文故事。因此,叙事诗又称为故事诗或诗体故事。作为一定社会意识形态的产物,叙事诗产生的时间较晚。人类社会发展到阶级社会后,物质精神生活皆发生巨大变化,旧有的散文体和韵文体的民间文学,面临新的表现内容,需要有新的表现形式。叙事诗这种容量大、篇幅长、既能表现曲折的情节,又能塑造鲜明的人物形象的新体裁,便应运而生。
中国少数民族习惯法文化是中国固有法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认为,中国少数民族习惯法文化是各少数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中自然形成和智慧累积的成果,其中蕴含法观念、法行为、规范准则及实物形态等丰富内容;同时具有民族性、群体性、具体性、类比性等突出特征;值得注意的是,它在当今少数民族地区仍有深刻影响,与国家制定法文化有着一致和冲突之处,我们应在承认和尊重的基础上予以慎重对待和处理。
林惠祥(1901~1958),又名圣麟、石仁、淡墨,原籍福建晋江。1926年毕业于厦门大学社会学系,1927年考入菲律宾大学人类学系,师从美籍人类学家拜耶(H.Otiy.Beyer)教授攻读硕士学位,主要研究方向是中国和东南亚的史前考古和民族学。1927年,在《归纳学报》发表《由民族学社会学所见文化之意义及其内容》;1928年获得菲律宾大学人类学硕士学位后,经由毛国庚推荐赴北京拜见蔡元培,蔡元培时...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