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生物学 >>> 生物数学 生物物理学 生物化学 细胞生物学 生理学 发育生物学 遗传学 放射生物学 分子生物学 生物进化论 生态学 神经生物学 植物学 昆虫学 动物学 微生物学 水生生物学 病毒学 人类学 生物工程 生物学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31-45 共查到生物学 癌症相关记录156条 . 查询时间(0.081 秒)
近日,国际人类蛋白质组组织公布了2020年度权威奖励获奖名单,中国科学院院士、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研究员贺福初荣获蛋白质组学杰出成就奖。贺福初院士率先提出人类蛋白质组计划的科学目标与技术路线,倡导并领衔了人类第一个关于组织、器官的蛋白质组计划,揭示了人体首个器官(肝脏)蛋白质组。2014年,贺福初院士领导启动“中国人蛋白质组计划”(CNHPP)。此次获奖是国际蛋白质组学领域对他率先提出并反复实...
一篇刊登在国际杂志Cell上的研究报告“Trained Immunity-Promoting Nanobiologic Therapy Suppresses Tumor Growth and Potentiates Checkpoint Inhibition”,来自西奈山医院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在新型癌症免疫疗法开发上取得了重大进展,文章中,研究人员通过对天然分子进行生物工程化修饰所产生纳米生...
南澳大利亚大学日前发布公报说,该校研究人员与一家生物治疗公司合作,开发出一种基于微流体技术的新方法来提纯癌症CAR-T免疫疗法的制剂,可以降低治疗成本和副作用。癌症的CAR-T免疫疗法是指提取癌症患者自身的免疫T细胞后进行生物工程改造,使其能够识别并攻击特定的癌细胞,再输回患者体内进行治疗。这是近年来被研发界寄予厚望的一种新兴抗癌疗法。
西班牙科学家在最新一期《自然评论·癌症》杂志上发表论文称,他们对28000个肿瘤的基因组进行分析后,一次鉴定出了568个癌症驱动基因,提供了迄今最完整癌症驱动基因汇编。癌症特征是突变和细胞基因组内的其他改变会导致细胞不受控制地生长。一个肿瘤可出现数百至数千个突变,但只有少数几个突变对其致癌性至关重要,这些关键突变影响癌症驱动基因的功能,因此,寻找拥有这种癌症驱动突变的基因是癌症研究的主要目标之一。
利用免疫系统对抗肿瘤的癌症疗法面临着越来越多的困难,其中包括有时带来的危险副作用。众所周知,CAR-T细胞疗法的一个常见危害是剧烈的炎症反应,它会引发从高烧到器官衰竭的各种症状。近日,来自中国医学科学院一个科学家团队试图解开在细胞水平上这种反应所发生的事情,以期找到阻止它的方法。
欧洲生物信息学研究所、维康桑格研究所等机构的研究人员及其合作者,开发了一种人工智能算法,利用计算机视觉分析癌症患者的组织样本。他们已经证明,该算法可以区分健康和癌症组织,还可以识别肿瘤中160多个DNA和数千个RNA变化的模式。相关论文近日刊登于《自然—癌症》,强调了人工智能在改善癌症诊断、预后和治疗方面的潜力。癌症的诊断和预后主要基于两种方法。一种是组织病理学家在显微镜下检查癌症组织的外观。另一...
由于出色的免疫增强效果,细胞因子IL-18在癌症免疫治疗上被寄予厚望,但多个相关的临床研究均未得到理想结果。近日,发表在Nature的一篇论文给出了最新的解释。文章题目为“IL-18BP is a secreted immune checkpoint and barrier to IL-18 immunotherapy”。来自耶鲁大学的研究团队经过研究发现,IL-18在体内未能发挥抗肿瘤作用是因为...
血液或其他生物流体的液体活组织检查已显示出用于癌症检测和监测治疗效果的前景。美国堪萨斯大学的张鹏(音译)等研究人员,使用胶体喷墨打印技术制备出纳米化的聚二甲基硅氧烷/玻璃微流控芯片,用于分析血浆中的细胞外囊泡(EVs)。芯片捕获了表达不同表面标记物的细胞外囊泡,并测量细胞外囊泡结合基质金属蛋白酶14(MMP14)的表达和活性。使用该芯片对小鼠模型和人体试验分析发现,在乳腺癌的不同发展阶段,细胞外囊...
据物理学家组织网2020年5月14日报道,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生物学家发明了一种新工具,可对环状DNA进行测序,这将为科学家提供更丰富、更准确的数据,有望促进针对病毒、农业甚至癌症的研究。这一工具名为“CIDER-Seq”,它使用了被称为“PacBio”的DNA测序技术,研究人员目前已将其发表在网络上,供其他科学家分析DNA序列。
据《细胞》杂志近日发表的一篇观点文章,美国博德研究所与多个实验室以及“人类肿瘤网络图谱”联盟(HTAN)合作,从时间—空间维度全面地对单细胞分辨率上肿瘤发展过程进行阐述和总结,建立“人类肿瘤网络图谱”,从而为各类型肿瘤生成信息丰富的三维图谱数据集。癌症中的关键转变过程——包括肿瘤的发生、扩展、转移和治疗耐药性,都涉及到动态肿瘤系统中细胞间的复杂相互作用。单细胞基因组技术的快速发展,为这一人类从未能...
据九州大学官网报道,该校生体防御医学研究所中山敬一教授团队发现,恶性肿瘤中源自谷氨酰胺的氮代谢过程呈现亢进(氮转移)状态。研究团队采用独自开发的体外蛋白绝对定量质谱多反应监测系统iMPAQT,对癌细胞恶化过程中代谢酶的表达变化情况进行跟踪研究。结果发现,在恶性肿瘤细胞中有一种叫做PPAT的代谢酶的表达很强。PPAT的作用是将谷氨酰胺中的氮转移到DNA前体。
据英国《新科学家》杂志网站30日报道,美国科学家使用4000人的血液样本,开发出一种新的验血方法,可在癌症症状出现之前准确鉴定出50多种癌症。更重要的是,该方法还能识别出12种特别危险的癌症,包括通常到晚期才能诊断出的胰腺癌。
据美国约翰·霍普金斯金梅尔癌症中心消息,该中心开发出了一种非侵入性液体活检测试方法,可通过尿液中的核糖核酸(RNA)和其他特定代谢化学物质来检测前列腺癌。相关研究发表在最近的《自然·科学报告》杂志上。
美国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新的检测方法,可通过分析血液中微生物组的特征来确认测试对象是否得了癌症,以及是哪种癌症。他们在近日的《自然》杂志上发表研究报告称,这种潜在的基于微生物组的肿瘤学诊断工具值得进一步探索,可能会改变癌症诊断的方式。
俄罗斯莫斯科物理技术学院基因工程实验室负责人帕维尔·沃尔奇科夫说,俄中科学家联合研究的基因技术,在可预见的未来可帮助人类战胜癌症和艾滋病,而规模化生产将使千百万人负担得起治疗。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