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物理学 >>> 原子分子物理学 >>> 原子与分子理论 原子光谱学 分子光谱学 波谱学 原子与分子碰撞过程 原子分子物理学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106-120 共查到原子分子物理学相关记录1648条 . 查询时间(1.41 秒)
压电现象源于材料的非中心对称结构,这种结构依赖性严重限制了压电材料种类。理论上,基于表面修饰的对称性破缺可用于增强材料压电性能。例如,密度泛函理论(DFT)计算结果表明,中心对称的石墨烯可通过特定原子(F、H)的选择性吸附获得压电响应,但此类研究大多局限于理论模型,实验手段难以实现。2022年来,单原子在催化领域受到了广泛关注,研究者利用金属原子与载体的配位作用改变材料表面化学结构,获得催化性能提...
熊启华教授,1993/09-1997/07 武汉大学物理学院 学士;1997/09-2000/07 中科院上海应用物理所 硕士,导师:李民乾教授;2000/09-2006/06 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 博士,导师:Peter Eklund教授;工作经历:2006/06-2009/06 哈佛大学 博士后,合作导师:Charles Lieber教授;2009/06-2014/03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物理与...
近日,中国科学院精密测量科学与技术创新研究院郑安民研究团队和清华大学陈晓、张晨曦、魏飞研究团队合作在亚纳米尺度下原位研究分子吸附扩散机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研究采用分子筛皮米电镜原位成像策略并结合从头算分子动力学模拟,实现了小分子吸脱附行为和分子筛骨架结构动态演变的原位实时观测。首次发现了刚性分子筛的亚单胞拓扑柔性结构特点,揭示了分子扩散突破孔径限制的微观机制,在分子筛择形催化基础研究领域取得重大进...
近日,东南大学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孙立涛教授团队基于自主搭建的原位电子显微学系统,实时观察了纳米气泡可加速(~20倍)湿法刻蚀的全过程,首次从原子尺度揭示了刻蚀过程中完整的固-液-气三相反应机制,为发展高效、高精度制造工艺与方法提供了新的实现手段和制造原理。其研究成果以“Solid-liquid-gas reaction accelerated by gas molecule tunneling-l...
为了确保和提高《分析测试学报》(ISSN 1004-4957)所刊登论文的质量,《分析测试学报》严格实行单盲同行评审制度和编辑初审、专家评审、副主编终审的三级评审制度。且为加强《分析测试学报》的学术诚信建设,规范论文撰写及编审、出版过程,抵制学术不端行为,《分析测试学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中国科协发布的《科技期刊出版伦理规范》等国内外出版伦理有关条款,并结合《分析测试学报》实际情况,...
胡嘉仲,清华大学物理系副教授,研究兴趣主要为超冷原子和量子信息,及基于冷原子实验平台进行量子技术的开发和研究。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量子模拟多体物理系统。2、量子多体纠缠的制备和探测。3、量子气体显微镜的研究。
原油沥青质是原油中富含杂原子化合物的极性组分,主要来源于干酪根的早期热降解,具有与干酪根类似的分子结构。由于受到大分子结构的保护,键合于沥青质网络结构中的分子化合物在原油生物降解、热演化等地质作用过程中受到的影响较小,富含有丰富的地质、地球化学信息。原油沥青质中的键合态分子化合物可通过不同的热解、化学降解等技术释放,其中的烃类组分(饱和烃和芳烃)已被充分的研究和广泛应用,但是很少关注其中含杂原子的...
2022年6月6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生物分离与界面分子机制创新特区研究组(18T7组)卿光焱研究员团队设计并制备了一种环境友好、多模式、可转换的手性光子薄膜。该研究为先进防伪材料的设计提供了新思路。
焦利光,吉林大学物理学院副教授,2002.9--2006.7吉林大学物理学大学本科毕业学士学位;2006.9--2009.7吉林大学原子与分子物理硕士研究生毕业硕士学位;2009.9--2012.7哈尔滨工业大学光学博士研究生毕业博士学位;2015.2--至今吉林大学物理学院副教授副教授;研究方向为量子信息,原子结构,电子散射。
近日,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原子物理中心原子分子结构与动力学室科研人员及合作者在高电荷态离子与H原子电荷交换绝对截面研究方面取得进展,相关成果发表在Astrophysical Journal 上。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及广泛使用(如物联网、大数据等),二次电池的高存储能力、安全可靠性至关重要。金属锂电池由于较高的比能量,被认为是下一代颇有潜力的高比能电池体系,而高活泼的金属锂负极与液态电解液间的副反应带来的安全隐患,使金属锂电池的实际应用进展缓慢。相比易燃的液态电解液,固态电解质安全性更高,而离子电导率较差,一般均需在高温下运行(60-80°C),电池很难在室温下正常工作。如何提升该类...
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催化基础国家重点实验室纳米与界面催化研究组(502组)在担载氧化物纳米结构的动态调控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团队基于气氛环境和载体界面的限域效应,构建了尺寸及结构可控的氧化物纳米催化剂。
近日,清华大学化工系骞伟中课题组在分子筛交生相结构精准合成及高空间分辨率电子显微学结构表征其本征路易斯(Lewis)酸性位方面取得突破,丰富了分子筛催化的基本构效关系认识。
2022年5月19日,中国农业科学院蜜蜂研究所通过研究蜜蜂与猕猴桃花挥发物之间的关系,揭示了东方蜜蜂和西方蜜蜂对猕猴桃花挥发物的行为差异。相关成果发表在《应用昆虫学报(Chinese Journal of Applied Entomology)》上。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