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学 >>> 民族学 >>> 民族问题理论 民族史学 蒙古学 藏学 文化人类学与民俗学 世界民族研究 中国少数民族经济 中国少数民族艺术 民族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民族学 渊源相关记录16条 . 查询时间(0.324 秒)
以往关于客家山歌文化渊源的探讨,主流的观点是从中国文化中原中心论出发,片面强调客家山歌直接继承《诗经》的文化传统,根在中原。但是大量的材料表明,客家山歌主要有两个渊源:一是春秋战国以来吴、楚文化的传统,另一是百越和武陵蛮等南方少数民族的文化传统,而后者的作用更大。从这个意义上说,客家山歌根不在中原,而在赣闽粤客地。
天鹅处女型故事最早记载于印度文献《百道梵书》(公元前10—7世纪)中,故事中的人物则可上承到《梨俱吠陀》。它是印度最有影响的神话故事之一,一些最重要的梵语文学作品均涉及它,在于阗文献中也发现了此故事,但是其中的“羽衣”情节则是中国的独创。作为“天鹅处女型”故事异文之一的傣族长诗《召树屯》,渊源于佛教说出世部和说一切有部的律藏文献,主要人物与情节通过南传佛教的路线从泰国流播到西双版纳。中原地区作为此...
人类对美的追求是无止境的。自古以来,劳动人民就利用树根创造出许多优美的艺术形象。根的艺术可谓源远流长。原始社会时期,人们用树根作锄松土,用树根或竹根制作装饰品。春秋战国时期,人们便用树根制作随葬品。根艺与文学、诗歌以及其他艺术一样,都是人类从劳动中产生出来的。湖北根艺一样也有着十分悠久的历史。
居住在元江流域的傣雅人,历史悠久,文化底蕴丰厚。大量的考古资料、文献记载和口碑传说表明,傣雅先民为古越人,且为古滇国王室的一支后裔。而傣雅人族群的形成,有三个历史层面:一是元江流域的土著先民与百越族群的融合而形成傣雅人的早期先民。二是明代川麓势力扩张到元江流域期间,思可发从今德宏、瑞丽一带率兵进来的部分傣族滞留了下来,融入先前居住的傣雅人族中。三是明清改土归流后陆续加入到傣雅人共同体的人们。此外,...
民族习惯法是民族地区适用的民间法,内容丰富但形式上因民族而异,刑事习惯法占据重要内容。民族习惯法具有裁判、教育、调整价值,应当整合三种价值,传承民族习惯法之积极因素,构建新的民族法律文化,推进民族地区法治。
1219年成吉思汗决定西征,西夏本为蒙古的附属国,当成吉思汗传谕西夏主出兵援助时,不仅遭到拒绝,而且西夏还乘蒙古军西征之机,吞食了额济纳。1224年,成吉思汗从西域回到也儿的石河(今额尔齐斯河),遂命孛罗率军前去征讨西夏。蒙军克银川,俘其监府塔海。西夏被迫求和,宣称以子为质,蒙军撤退。实际上,西夏主李德旺不仅不遣质子,还于1225年十月与金结成军事联盟。同年初,成吉思汗回到土拉河行宫(斡尔朵)。秋...
1221年,成吉思汗军队征战中亚大国花剌子模,全部占领其河中(阿姆河与锡尔河之间)地区时,哲别、速不台两位蒙古大将奉命统帅其军约3万人从哥疾宁(今阿富汗加兹尼)继续向阿塞拜疆长驱直入。当到达其首府贴必力思时,阿塞拜疆君主月即伯因年老嗜酒,惧怕失去手中的权力,便派人向蒙军求和,送去大量金银财宝和牲畜,哲别、速别额台接受了月即伯的求和,改向格鲁吉亚进军。
成吉思汗在灭西辽和征西夏之前,又搞了一次后方大扫除行动。   脱黑脱阿被蒙古军杀死后,其子忽都等逃奔西辽。在伊犁河流域一带活动。   1211年成吉思汗伐金时,只在漠北留下两三千骑,由脱忽察儿指挥。以忽都为首的篾儿奇惕残余势力,认为时机已到,便返回到阿尔泰山以西进行活动,企图卷土重来。是时,古出鲁克正窃据西辽,一旦与忽都相勾结,其危害性更为严重。这是成吉思汗回师...
成吉思汗灭乃蛮后,其国土与西夏接壤。1205年,成吉思汗借口西夏接纳王汗之子桑昆,亲征西夏,大掠而还。   西夏乃金之附属国也。成吉思汗直接向金发兵,其右侧必然会受到西夏的威胁,有两面夹击的危险。如先征讨西夏,金因政权内部不稳定,并惧怕蒙古,不敢轻易出兵援助西夏,势必引起西夏与金之间的不和;如能征服西夏,可切断金的右翼力量。所以,征讨西夏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同时还可锻炼蒙古骑兵在...
1206年,成吉思汗只统一了蒙古"毡帐百姓",北边的"林木中百姓"尚未统一,西邻之畏吾儿、西夏还未归附,一旦出兵金国,它们很可能成为后患。成吉思汗为了解除后顾之忧,决定首先向北、西方向进军。   1207年,成吉思汗派其长子术赤带领右翼军去征服"林木中百姓",斡亦剌特部的忽都合别乞首先降服。随后他又引领术赤前去征讨斡亦剌特其他各部。在失黑失特征服了斡亦剌特、布里雅特、巴尔浑(巴尔...
蒙古地区,自古以来是诸游牧部落的活动场所。自夏、商以来,大大小小的部族和部落出没在这块广阔的草原地带,各部族和部落的兴衰、更替的历史,直到13世纪初才告结束,最终形成了稳定的民族共同体——蒙古民族。
新探梵藏文字渊源关系     梵文  渊源关系  梵藏文字       2008/11/11
梵藏文化交流史源远流长,仅就文字史料可查的就有一千七百多年的历史。比如,作为民族文化交流史上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梵藏翻译活动,对藏族古代的思想意识、语言文字、文学艺术及社会文化的各个曾面都产生过广泛、深入的影响。因而,从语言、文字、文献、思想、宗教等多种文化角度去加以清理、分析和研究梵语文化对藏族传统文化的影响过程,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历史意义。 梵文的影响深入中亚及远东的许多国家中,特别是佛...
本文对古典戏曲剧本中用以提示动作的术语“科”、“介”的来源以及所反映出的杂剧、南戏的不同表演风格进行了讨论,指出:1、杂剧中的“科”来自道教仪式。2、“介”最早是上古礼仪中助宾行礼、在主宾之间通传的角色,傀儡戏用作赞导式的提示,被早期南戏直接继承。3、“科”与“介”的不同来源,说明杂剧与南戏在表演上分别吸取了不同的仪式动作,它们在风格上的差异是与生俱来的,后来才大体趋同。
彝族原始宗教活动中“毕摩”是专司祭祀活动的祭师,“苏尼”是专司巫术活动的巫师。毕摩以“文”的形式而苏尼以“武”的形式在彝族民间进行原始宗教活动。在来源问题上,毕摩以源远流长的彝族传统文化背景为基础产生的。而彝族巫师“苏尼”“和巫术活动”尼“的产生与古代“傩”有一定的渊源关系,其历史已相当久远。以往一是关注“毕摩”问题较多而很少讨论“苏尼”问题。二是把“毕摩”和“苏尼”混为一谈,本文就彝族巫师原始宗...
重庆直辖市的原黔江地区有土家族100余万人,主要分布在酉阳、石柱、秀山、黔江、彭水县;原万县地区的奉节、云阳、忠县也有土家族1.3万人;原涪陵市的武隆、涪陵区、南川市、垫江县的土家族估计也有近10万人。与上述各县毗邻的湖南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湖北鄂西土家族自治州以及贵州的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等,也分布着数百万土家族。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