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生物学 >>> 动物学 >>> 动物生物物理学 动物生物化学 动物群落学 动物形态学 动物解剖学 动物组织学 动物细胞学 动物生理学 动物生殖生物学 动物生长发育学 动物遗传学 动物生态学 动物病理学 动物行为学 动物地理学 动物分类学 实验动物学 动物寄生虫学 动物病毒学 动物学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16-30 共查到动物学 酶相关记录94条 . 查询时间(0.608 秒)
近日,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离子通道药物研发中心、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和清华大学合作完成的最新研究成果,以Cryo-EM structures of the human endolysosomal TRPML3 channel in three distinct states为题,发表在Nature Structural & Molecular Biology上。研究人员通过使用单颗粒冷冻电子显微镜...
选取捻转血矛线虫脂肪酶(Lipase)进行基因克隆、表达并对其生物学特性进行探究。PCR克隆捻转血矛线虫lipase基因,构建表达载体,获得融合蛋白质,采用Western blot检测该蛋白质的抗原特性;酯类酶解反应检测该融合蛋白质脂肪酶活性;实时定量PCR检测该基因在捻转血矛线虫不同发育阶段的转录情况;间接免疫荧光试验检验该抗原蛋白质在虫体组织的定位情况。结果表明,去除lipase基因信号肽序列...
探究细粒棘球绦虫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的基本特性并初步评价其诊断价值,旨在为细粒棘球绦虫的防控提供依据。本研究原核表达出Eg-cystatin重组蛋白并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免疫印迹分析,用荧光免疫定位的方法检测该蛋白质的分布情况,并以绵羊细粒棘球蚴阳性血清评价Eg-cystatin重组蛋白的诊断价值。结果如下:Eg-cystatin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显示,该蛋白质含有一个N端信号肽以及cystati...
基因组DNA持续受到各种来源DNA损伤攻击,如自然环境中的UV、正常代谢产生的ROS等。为维持基因组稳定性,真核生物进化出了一种保护机制即DNA损伤应答。DNA损伤应答是一个复杂的信号转导网络系统,它能感知DNA损伤并将信号进行传递,进而引起一系列的应答反应,如细胞周期检验点、DNA修复、转录改变以及损伤过于严重时的细胞死亡。
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一种常见自身免疫病,在世界范围内约1%人群患有RA。临床研究证实,丝氨酸蛋白酶HTRA1(high temperature requirement A1)与关节炎密切相关。然而,到目前为止对哺乳动物细胞中HTRA1基因表达调控的机制未见报道。
高原鼢鼠是青藏高原特有的地下鼠,受到高原低氧以及洞穴低氧的双重低氧环境压力。经RNA 提取、RT-PCR、亚克隆与测序,本研究获得高原鼢鼠神经型一氧化氮合酶(nNOS)的编码区序列,并对其分子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高原鼢鼠nNOS 基因编码区(CDS)全长4 290 bp,编码1 429 个氨基酸残基;CDS 与大鼠、小鼠、兔、狗、人的同源性分别为90% 、89% 、87% 、87% 、89%...
为探讨低氧应激下甘肃鼢鼠心脏对抗氧化损伤和电生理紊乱的可能机制,对甘肃鼢鼠和SD 大鼠在4. 5%氧浓度下分别进行2 h、4 h、6 h、8 h、10 h、16 h 低氧应激,比较常氧和各时程低氧下二者心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还原酶(GR)和Ca2 + - ATP 酶、Ca2 + - Mg2 + - ATP 酶、Na + - K + - ATP酶活性,以丙二醛(...
2012年2月,一份发表于PNAS上的研究报告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研究人员从危地马拉3只果蝠体内检测出一种新型甲型流感病毒。从分类上看,该流感病毒完全不同于以往存在的流感病毒,属于一个新的亚型,研究人员把它定为H17N10亚型。大家关心的问题是,这种新型流感病毒会不会感染人?会不会在人群中传播并引发流感的暴发?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高福课题组长期以来致力于流感病毒囊膜蛋白结构与病毒跨种间传播机制的研究...
该研究旨在建立锌指核酸酶介导的多位点基因打靶技术, 为获得稳定遗传的转基因动物或基因治疗临床应用解决技术难题. 首先利用OPEN 平台设计、构建能识别人基因组内rDNA基因间隔序列的锌指蛋白基因序列, 与FokⅠ的切割结构域连接、表达后获得锌指核酸酶基因,再构建锌指核酸酶真核表达载体. 另外, 构建含有2 条同源重组引导序列和绿色荧光蛋白基因(EGFP)的多位点基因打靶载体. 将锌指核酸酶真核表达...
两栖动物皮肤是其接触外界的第一道防线,其皮肤中含有大量的防御性功能物质。抵抗微生物感染是两栖动物皮肤的最重要功能之一。
研究了硫丹对草鱼肝脏Ⅰ相酶氨基比林-N-脱甲基酶(APND)和红霉素-N-脱甲基酶(ERND)、Ⅱ相酶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活性及DNA受损细胞彗星尾长伤(TL)和尾部DNA含量(%TDNA)的影响。试验共设置0.18、0.36和0.71 μg·L-1 3个暴露浓度组和1个空白对照组,分别在试验24、72、120和168h时取样测定各指标。结果表明,24h时,0.36和0.71 μg·L-...
研究了丙二醇对奶牛围产期血浆胰岛素及胰岛素样生长因子和肝脏糖原含量及糖异生途径限速酶活性的影响。选用24头体重(683.1±14.9)kg、胎次(2.5±0.2)、上一泌乳期305d产奶量(7339±18)kg和预产期(24.5±0.2)d的经产奶牛,随机分为4组,从分娩前19d开始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丙二醇0、150、300和450mL ·d-1。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添加丙二醇300和450...
为探讨藏羚羊的低氧适应机制与高原低氧环境的相关性,采用RT-PCR 技术,首次从藏羚羊心肌组织总DNA 中克隆出组蛋白去乙酰化酶1 (Histone deacetylase1,HDAC1)基因的编码区序列。该序列全长为1 449 bp,编码482 个氨基酸,预测其蛋白质分子量约为55 kDa。序列分析表明,藏羚羊HDAC1 基因的编码区序列与其它哺乳动物相似性超过90% ,其中与牛的相似性最高为9...
采用细静水生物测试法研究Cd2+对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的肝胰脏、肾脏和鳃组织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7 d的试验时间内,低浓度Cd2+胁迫时,肝胰脏和肾脏组织POD活性随时间变化均呈先降低后升高再降低的变化趋势,而高浓度Cd2+胁迫时,肝胰脏组织POD活性始终受到显著抑制(P<0.05),肾脏组织POD活性短时间内被诱导,但随着暴露时间的延长...
本试验旨在研究北京鸭空肠液中淀粉酶,脂肪酶,胰蛋白酶和糜蛋白酶的总消化能力占所有酶总消化能力的比例,及其他未知酶发生变化后对测试结果的影响。采用单因素完全随机设计,根据肠液酶组成设3个处理,处理间4种主要酶的活性一致。处理1为鸭内源肠液(4种酶+其他酶),处理2为鸭肠液干粉剂+试剂酶(4种酶+其他酶),处理3为试剂酶(4种酶)。每个处理设置5个重复,每个重复1根模拟消化管。分别测定4种饲料原料(玉...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