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库 >>> 近现代报人特色库 >>> 浙江近现代报人 其他地区近现代报人
搜索结果: 1-9 共查到近现代报人特色库 《东方杂志》相关记录9条 . 查询时间(0.123 秒)
《东方》在出版历程中曾发生了三次休刊、又三次复刊的现象,这在近现代中国报刊出版史上是极少见的。1911年11月—1912年3月,《东方》因辛亥革命的爆发第一次休刊五个月;1932年3月—10月,因商务管理大楼被日寇炮火所毁第二次休刊八个月;1941年12月—1943年3月,迁移至香港的《东方》编辑部因太平洋战争爆发,第三次休刊长达一年半的时间。二十世纪上半叶中华民族的灾难与坎坷使得商务事业深受其累...
中国近现代期刊史上,《东方杂志》是见证与传播“辛亥革命”政治事件的重要文本。清末,它以立宪派的舆论机关身份在场参与了具体的政治变革活动,并以“选报”的体例广泛记录与“革命”相关的历史事迹,对“革命与改良”的重大政治议题发表了自己的声音;民国以后,它以公共媒介的定位对“辛亥革命”进行持续的追忆,不断激发“革命”符号中的价值元素,从而在其存世期间较为完整地建构了自己的“革命”话语系统。《东方杂志》这种...
《东方杂志》(图)     东方杂志  夏瑞芳  钱智修  胡愈之       2012/7/20
《东方杂志》,创刊于1904年(清光绪三十年),是商务印书馆继《绣像小说》之后创办的第二种杂志,也是商务印书馆的标志性刊物。历任主编有徐珂、孟森、杜亚泉、钱智修、胡愈之、李圣五、郑允恭、苏继庼等。最初为月刊,中途改为半月刊,后又恢复为月刊。创刊时为24开本,后改为16开本。1948年终刊,其间因日军侵华造成三次短暂休刊。《东方杂志》是夏瑞芳提议创办的,名称起初定为《东杂志》,但当时德国驻上海总领...
近代中国,《东方杂志》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营造了一个话语平台。它主要从理论层面上对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学说进行翻译、评介,注重研究的完整性、系统性和权威性。其特约通讯员胡愈之亲赴苏联进行实地考察,发表《莫斯科印象记》,从实践层面提高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效果。它的局限性在于,对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主要囿于知识界的狭小圈子里,没有影响到下层民众。尽管如此,作为中间立场的商业刊物,它能够顺应时代潮流...
《东方杂志》作为旧中国最重要的大型综合杂志之一,创刊之初即意在推动中国的西学传播,不过传播的乃是立宪政治主张的西学。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后,《东方杂志》的西学观显示出了其陈旧的一面,张元济将杂志交给了年轻的杜亚泉,由此杜亚泉开始塑造过渡时期的《东方杂志》西学传播方针,为1918年与《新青年》的中西大论战奠定了思想基础。
“报刊研究”大致可解析为三个层面,这在《东方杂志》研究史中也不例外。一是所有研究者共同面对的作为近现代文学重要载体的报刊研究,二是作为话题载体与资料库的报刊研究,三是作为独立考察对象的“报刊研究”。本文在对以往报刊研究史进行反思的基础上,根据初创期(1904-1908)《东方杂志》的“选报”特点,设置了贴近其自身面貌的探讨视角,试图以一份“选报”来窥探晚清舆论场景。
1904年3月,中国还处于大清王朝的统治之下,在东北,日俄战争正炽,当时生意兴隆的商务印书馆笼络了一批江浙知识分子,在上海办起一本名为《东方》的小杂志,刊载中国知识分子对这场帝国主义战争的种种议论,没有人想到,这本小杂志,自此开始一直到1948年,一口气办了45年,书写了中国期刊界最辉煌的一段历史。
光绪三十一年第一期杂志《东方杂志》由商务印书馆创办于1904年3月,为我国期刊史上首屈一指的大型综合性杂志。初为月刊,后改半月刊,至1948年12月停刊,共出四十四卷。它忠实地记录了历史风云变迁,是名人发表作品的园地。梁启超、蔡元培、严复、鲁迅、陈独秀等著名思想家、作家都在该刊发表过文章,杜亚泉、胡愈之等出任过其主编。
《东方》在出版历程中曾发生了三次休刊、又三次复刊的现象,这在近现代中国报刊出版史上是极少见的。1911年11月—1912年3月,《东方》因辛亥革命的爆发第一次休刊五个月;1932年3月—10月,因商务管理大楼被日寇炮火所毁第二次休刊八个月;1941年12月—1943年3月,迁移至香港的《东方》编辑部因太平洋战争爆发,第三次休刊长达一年半的时间。二十世纪上半叶中华民族的灾难与坎坷使得商务事业深受其累...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