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生物学 >>> 细胞生物学 >>> 细胞生物物理学 细胞结构与形态学 细胞生理学 细胞进化学 细胞免疫学 细胞病理学 细胞生物学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61-75 共查到细胞生物学 DNA相关记录135条 . 查询时间(0.353 秒)
DNA双链断裂(Double-Strand Break,DSB)是最致命的DNA损伤之一。错误的DSB的修复,会导致基因突变、染色体异位或者产生对细胞有害的修复产物。为了避免这些非正常的修复,细胞必须在多种互不兼容的修复途径中,根据细胞所处的细胞周期和DSB的末端状态做出作出正确的选择。这个过程称之为DSB修复途径的选择调控,对于维护基因组的稳定至关重要。DSB主要由非同源末端连接(non-hom...
随着单细胞测序技术的发展,已有研究者在小鼠胚胎干细胞中开展了单细胞的亚硫酸氢盐测序(single-cell BS-seq)。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钱文峰研究组以此数据为基础,为单细胞DNA甲基化异质性建立了金标准。在此基础上,他们优化了从细胞群体样品亚硫酸氢盐测序(bulk BS-seq)数据中估计单细胞DNA甲基化异质性的计算策略——在没有获得单细胞的亚硫酸氢盐测序数据时,也可以利用细...
2018年8月23日,我校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高绍荣教授和张勇教授课题组在国际权威学术期刊《Cell Stem Cell》上在线发表题为“Inhibition of aberrant DNA re-methylation improves post-implantation development of somatic cell nuclear transfer embryos”的文章。该研究通过对...
2018年7月4日,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生命科学联合中心高宁教授课题组与香港科技大学戴碧瓘教授课题组合作,在《自然》(Nature)杂志以长文形式发表题为“Structure of the origin recognition complex bound to DNA replication origin”的研究论文,报道了结合有复制起点DNA(ARS305)的酿酒酵母起点识别...
科技日报北京2018年4月24日电,据美国每日科学网站23日报道,澳大利亚科学家首次在人体活细胞内发现了一种新的DNA结构——被称为“i-基元”(i-motif)的“DNA扭结”。这表明,除了众所周知的双螺旋结构外,人类DNA还拥有更复杂的结构,这些结构也影响着我们的生物学功能,对其进行深入研究,将促进我们对DNA的理解。
2018年4月2日,生命科学技术学院拟南芥研究中心严顺平课题组在DNA损伤修复机理的研究中取得新进展,在国际著名刊物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发表了题为“Negative regulator of E2F transcription factors links cell cycle checkpoint and DNA damag...
2018年4月2日,生命科学技术学院拟南芥研究中心严顺平课题组在DNA损伤修复机理的研究中取得新进展,在国际著名刊物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发表了题为“Negative regulator of E2F transcription factors links cell cycle checkpoint and DNA damag...
近日,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景乃禾研究组,与北京大学汤富酬研究组的合作论文,以Silencing of developmental genes by H3K27me3 and DNA methylation reflects the discrepant plasticity of embryonic and extraembryonic lineages为题,在线...
以绿豆幼苗为材料,研究了外源一氧化氮(NO)处理对Cd2+胁迫3天和8天时幼苗叶片和根系DNA含量、DNA链间交联程度以及叶片光合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单独Cd2+胁迫导致叶片和根系DNA含量降低,DNA链间交联程度增加,叶片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和胞间隙CO2浓度降低,气孔限制值升高;与单独Cd2+胁迫相比,NO和Cd2+复合处理提高了叶片和根系DNA含量,降低了DNA链间交联程度,同时使叶片净光...
南非环境事务部近日发布了一款DNA条形码试剂盒,以帮助边境官员打击野生动植物相关的犯罪。该试剂盒名为“LAB-IN-A-BOX”,由国际生命条形码项目(iBOL)与约翰内斯堡大学合作生产,在南非克鲁格国家公园召开的第七届iBOL国际会议开幕式上发布。这也是iBOL大会首次在非洲大陆举办。通常情况下,一个样本被带到实验室,到鉴定出其所属的物种类型,可能需要几天时间。但是LAB-IN-A-BOX通过快...
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蛋白质机器与生命过程调控”重点专项的支持下,“表观遗传调控中关键蛋白质机器的结构功能研究”项目取得重要进展,解析了6.6埃分辨率的DNA依赖的蛋白激酶复合物结构(DNA-PK)。
近日,针对上述挑战,西安交通大学生命学院赵永席教授研究团队设计并制备了一种MnO2nanosheet/DNAzyme(nanozyme)系统,提高DNAzyme组装效率和催化活性,实现胞内DNA回路反应与信号放大。该MnO2nanozyme由单层MnO2纳米片吸附多种DNA模块而形成,易于进入细胞。胞内的还原物质如谷胱甘肽可将MnO2纳米片还原成Mn2+,而Mn2+作为DNAzyme cofact...
近日,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王纲研究组的研究成果以Mediator MED23 Links Pigmentation and DNA Repair through the Transcription Factor MITF为题在线发表在Cell Reports上。该项研究揭示了转录中介体复合物MED23亚基参与调控色素细胞的色素合成与DNA损伤修复过程。毛发、皮肤、...
DNA复制的研究已经历了三个主要阶段:第一阶段是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末,主要是研究原核细胞DNA复制叉里的生化反应,包括复制蛋白/酶的确定及它们生化作用的阐明;第二阶段是60年代末到80年代末,主要是确定真核细胞DNA复制叉里蛋白/酶及阐明它们的生化作用;第三阶段是研究真核细胞DNA复制起始机理,这个阶段从上个世纪80年代末开始,一直到现在。为什么真核细胞DNA复制起始的研究有一个专门的阶段...
2017年4月5日,国际学术期刊Oncogene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周兆才研究组的最新研究成果“DNA-binding mechanism of the Hippo pathway transcription factor TEAD4”。该研究在原子水平上阐明了Hippo信号通路下游关键转录因子TEAD4特异性识别结合DNA的机制。助理研究员史竹...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